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麦脱粒装置凹板筛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61174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1002803.6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F12/446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稻麦脱粒装置凹板筛,包括横扁钢、侧弧扁钢、定轴、转轴、筛块、联接块、转轴齿轮、驱动齿轮、驱动轴;所述定轴与所述侧弧扁钢通过螺纹联接相连;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销与所述联接块相连;所述联接块与所述转轴齿轮通过键联接相连;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轴通过键联接相连;所述驱动轴通过带轮与动力装置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成本低;可根据实际的收获情况调节筛孔的大小,能有效防止堵塞情况的发生,收获效率高;易于维修,寿命长。

    利用抱辊测量环件圆心位置和环件外圆半径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941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210008451.0

    申请日:2012-01-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抱辊测量环件圆心位置和环件外圆半径的系统及方法,它包括环件,所述环件的一侧对称的设有与环件外壁相接触的抱辊I和抱辊II,所述两抱辊分别通过各自的抱臂I和抱臂II连接相应的油缸I和油缸II,所述两油缸内分别设有相应的位移传感器;在环件内壁设有相接触的芯辊,外壁则与主辊相接触。本方法是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推导出环件圆心位置、环件外圆半径与两油缸行程之间的数理关系。将油缸位移传感器测量出的两油缸行程带入计算软件,即可得到瞬时环件圆心位置和环件外圆半径的数值,同时根据圆心位置即可看出环件是否发生偏移,以及发生偏移的偏移量,还可检测环件外径的不圆度。应用该方法可去掉现有辗环机的测量辊系统,容易实现,降低成本,且精度较高。

    用于预应力模具制造的变张力钢带缠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19743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810013799.2

    申请日:2008-01-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王强 何芳 来小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应力模具制造的变张力钢带缠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它按照预先设定的缠绕张力理论曲线自动调节钢带缠绕张力的数值,实现缠绕张力的闭环控制和模具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它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卷机构、校平机构、张力控制机构、张力检测机构、缠绕机构,张力控制机构由张力粗调装置、张力细调装置两部分组成,在张力检测机构内安装压力传感器,在缠绕机构内设有编码器,压力传感器和编码器将实时获取的缠绕张力和缠绕层数数据输入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与张力控制机构和缠绕机构连接,自动控制系统依据缠绕张力理论曲线建立起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张力控制机构油缸的油压和缠绕机构的电机转矩,实现变张力条件下的闭环控制。

    利用抱辊测量环件圆心位置和环件外圆半径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9410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210008451.0

    申请日:2012-01-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抱辊测量环件圆心位置和环件外圆半径的系统及方法,它包括环件,所述环件的一侧对称的设有与环件外壁相接触的抱辊I和抱辊II,所述两抱辊分别通过各自的抱臂I和抱臂II连接相应的油缸I和油缸II,所述两油缸内分别设有相应的位移传感器;在环件内壁设有相接触的芯辊,外壁则与主辊相接触。本方法是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推导出环件圆心位置、环件外圆半径与两油缸行程之间的数理关系。将油缸位移传感器测量出的两油缸行程带入计算软件,即可得到瞬时环件圆心位置和环件外圆半径的数值,同时根据圆心位置即可看出环件是否发生偏移,以及发生偏移的偏移量,还可检测环件外径的不圆度。应用该方法可去掉现有辗环机的测量辊系统,容易实现,降低成本,且精度较高。

    径-轴向辗环实验测试装置与实验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184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56217.7

    申请日:2012-09-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径-轴向辗环实验测试装置及实验测试方法,包括径向轧制机构、轴向轧制机构以及机座,径向轧制机构和轴向轧制机构均活动连接在机座上;径向轧制机构包括主辊装置、芯辊装置、两套检测装置Ⅰ、两套驱动装置Ⅰ,主辊装置和芯辊装置分别与两套检测装置相连,两套驱动装置分别驱动芯辊装置和主辊装置;轴向轧制机构包括上、下锥辊装置、上锥辊滑块装置、三套检测装置Ⅱ、四套驱动装置Ⅱ和轴向机构机架,上锥辊装置设于上锥辊滑块装置上,上、下锥辊装置分别与轴向机构机架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备结构紧凑,功能齐全,机身刚度大、变形小,使用安全可靠,设备全部采用电气控制。

    预应力模具数控钢带缠绕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00539A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10207978.4

    申请日:2009-10-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模具数控钢带缠绕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它包括开卷机构、夹紧机构、张力检测机构、缠绕机构、旋转编码器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其中开卷机构与缠绕机构分别水平安装在机身左、右两侧,所述两机构的轴线保持平行;夹紧机构设置在机身与开卷机构相配合的位置;张力检测机构设置在开卷机构与缠绕机构间的机身上;开卷机构与缠绕机构分别连接各自对应的旋转编码器装置,电气控制系统依据预先建立的控制策略及系统程序控制开卷机构与缠绕机构运行,使实际的缠绕张力符合预先设定的理论曲线,实现缠绕张力的闭环控制。它可依据模具设计数据和缠绕张力理论曲线,实现闭环控制下的变张力自动缠绕和模具缠绕制造过程的自动化。

    一种用于冷挤压的钢带缠绕预应力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03235776U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20279894.3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冷挤压的钢带缠绕预应力模具,它包括可拆卸式模芯,模芯外部设有衬套,衬套外部设有钢带缠绕层,钢带缠绕层外有锥形夹紧套维持钢带张力,锥形夹紧套外部设有保护套,在模芯的下部设有环形垫块,设置内固定环用于定位模芯,外固定环用于定位锥形夹紧套。该模具承载能力强,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模芯型腔变形小,工件的尺寸精度高,拆卸方便。

    预应力模具数控钢带缠绕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1524715U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920249775.7

    申请日:2009-10-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模具数控钢带缠绕设备。它包括开卷机构、夹紧机构、张力检测机构、缠绕机构、旋转编码器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其中开卷机构与缠绕机构分别水平安装在机身左、右两侧,所述两机构的轴线保持平行;夹紧机构设置在机身与开卷机构相配合的位置;张力检测机构设置在开卷机构与缠绕机构间的机身上;开卷机构与缠绕机构分别连接各自对应的旋转编码器装置,电气控制系统依据预先建立的控制策略及系统程序控制开卷机构与缠绕机构运行,使实际的缠绕张力符合预先设定的理论曲线,实现缠绕张力的闭环控制。它可依据模具设计数据和缠绕张力理论曲线,实现闭环控制下的变张力自动缠绕和模具缠绕制造过程的自动化。

    旋转喷嘴式气流粉碎装置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061764Y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20025450.1

    申请日:2007-07-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王强 朱晓峰 何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喷嘴式气流粉碎装置,包括粉碎室、喷嘴和固定筒,粉碎室侧壁通过轴承设于固定筒内,粉碎室底部与穿过固定筒底部的旋转传动轴连接,粉碎室的筒体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至少一对喷嘴,粉碎室上部与气流分级装置连接件相连接,固定筒上设有进气口。本实用新型在筒形粉碎室靠近底部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至少一对喷嘴,通过动力装置和传动轴带动粉碎室与喷嘴一起旋转,使得粉碎装置工作时形成旋转的高速气流,从而减少粉碎室内的流场死区,增加物料的碰撞几率,提高粉碎效率,降低能耗。

    一种冲头新结构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33944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414812.5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头新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结合了普通冲裁与挤压的工艺变形特点。所述的一种冲头新结构是在常规模具的基础上,在刃口处增加台阶和斜刃,台阶的高度取首次冲孔断裂的深度,主要起到和常规冲孔一样的冲裁作用;斜刃锥角的取值,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参数优化,得到合适的尺寸范围,斜刃部分主要是可以起到一个挤孔修复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普通冲裁的条件下通过修改工艺来提高冲孔形状质量,进而获得有较高剪切面和垂直度的冲裁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