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753766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20247377.8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酵用空气除湿装置,空气冷却器和空气加热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空气储罐两侧,空气冷却器内部设有若干空气流通管,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出口设置在上下两个花板之间;空气储罐内部设有若干筛板,空气储罐下端设有排水口,空气储罐另一侧通过管道与空气加热器连接;空气加热器内部设有若干空气流通管,空气加热器的蒸汽进口与蒸汽出口设在上下两个花板之间,空气加热器底部设有压缩空气出口。本实用新型将空气流入冷却器后,利用冷却液流入空气冷却器进行冷却,再进入空气储罐,在储罐中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压缩空气流入空气加热器,由蒸汽进行热交换加热,最后通过空气出口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208776708U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21285805.5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兼养培养的微藻无菌培养装置,属于微藻培养装置领域。所述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罐顶盖、罐体、底座、光源,罐体的上下底面均开口,培养罐顶盖可拆卸地设置在罐体的上底面开口处,罐体下底面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底座的底部为漏斗形结构,漏斗形构造的下端设有出料口;光源设置在罐体内部,且与培养罐顶盖连接,罐体由反光外层壁和透明内层壁构成;底座中铺设有布气结构,布气结构由2个串联的条形布气板构成,其中一个布气板和进气口连接。本实用新型联合应用强度可调的内置光源以及内反光的培养罐外层壁,既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光能利用效率,又提高了微藻的光合作用效率,很好地达到节约成本、提高产率的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575087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653351.3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A01D34/66 , A01D10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修草车,主要由蓄电池、两个驱动电机、四个伺服电机、三把刀具、箱体、四个螺母丝杠机构、四个车轮、位移传感器、中心轮、光传感器、三个行星轮、支撑弹簧、外壳、液压缸、控制器、车架、前保护罩、后保护罩、上箱体板、下箱体板、转轴组成,其特征是光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采集信号,将信号传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转动调整箱体位置,同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转动,自动修草车前进,刀具工作。所述自动修草车由液压缸带动前轮摆动,控制该自动修草车转向。所述自动修草车组件中,三把刀具及一个中心轮、三个行星轮均安装在箱体上,箱体由四个螺母丝杠机构以及支撑弹簧支撑定位。所述自动修草车箱体通过四个螺母丝杠机构调整位置,实现对待修剪草坪的精确修剪,所述自动修草车是后轮驱动,由驱动电机提供动力。所述自动修草车工作所需所有能量均由蓄电池提供,蓄电池安装在两后轮之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化修草,该自动修草车不仅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而且大大提高了对大面积草坪修剪的工作效率及修剪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9383798U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21868597.1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电力传输的微藻培养装置,属于微藻培养装置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罐体、无线发光小球、初级线圈、导线、外层壁、发光二极管、二级线圈和铁氧体芯等;所述初级线圈设置在围绕在罐体的外层壁上,且初级线圈和导向连接,所述无线发光小球由外壳、发光二极管、二级线圈和铁氧体芯构成,所述发光二极管固定在铁氧体芯的一端,所述二级线圈缠绕在铁氧体芯上,发光二极管、二级线圈和铁氧体芯均封闭在外壳内对发光二极管、二级线圈和铁氧体芯形成保护,所述外壳由透明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培养装置采用电磁感应耦合原理,通过无线电力传输方式为微藻培养提供均匀的内部光源,可以有效提高微藻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和微藻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206408228U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20013778.5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发酵罐的转种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连接盘、种子罐、补料罐、发酵罐和钢丝软管;其中,所述连接盘上设有至少三个快接卡口;所述种子罐通过种子罐管道与所述连接盘上的一个所述快接卡口连接;所述补料罐通过补料罐管道与所述连接盘上的一个所述快接卡口连接;所述发酵罐通过发酵罐管道与所述连接盘上的一个所述快接卡口连接;所述钢丝软管的一端连接与所述发酵罐管道连接的所述快接卡口,所述钢丝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与所述种子罐管道连接的所述快接卡口或与所述补料罐管道连接的所述快接卡口。
-
公开(公告)号:CN206244804U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21391699.X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酶催化反应罐,包括反应罐本体、pH控制组件及温度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投料槽,可在反应初期隔离冰块状酶和其它一些固体物料,随着搅拌的进行使得这些酶和固体物料逐渐融化或者溶解,避免了与搅拌桨的碰撞;进行酶催化反应时可实现pH的自动控制,不需要手动加酸碱调整反应体系的pH;进行酶催化反应时可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不需要手动调整酶催化反应罐夹套的进水来调整反应体系的温度;反应为自动控制,避免了手动调整的波动变化,为反应的平稳进行提供了条件;实现了冰块状酶的投料,不需要提前将冰块状酶砸碎再进行投料,节省了时间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7918843U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20067324.0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菌补料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瓶盖,所述瓶体的上方设有瓶口,所述瓶盖设置于瓶口处,所述瓶盖上固定设有补料管,所述补料管的一端穿过瓶盖后向下延伸,所述瓶盖上还设有空气管,所述空气管的一端穿过瓶盖设置于瓶体内,所述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无菌过滤器,所述无菌过滤器的一端与空气管的端部套于一软管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不影响发酵的其他工作操作的条件下实现对发酵罐进行无菌补料,提高了发酵的质量,节约了发酵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203605494U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20629080.8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8 , Y02E10/44 , Y02E10/46 , Y02E10/725 , Y02E60/145 , Y02E7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与热水供应综合利用系统,主要解决风能、太能利用率低以及单个系统发电和供应热水的不稳定的问题。它包括包括风力机、齿轮箱、交流发电机a、整流器a、逆变器、交流负荷、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辅助电源、直流负荷、整流器b、控制系统、交流发电机b、汽轮机、蓄热和热交换装置、太阳能集热器、水泵b、蓄热水箱b、工质循环泵、凝汽器、供热水箱、水泵a、蓄热水箱a、热交换器、节流器、过滤器、油箱、油泵。
-
公开(公告)号:CN211947004U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20280779.8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发酵罐搅拌器,包括罐体、驱动电机、搅拌轴,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罐体顶部,所述搅拌轴设置于罐体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罐体与搅拌轴顶部连接,所述搅拌轴自上向下依次固定设有第一搅拌桨、第二搅拌桨、第三搅拌桨、第四搅拌桨,所述第二搅拌桨结构与第一搅拌桨相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搅拌桨对发酵液进行搅拌,能够有效将空气打散成小气泡,提高了发酵液的溶氧水平,搅拌轴底部的搅拌桨剪切力相对较小,在高速旋转下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对菌体造成的影响,提高了搅拌器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7918862U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20067325.5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酶催化反应罐,包括罐体、电机、搅拌器,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罐体的上方,所述搅拌器设置于电机的主动轴上,且所述搅拌器竖直设置于罐体内,所述罐体侧壁的上端设有溢流管道,所述罐体内还设有筛板,所述筛板固定设置于罐体内且设置于溢流管道的下方,还包括进料管道和放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的一端设置于罐体内部的底端,另一端与送料装置连通,所述放料管道设置于罐体的底部,且所述放料管道上设有放料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料管道实现持续进料,通过溢流管道实现反应液持续地通过溢流的方式流出,相对比现有技术,实现了进料、酶催化反应的持续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