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桥梁沉降监测设备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244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38309.X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IM的桥梁沉降监测设备,具体涉及桥梁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监测装置底座,其上端的外部设有支撑滑套,所述支撑滑套的内端面设有支撑滑杆,所述支撑滑杆内端面的下侧开设有方形安装槽,所述方形安装槽的内部设有电动伸缩杆。本发明实际使用时,通过在竖向限位滑块和限位滑槽的对应设置状态下,能够有效的增加支撑滑杆滑动时的稳定性,同时在监测装置底座、检测装置顶板和旋转连接件的连接状态下,从而能够对桥梁不同位置下沉的高度进行监测,同时在监测滑块、支撑螺纹杆、锁紧限位块和锁紧调节杆的对应设置状态下,从而能够根据桥梁下沉的高度对监测滑块的高度进行调整和固定。

    具有偏心结构的转体支座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950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60699.7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转体桥施工,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偏心结构的转体支座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支座包括上座板,上座板边缘设置有可与上转盘固定的锚固组件,上座板与其下方设置的下座板中心同轴装配,上、下座板邻接部形成球铰;还包括可通过垫石与下承台锚固的预埋钢板,预埋钢板上开设气孔,下座板通过其下部偏心孔与预埋钢板上表面沿纵向设置的第一销轴转动配合,第二销轴与第一销轴的间距和转体桥梁设计结构重心与其几何中心所形成的设计偏心距适配,上、下座板之间设有可将二者固定的连接机构。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对称结构转体桥配重大导致梁体截面应力大、易开裂等风险;具有转体作业配重小、成本低、功效高等优点。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测力球型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157484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12444.4

    申请日:2022-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测力球型支座,涉及桥梁支座技术领域,包括:支座顶板,所述支座顶板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球中套板。本发明,球冠衬板包括顶部的平面聚四氟乙烯滑板以及底部的球面聚四氟乙烯滑板,从而充分减小摩擦阻力,使得各部分之间的运动流畅,避免爬行现象的产生,面对竖向应力通过顶部的支座顶板、球冠衬板将竖向应力传递至中支板,再由中支板传递至底部的底滑板与滑移板接触面,而水平应力同样由侧边的外环板传递至球中套板与中支板的接触面,继而通过中支板传递至底滑板与滑移板的接触面,最终由底滑板内部的缓冲组件将应力缓解,底滑板内部的缓冲组件包括阻尼杆以及弹簧,继而实现减震效果。

    转体结构质量平衡自动调节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25071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603933.6

    申请日:2021-12-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质量平衡调节系统,特别是适用于转体过程中的转体结构质量平衡自动调节系统及其应用。转体结构质量平衡自动调节系统,包括动作执行机构及控制机构,动作执行机构包括设置于转体结构上的供水箱,分别设置于转体结构两端的第一、第二配重水箱,第一、第二配重水箱分别与供水箱通过管路及高压泵连通;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转体结构上传感器,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接中央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中央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高压泵的控制输入端电连接。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称重工序繁琐、自动化程度低等技术难题,具有作业周期短、作业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磁流变弹性体隔震结构装置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6002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11678.2

    申请日:2022-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磁流变弹性体隔震结构装置,本发明涉及隔震结构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隔震设备和支座,隔震设备装配设置在底座的中心位置处,支座设有多个且分别设置在底座的四角位置处,隔震设备和支座的上方用于放置待隔震的文物架体,支座在底座上可同步调节设置,支座的下方与底座滑动装配,多个支座之间通过驱动机构联动设置,该磁流变弹性体隔震结构装置通过驱动机构使得多个支座之间联动设置,工作人员可根据文物架体的大小将支座移动至合适位置,以实现对文物架体更好的支撑操作,通过将文物架体下方的固定槽与下方的固定套卡合适配,有效节省了工作人员在对文物架体与隔震设备之间进行装配时通过多个螺栓进行频繁螺旋安装的劳动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