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醛改性贝壳微粉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4433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032141.2

    申请日:2012-02-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醛改性贝壳微粉的制备方法。它的步骤如下:1)将贝壳置于碱液中浸泡0.5~24小时,去除角质层;2)将步骤1)所得去角质层的贝壳水洗至中性,加水高速搅拌制得料浆;3)将步骤2)所得料浆用剥片机湿法研磨,加入相当于贝壳重量的0.5%~5%的醛类化合物进行表面改性;4)压滤、干燥粉碎得醛改性贝壳微粉。本发明的优点是原料来源广,操作条件温和,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和能耗小;制备的改性贝壳微粉表面活性好,可广泛应用于塑料、造纸、橡胶、油墨、涂料、建材等行业。

    一种基于银/纳米银的溶解硫化氢探测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7682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110331172.3

    申请日:2011-10-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银/纳米银的溶解硫化氢探测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基于银/纳米银的溶解硫化氢探测电极具有第一银丝,第一银丝下部表面包覆有纳米粒级的金属银微粒层,在金属银微粒层的表层包覆有Ag2S敏感膜,在Ag2S敏感膜上部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为:热缩管包覆或绝缘涂料涂覆。该电极具有探测响应快,灵敏度高,检测下限极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这种Ag/Ag2S电极在高温高压、强放射性、强酸性等极端的探测环境下地质作用与自然环境的在线探测和长期监测等领域有广泛用途。

    一种基于导电聚苯胺的固体亚硝酸根离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3721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37816.9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电聚苯胺的固体亚硝酸根离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金属丝、导电聚苯胺、可溶性导电聚苯胺、亚硝酸根离子敏感膜、热缩管,金属丝下部表面电镀一层导电聚苯胺,在导电聚苯胺的外表面包覆一层可溶性导电聚苯胺,在可溶性导电聚苯胺的外表面又包覆有亚硝酸根离子敏感膜,金属丝中部和离亚硝酸根离子敏感膜端部0.5~1厘米以上部分外侧包覆有热缩管。本发明具有机械强度高,韧性大,灵敏度高,体积小,探测响应快,检测下限极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它和固体参比电极配套使用,适用于对海水、养殖用水和化学、化工水介质中的亚硝酸根离子含量进行在线探测和长期原位监测。

    一种片状文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348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32142.7

    申请日:2012-02-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文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它的步骤如下:1)将贝壳原料干法粗粉碎,常温下于洗液中浸泡4~48小时,用滚筒水洗去除角质层和棱柱层,水洗得珍珠层碳酸钙;2)将珍珠层碳酸钙加水高速搅拌制得浓度为30~80wt%料浆,加入相当于珍珠层碳酸钙重量的0.5~5%的助磨剂,用剥片机以氧化锆球、氧化铝球或陶瓷球为研磨介质,湿法研磨60~180分钟;3)压滤、干燥粉碎得片状文石碳酸钙。本发明工艺简单,不使用有毒有害试剂,操作条件温和,制备的片状文石碳酸钙表面活性好,可广泛应用于塑料、造纸、橡胶、油墨、涂料、建材、医药、食品等行业。

    一种基于导电聚苯胺的固体亚硝酸根离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3721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537816.9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电聚苯胺的固体亚硝酸根离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金属丝、导电聚苯胺、可溶性导电聚苯胺、亚硝酸根离子敏感膜、热缩管,金属丝下部表面电镀一层导电聚苯胺,在导电聚苯胺的外表面包覆一层可溶性导电聚苯胺,在可溶性导电聚苯胺的外表面又包覆有亚硝酸根离子敏感膜,金属丝中部和离亚硝酸根离子敏感膜端部0.5~1厘米以上部分外侧包覆有热缩管。本发明具有机械强度高,韧性大,灵敏度高,体积小,探测响应快,检测下限极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它和固体参比电极配套使用,适用于对海水、养殖用水和化学、化工水介质中的亚硝酸根离子含量进行在线探测和长期原位监测。

    一种基于导电聚苯胺的固体钙离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3722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37962.1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电聚苯胺的固体钙离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金属丝、导电聚苯胺、可溶性导电聚苯胺、钙离子敏感膜、热缩管,金属丝下部表面电镀一层导电聚苯胺,在导电聚苯胺的外表面包覆一层可溶性导电聚苯胺,在可溶性导电聚苯胺的外表面又包覆有钙离子敏感膜,金属丝中部和离钙离子敏感膜端部0.5~1厘米以上部分外侧包覆有热缩管。本发明具有机械强度高,韧性大,灵敏度高,体积小,探测响应快,检测下限极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它和固体参比电极配套使用,适用于对海水、养殖用水和化学、化工水介质中的钙离子含量进行在线探测和长期原位监测。

    从农业废弃物制备SiC/氮化铁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75922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110152191.X

    申请日:2011-06-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农业废弃物制备SiC/氮化铁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方法,包括核心层和包覆层,其中核心层为SiC粉体,包覆层为氮化铁纳米微粒。通过几个简单的步骤:首先将农业废弃物通过热解或酸碱处理成为以SiO2和碳为主要成分的硅碳粉;随后将硅碳粉通过金属热或高温反应得到SiC;最后通过氮化反应在产物上包覆一层氮化铁纳米微粒,得到SiC/氮化铁纳米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具有纳米多孔结构、较高的比表面积以及较高的电磁损耗性能,在难降解废水处理、吸波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用途。本发明提出的从农业废弃物中制备SiC/氮化铁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材料结构新颖,潜在用途广泛,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银/纳米银的溶解硫化氢探测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768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31172.3

    申请日:2011-10-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银/纳米银的溶解硫化氢探测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基于银/纳米银的溶解硫化氢探测电极具有第一银丝,第一银丝下部表面包覆有纳米粒级的金属银微粒层,在金属银微粒层的表层包覆有Ag2S敏感膜,在Ag2S敏感膜上部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为:热缩管包覆或绝缘涂料涂覆。该电极具有探测响应快,灵敏度高,检测下限极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这种Ag/Ag2S电极在高温高压、强放射性、强酸性等极端的探测环境下地质作用与自然环境的在线探测和长期监测等领域有广泛用途。

    从农业废弃物制备SiC/氮化铁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75922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52191.X

    申请日:2011-06-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农业废弃物制备SiC/氮化铁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方法,包括核心层和包覆层,其中核心层为SiC粉体,包覆层为氮化铁纳米微粒。通过几个简单的步骤:首先将农业废弃物通过热解或酸碱处理成为以SiO2和碳为主要成分的硅碳粉;随后将硅碳粉通过金属热或高温反应得到SiC;最后通过氮化反应在产物上包覆一层氮化铁纳米微粒,得到SiC/氮化铁纳米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具有纳米多孔结构、较高的比表面积以及较高的电磁损耗性能,在难降解废水处理、吸波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用途。本发明提出的从农业废弃物中制备SiC/氮化铁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材料结构新颖,潜在用途广泛,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