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型硅基芯片微光学陀螺

    公开(公告)号:CN1648604A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200510049066.0

    申请日:2005-02-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涉型硅基芯片微光学陀螺。它具有依次连接的探测器、采样电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调制驱动电路、Y波导调制器、分束器、探测器,分束器与光源相接,Y波导调制器与螺旋光波导相接,螺旋光波导具有上层螺旋光波导、下层螺旋光波导、螺旋光波导的Si基底。本发明与光纤陀螺相比,微光学陀螺用光波导取代光纤,克服分立元件组合的不足,特别是光纤过长温度及振动影响大的缺点,可获得尺寸更小的高可靠性、高精度光陀螺;与微机械陀螺相比,可获得尺寸接近,无运动部件的全固化,精度更高、能批量生产的陀螺;新的光波导是在硅基上实现,因此微光学陀螺是芯片化陀螺。可将光源、光器件、处理电路做在一个硅芯片上,提高精度与可靠性。

    利用全景环带透镜实现全景望远组合成像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8354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10331166.8

    申请日:2011-10-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黄治 白剑 侯西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全景环带透镜实现全景望远组合成像装置及其方法。物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过全景环带成像透镜成像在像面上;物点发出的另一条光线经过反光镜反射后向下传播进入同轴放置的望远镜组、连接透镜、全景环带成像透镜的两个折射面与中继透镜,成像于环带像面的中央盲区中,形成一个局部放大像。通过改变连接透镜的曲率和与望远镜组和全景环带透镜之间的距离,使两个清晰的像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互相不重叠。本发明利用位于同轴的两个透镜组组合而成的光学系统,将环带物空间中的同一物点同时分别成像于中心盲区中与环带像面中,弥补了全景环带成像透镜原来不能成像的中心盲区,同时实现了使用单一传感器完成全景与望远的双重功能。

    利用全景环带透镜实现全景望远组合成像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835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31166.8

    申请日:2011-10-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黄治 白剑 侯西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全景环带透镜实现全景望远组合成像装置及其方法。物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过全景环带成像透镜成像在像面上;物点发出的另一条光线经过反光镜反射后向下传播进入同轴放置的望远镜组、连接透镜、全景环带成像透镜的两个折射面与中继透镜,成像于环带像面的中央盲区中,形成一个局部放大像。通过改变连接透镜的曲率和与望远镜组和全景环带透镜之间的距离,使两个清晰的像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互相不重叠。本发明利用位于同轴的两个透镜组组合而成的光学系统,将环带物空间中的同一物点同时分别成像于中心盲区中与环带像面中,弥补了全景环带成像透镜原来不能成像的中心盲区,同时实现了使用单一传感器完成全景与望远的双重功能。

    水稻冠层多光谱混合鱼眼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023133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508920.6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黄治 白剑 侯西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冠层多光谱混合鱼眼成像系统,包括鱼眼镜头和滤光片切换结构两个部分。鱼眼镜头光学结构包括13块镜片依次排列的透镜组成的11个镜组,第5块和第6块透镜之间有一块可切换式滤光片,第5块透镜为二元光学元件。所有透镜均为球面,系统全视场角2ω=180,覆盖整个镜头前方的半球区域空间。系统工作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通过转盘切换的结构或齿轮齿条啮合运动的结构切换滤光片,利用单个探测器即可获取多波段的信息。系统体积小、重量轻、操作自动化,适合户外水稻冠层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一种基于泰伯效应的非球面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95230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524036.1

    申请日:2010-10-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泰伯效应的非球面检测系统,包括半导体激光器、显微物镜、准直物镜、第一、第二反射镜、待测非球面镜、分光棱镜、第一、第二光栅、毛玻璃片、CCD相机、图像采集卡和计算机。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经显微物镜和准直物镜准直扩束后,经由第一反射镜和分光棱镜折转光路后入射到待测非球面镜某一采样位置,经过第二反射镜反射后再通过分光棱镜入射到第一光栅上,在其泰伯距离上形成泰伯像,同时在泰伯像的位置放置第二光栅,第一光栅的泰伯像和第二光栅形成莫尔条纹。CCD相机和图像采集卡采集莫尔条纹移动数目,再由计算机通过波面拟合重构出非球面面型。本发明结构简单,可实现大口径或者面型比较陡峭的非球面镜的高精度检测。

    利用全景环带成像透镜实现立体成像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4054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810162300.4

    申请日:2008-11-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全景环带成像透镜实现立体成像装置及其方法。物点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全景环带成像透镜成像在像面上,其像为第一环带;物点发出的另外一条光线,经过第二全景环带成像透镜,也成像在同一像面上,其像为第二环带;通过改变第一全景环带成像透镜中各表面的曲率以及第二全景环带成像透镜中各表面的曲率,使得第一环带的外径,小于第二环带的内径。本发明利用位于同一光轴上的两个全景环形透镜,将环带物空间中的同一个物点成像在位于同一像面上的两个不重叠的像点上,由于该两个像点是从不同的视角对同一物点所获得的信息,因此就可获得该物点的立体信息,从而仅用一个光学系统就实现全景环带空间的立体成像。

    干涉型硅基芯片微光学陀螺

    公开(公告)号:CN100367002C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510049066.0

    申请日:2005-02-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涉型硅基芯片微光学陀螺。它具有依次连接的探测器、采样电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调制驱动电路、Y波导调制器、分束器、探测器,分束器与光源相接,Y波导调制器与螺旋光波导相接,螺旋光波导具有上层螺旋光波导、下层螺旋光波导、螺旋光波导的Si基底。本发明与光纤陀螺相比,微光学陀螺用光波导取代光纤,克服分立元件组合的不足,特别是光纤过长温度及振动影响大的缺点,可获得尺寸更小的高可靠性、高精度光陀螺;与微机械陀螺相比,可获得尺寸接近,无运动部件的全固化,精度更高、能批量生产的陀螺;新的光波导是在硅基上实现,因此微光学陀螺是芯片化陀螺。可将光源、光器件、处理电路做在一个硅芯片上,提高精度与可靠性。

    一种二元光子筛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035172Y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720108476.2

    申请日:2007-04-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元光子筛。它具有透光平面基底、基底上设有不透光薄膜,在不透光薄膜上设有透光小孔,透光小孔为平面式透光小孔和凹坑式透光小孔或者平面式透光小孔和凸台式透光小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相对于菲涅尔波带片,光子筛上的小孔在对应的菲涅尔透光环带区域的随机分布,能够有效的抑制光轴方向的高阶衍射和横向的旁瓣效应,改善成像对比度,可以得到更为锐利的焦点;2)相对于菲涅尔波带片和振幅型光子筛,二元光子筛具有更高的衍射效率。

    一种水稻冠层多光谱混合鱼眼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1867249U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20563598.2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黄治 白剑 侯西云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冠层多光谱混合鱼眼成像系统,包括鱼眼镜头和滤光片切换结构两个部分,鱼眼镜头光学结构包括13块镜片依次排列的透镜组成的11个镜组,第5块和第6块透镜之间有一块可切换式滤光片,第5块透镜为二元光学元件,所有透镜均为球面,系统全视场角2ω=180°,覆盖整个镜头前方的半球区域空间。系统工作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通过转盘切换的结构或齿轮齿条啮合运动的结构切换滤光片,利用单个探测器即可获取多波段的信息。系统体积小、重量轻、操作自动化,适合户外水稻冠层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一种多片式全景环视成像透镜

    公开(公告)号:CN201041596Y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720108475.8

    申请日:2007-04-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片式全景环视成像透镜。它采用前、后片不同材料的透镜,多种不同的表面类型,通过胶合,密接或分离方式组成多片式全景环视成像透镜,前片透镜一面为向外突出的环形第一折射面,前、后片透镜的连接面为组合面,后片透镜另一面为凹面环形第一反射面,在前片透镜环形第一折射面中心设有第二反射面,第一折射面内环边缘与第二反射面边缘相接,在环形第一反射面中心设有第二折射面,第一反射面内环边缘与第二折射面边缘相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不同材料的组合,增加了设计自由度,使全景透镜在成像时校正一部分色差,减轻了后继透镜组校正色差的负担,缩小了长焦距全景光学系统的体积。适当选取组成全景透镜的各种材料可扩大视场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