一种可显示绿色的三联吡啶类电致变色化合物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65119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1386095.6

    申请日:2022-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显示绿色的三联吡啶类电致变色化合物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改变三联吡啶的交联添加量,可以制备不同的以三联吡啶为主体结构的变色膜材料,以及将该膜材料同时与离子液体凝胶电解质结合应用于光电功能智能器件领域。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三联吡啶类电致变色化合物膜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与离子液体和支撑聚合物形成的凝胶电解质结合后,组装成的器件可以实现无色到绿色的快速显示,同时具备较好的电化学和可逆循环稳定性。本发明三联吡啶类电致变色化合物膜做为电致变色材料与离子液体和支撑聚合物组成的凝胶电解质结合应用于可显示绿色颜色的电致变色器件。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5102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92703.X

    申请日:2022-0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甲基氢硅氧烷、聚乙二醇烯丙基甲基醚、1‑乙烯基‑3‑丁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和卡斯特催化剂混合均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提纯反应产物得到液态的聚合物前驱体;将碳酸锂、氧化镧、二氧化锆混合后进行球磨、煅烧,得到无机陶瓷材料;将聚合物前驱体、无机陶瓷材料、锂盐和卡斯特催化剂混合、搅拌,制得复合固态电解质前驱体;再经加热干燥,形成复合固态电解质。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易操作,有效改善目前聚醚PEO基固态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低的问题;有效改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存在的结晶度高的缺点;解决了循环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问题。

    高韧高导热系数热界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197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93566.0

    申请日:2024-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韧高导热系数热界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热界面复合材料由基体树脂和金属导热填料组成,基体树脂包括有机硅树脂、固化剂、催化剂和功能助剂;导热填料为分形生长的金属纳米颗粒。本发明将有机硅树脂、固化剂和催化剂混合搅拌获得树脂前驱体,再加入球形或海胆形金属纳米颗粒导热填料后搅拌,再将其涂抹成薄膜,一定温度固化,即得到所述高韧高导热系数热界面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分形生长形貌为海胆状的金属导热填料,基于海胆状填料的高比表面积和物理嵌合作用,提供的热界面复合材料易于制备,同时具备高达8.0W/mK的热导率和优异的机械柔韧性能,同时具有能耗低、工艺简单和安全环保特点。

    一种普适简易的化学反应过程实时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9035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72387.6

    申请日:2023-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适简易的化学反应过程实时监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导电性复合传感器的差异化溶胀,简单快速且普适性地对化学反应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本发明包括导电性复合传感器的制备、校准和应用性说明,其中复合传感器由惰性导电材料和聚合物混合固化制成。该传感器实现化学反应过程实时监测的机理主要为:在反应前后物料的极性存在差异,导致其对传感器中的聚合物组分的溶胀度不同,进而使得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发生改变,从而可从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变化监测出化学反应的进程和转化率。基于导电性复合物的差异化溶胀制得的传感器,具有制备简易,响应速度快,成本低,普适性强等优势,在化学化工反应实时监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电子级锂盐的绿色高效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72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17834.X

    申请日:2023-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级锂盐的绿色高效制备方法。本发明主要包括功能性吸附纯化柱填料的制备以及其在锂盐绿色纯化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在纳米二氧化硅填料表面进行功能化改性修饰,可实现对锂盐中金属杂质的高效吸附;以纳米二氧化硅为基体填料,可增大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提升除杂能力;吸附后通过对填料进行酸洗和弱碱清洗,可实现填料的循环利用;将填料加入淋洗柱后,可实现对锂盐的绿色纯化,从而提升纯化效率。本发明提供的电子级锂盐的纯化技术,具有除杂能力强、效率高、绿色环保等优势。本发明制备的电子级高纯锂盐在锂电池、超级电容器、智能传感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一种抗菌的可穿戴的人体运动监测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601944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17836.9

    申请日:2023-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的可穿戴的人体运动监测传感器。本发明包括支撑层、纳米颗粒和导电颗粒。纳米颗粒和导电颗粒在支撑层的内部和表面均匀分布。纳米颗粒由聚多巴胺层包覆镓基合金形成的。导电颗粒包括炭黑、碳纳米管和银纳米线中的一种或多种材质混合。支撑层为实心结构,材质为有机聚合物。镓基合金的熔点为40℃,当温度从低温度升到超过40℃时,镓基合金会从固态转变为液态,使传感器硬度明显降低,黏附附性明显降低;当温度从大于40℃高温又降低到低于40℃低温时,黏附垫材料的增强,粘附力降低。本发明传感器杀菌性能好、生物相容性好、黏附性具有可逆的明显的温度响应性,且在监测运动时具有很快的响应性和很高的灵敏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