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16916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10034342.3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不同煤储层条件下的排采压降控制模拟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制备与夹持;(2)、管线连接和气密性检查;(3)、排采控制模拟系统调试;(4)、轴压、围压、水压轮流加载;(5)、煤样启动压力梯度测试;(6)、动态压力传播速度测试,分析各个压力监测点读数发生变化的时间和对应的压降幅度,若对应压降幅度大于该压力监测点的启动压力,则说明压降速度过快;(7)、排采工作制度的确定,不断调整压降速度并重复步骤(6)的操作直至压降速度刚好能维持压力稳定传播;(8)、测试结束后,卸压、卸载、回收煤样。本发明能对排采过程合理进行评价模拟,得出不同煤储层条件下单相流阶段合理的排采工作制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563287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0909932.7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样品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热变压式搅拌抽提仪,适用于能源、环境、食品、医药、生物等固液的抽提与净化。本发明一种辅热变压式搅拌抽提仪,通过铁架台、立式搅拌器、轴端密闭装置、抽提管、回流冷凝管、固定套、三口圆底烧瓶、改良式磁力搅拌电热套、加热器、连通管的连接和固定形成一个实验系统。本发明结合了加热搅拌抽提的通用性、高效性和固相抽提的高选择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一机多用,既能在高温状态下和密闭空间内进行物质提取,又可以通过加压/减压控制调节溶剂沸点的高低,还可以在不转移样品的同时对抽提液进行取样、浓缩蒸馏,减少了有效物质的损失,提高了抽提效率和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16909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810034349.5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煤层气直井单相流阶段合理排采速度模拟装置包括煤样夹持系统、地层压力模拟系统、供液系统、用于模拟排采过程中的压降及对产液量进行测试的排采控制模拟系统、流体压力传播模拟系统和信息采集分析与控制系统,煤样夹持系统与地层压力模拟系统、供液系统、排采控制模拟系统和流体压力传播模拟系统之间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地层压力模拟系统、供液系统、排采控制模拟系统和流体压力传播模拟系统分别通过数据线和信息采集分析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能对不同煤储层渗透率、不同应力状态下排采过程合理性进行评价模拟,得出不同煤储层条件下单相流阶段合理的排采工作制度,能够最大化的提高煤层气直井排采效率和其产气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25570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710682211.1
申请日:2017-08-10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煤层气井排采过程煤粉产出模拟测试装置,包括排采阶段模拟系统、围压控制系统、煤粉测试系统和关键参数控制系统,排采阶段模拟系统的出口与煤粉测试系统的入口通过管路连接,围压控制系统的出液端与煤粉测试系统的进液端通过管路连接,关键参数控制系统通过数据线分别与排采阶段模拟系统、围压控制系统和煤粉测试系统连接。本发明还包括用于制作岩心试样的煤裂隙发育制作模型,煤裂隙发育制作模型包括柱状外壳和钢制裂缝模板。本发明能模拟不同煤层裂隙发育状况的装置,通过模拟现场煤储层条件及所受外界环境条件,得出不同条件下各种关键参数对煤粉产出量的影响,为现场排采工作制度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0721912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710572015.9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多期构造运动作用下煤系地层应力分布模拟装置,包括岩层模拟与固定系统、构造动力模拟系统、构造变形控制系统、加压系统以及信息采集测试与分析系统;岩层模拟与固定系统内设置有若干层岩层,构造动力模拟系统对岩层施加纵向力和横向力,构造变形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岩层的变形使岩层能达到预期的构造形态,加压系统采用液压系统为构造动力模拟系统和构造变形控制系统提供动力。本发明还公开了多期构造运动作用下煤系地层应力分布模拟装置的模拟方法。本发明模拟两期构造运动叠加作用下煤系地层地应力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过程,为不同构造部位煤系地层的应力分布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本发明能模拟褶皱中和面以上和褶皱中和面以下不同构造部位应力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1438254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68974.8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湿矿井地热循环降温方法,属于煤矿开采过程中热害防治利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勘探确定矿井开采高温热源区域,选取施工区域;在施工区域内确定出钻孔的布置位置和钻孔施工参数,施工平行钻孔;在钻孔内敷设可供导热液循环的U型导热管路并密封;所有U型导热管路分别通过冷液注入管和热液导出管进行集中并连接水源热泵;水源热泵通过连接温差发电器最终将输出的高温液体输送到地面用水系统、低温液体输送到工作面降温系统。本发明通过勘探矿井高温热源区域,在开采工作面与巷道之间通过施工钻孔将高温热源循环导出,并通过水源热泵和温差发电器的运作最终实现热源的开采利用以及工作面的降尘降温。
-
公开(公告)号:CN107255700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682211.1
申请日:2017-08-10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22 , G01N15/0205
Abstract: 煤层气井排采过程煤粉产出模拟测试装置,包括排采阶段模拟系统、围压控制系统、煤粉测试系统和关键参数控制系统,排采阶段模拟系统的出口与煤粉测试系统的入口通过管路连接,围压控制系统的出液端与煤粉测试系统的进液端通过管路连接,关键参数控制系统通过数据线分别与排采阶段模拟系统、围压控制系统和煤粉测试系统连接。本发明还包括用于制作岩心试样的煤裂隙发育制作模型,煤裂隙发育制作模型包括柱状外壳和钢制裂缝模板。本发明能模拟不同煤层裂隙发育状况的装置,通过模拟现场煤储层条件及所受外界环境条件,得出不同条件下各种关键参数对煤粉产出量的影响,为现场排采工作制度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0738707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710750955.2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E21B49/00 , E21B43/267 , G06T19/20 , G06F30/20
Abstract: 一种用于观测煤储层压裂过程中支撑剂运移装置,包括储层模拟系统、围压加载系统、压裂液泵注系统、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和废料处理系统,压裂液泵注系统与储层模拟系统的进液口连接,废料处理系统与储层模拟系统的出液口连接;本发明针对目前不同压裂施工排量、支撑剂浓度、液量、煤储层裂隙发育下压裂后支撑剂在煤层裂隙通道内的分布情况不明,无法有效指导现场压裂设计的难题,设计出一种模拟不同煤储层裂隙发育程度、不同泵注参数下压裂过程中支撑剂运移铺置的可视化装置。该装置可以清晰观察到不同条件压裂后支撑剂的铺置情况,以期为现场压裂设计提供实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04479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480863.6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均质含煤岩系注氮运移路径及渗透率测试装置,包括氮气钢瓶、空气压缩机、上气管路、回气管路、测试装置、氮气收集瓶、液压驱动系统及数据处理终端,氮气钢瓶通过导流管与空气压缩机相互连通,空气压缩机通过上气管路与测试装置串联,测试装置通过回气管路与氮气收集瓶相互连通。其测试方法包括预制基质块,设备组装,气密性检测、实验检测及设备复位等五个步骤。本发明一方面可模拟测试出不同储层裂隙发育程度、不同储层压力下注氮气后其运移路径;另一方面可测试出不同围压下,氮气注入不同孔裂隙发育的储层后储层压力、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特征,能为现场氮气注入参数优化提供实验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563287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09932.7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11/02 , B01F13/1033 , B01F15/065 , B01F2015/0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样品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热变压式搅拌抽提仪,适用于能源、环境、食品、医药、生物等固液的抽提与净化。本发明一种辅热变压式搅拌抽提仪,通过铁架台、立式搅拌器、轴端密闭装置、抽提管、回流冷凝管、固定套、三口圆底烧瓶、改良式磁力搅拌电热套、加热器、连通管的连接和固定形成一个实验系统。本发明结合了加热搅拌抽提的通用性、高效性和固相抽提的高选择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一机多用,既能在高温状态下和密闭空间内进行物质提取,又可以通过加压/减压控制调节溶剂沸点的高低,还可以在不转移样品的同时对抽提液进行取样、浓缩蒸馏,减少了有效物质的损失,提高了抽提效率和精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