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5558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06590.0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01B32/324 , C02F1/469
Abstract: 一种电容去离子用浒苔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浒苔洗净、风干后,置于马弗炉中,在氮气氛围下,以5‑10℃/分钟的升温速率升至700‑900℃,保持2‑4 h,形成浒苔炭化料;将浒苔炭化料进行研磨、过筛后依次使用蒸馏水洗涤1‑3次,0.2‑3M盐酸洗涤1‑4次,蒸馏水洗涤1‑8次,过滤烘干,得到浒苔活性炭。本发明制得的浒苔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中未采用任何活化剂和改性剂,且操作简单、工艺简便、无污染,适用于工业生产。浒苔活性炭保留浒苔生物质原有的表面褶皱结构,含有层级孔结构,且中孔率达到64.6%。浒苔活性炭产品带有负电表面电荷,可作为电容去离子技术专用的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20058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335115.6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安徽国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1/28 , B01J20/12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生物质电厂灰的水体磷去除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生物质电厂灰80‑85%,硫酸亚铁10‑15%,红壤0‑2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生物质电厂灰的水体磷去除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生物质电厂灰、硫酸亚铁、红壤原料干燥、过筛后混合;将混匀后的原料放入造粒机,5‑15分钟后取出;将从造粒机内取出的颗粒,过筛、烘干后保存。本发明解决了当前水体磷去除材料存在的价格高、去除效率不佳、二次生态风险及使用不便等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解决了生物质发电厂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生物质灰堆放及其产生的粉尘和高pH等生态环境风险,实现生物质电厂灰的资源化利用,延伸了生物质电厂的产业链。
-
公开(公告)号:CN111758522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50798.X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滩涂湿地快速构建荷花景观的方法,该快速构建荷花景观的方法通过对荷花盆栽苗于种藕休眠期进行微咸水、自来水轮灌驯化后,于第二年3月翻盆取藕,再经低温冷藏至5月进行种藕定植于滩涂湿地。本发明利用种藕的休眠期进行驯化,能提高荷花的耐盐度,更适合在滩涂湿地的种植,同时能够有效利用种藕的休眠期,不影响定植和荷花观赏。
-
公开(公告)号:CN10675528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510804004.X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荷花品种‘秣陵秋色’的分子鉴定方法。使用该组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检测获取其SSR指纹数据,根据该指纹数据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该荷花品种是否为‘秣陵秋色’。
-
公开(公告)号:CN11002815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49187.9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模块化耦合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的处理模块包括多级生态塘、多级跌水充氧式生态沟渠和多级跌水坝中的两种或三种;所述处理模块的耦合方式为:多级生态塘和多级跌水充氧式生态沟渠依次串联;或为:多级跌水坝、多级生态塘和多级跌水充氧式生态沟渠依次串联;或为:多级跌水充氧式生态沟渠、多级生态塘和多级跌水坝依次串联。本发明提供的处理系统由多级生态塘、多级跌水充氧式生态沟渠和多级跌水坝中的两种或三种耦合组成,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农村地势、污水水质选择不同的耦合方式,并且本发明提供的系统无需增加曝气、搅拌等设备,操作简便、管理容易,水处理效果稳定,净化效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798114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054497.5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江苏骏马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张家港市东航农林农民专业合作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菊花扦插的快速生根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扦插床准备:在若干育苗穴盘放入喷有杀菌剂的基质;步骤二、插穗准备:整理插穗,将插穗下部切口依次放入杀菌剂和生根剂溶液中,生根剂溶液为吲哚丁酸、多壁碳纳米管和水三者组成的混合溶液;步骤三、扦插:用竹签在育苗穴盘的每个孔穴中央垂直插一个洞,然后将处理好的插穗垂直扦插到各个洞内并浇水;步骤四、育苗管理:在苗期的愈伤组织形成期对菊花苗进行全天遮阳处理;在苗期的愈伤愈伤组织完全形成期只需在阳光强烈时进行遮阳处理;在苗期的根系形成期需要对菊花苗喷洒杀菌剂。本发明的优点是:能促进插穗快速生根,生根周期短、生根整齐、生根质量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818202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69126.3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室内液体培养蓝藻的简易装置是将玻璃水缸携带恒温器以保持适宜蓝藻生长的温度环境(30℃),玻璃水缸背面安装日光灯管为蓝藻的生长提供光源,在耐高温的玻璃试管中盛BG-11培养基,将蓝藻接种于其中后用携带耐高温硅胶塞的不等径玻璃导气管塞紧,不等径玻璃导气管的上部与二氧化碳气瓶导出的塑料软管相接,然后整体放置在玻璃水缸内平排多孔的不锈钢试管架上,开通与二氧化碳气瓶相连的气体分流阀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据此满足了蓝藻生长的温度、光照及通气条件。该培养蓝藻的改良装置能有效节约室内空间,便于操作,投资少,维护成本低、使用年限长,适用范围广,也可用于其他微藻的实内培养。
-
公开(公告)号:CN11996399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31533.4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G06V20/10 , G08B21/18 , G01N21/25 , G06V20/17 , G06V10/10 , G06V10/26 , G06V10/54 , G06V10/58 ,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77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入侵水生植物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生物安全入侵水生植物监测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水域的多光谱图像;所述多光谱图像是采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成像仪进行拍摄得到的;根据待测水域的多光谱图像和分类模型,确定待测水域的多光谱图像中像素点的分割结果;所述分类模型是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所述多光谱图像中像素点的分割结果包括:水面的像素点和入侵水生植物中大薸的像素点;根据待测水域的多光谱图像中像素点的分割结果生成所述待测水域中大薸的入侵危害等级;根据所述入侵危害等级进行报警。本申请无需调查人员进入水域,提高监测精度并降低监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520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90508.2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诸葛菜林下快速固碳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林下地被植物复合种植模式,在水杉林下间作套种诸葛菜,并进行翻压绿肥,充分发挥了诸葛菜作为绿肥作物的生态效益,增加林下地面覆盖度,促进蓄水保墒,抑制土壤返盐,提高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强土壤固碳能力。本发明对提升沿海林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增强林地生态系统固碳释氧、增汇减排能力,提升滨海地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水平具有实际研究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22994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68611.2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02F1/28 , C02F1/0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生植物蚯蚓粪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水生植物残体和鲜牛粪按照配比混合,边搅拌边破碎水生植物残体,并混合均匀;向水生植物残体与牛粪的混合物中添加蚯蚓,蚯蚓在气温为15‑35℃的林下对水生植物残体与牛粪混合物进行转化,期间混合物的水分维持在65‑75%;35‑45天后,将蚯蚓和蚯蚓粪分离,并将蚯蚓粪晾晒,即获得水生植物蚯蚓粪。水生植物蚯蚓粪分别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吸附水体中的铜和锌,进而达到对水体铜锌复合污染的去除,为水生植物特别是水体生态修复工程用植物残体的处理找到一条生态循环的途径,也可为水体复合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一个生态治理的方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