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12182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201487.X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A61K38/47 , A61K45/00 , A61K31/4375 , A61K31/343 , A61K31/351 , A61K31/215 , A61P3/10 , A61P3/04 , A61P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神经氨酸酶及抑制剂在制备抑制肝脏糖异生的药物中的应用。已知扎那米韦、磷酸奥司他韦为神经氨酸酶的有效抑制剂,黄连碱对神经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也已在申请人先前的专利申请中公开,申请人又发现丹酚酸B在体外可以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为神经氨酸酶的抑制剂;体内试验证明,这几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肝脏中神经氨酸酶活性,进而抑制肝脏糖异生。综上可见,神经氨酸酶及其抑制剂可用于制备抑制肝脏糖异生的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
公开(公告)号:CN107648291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1102207.X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A61K36/25 , A61K31/56 , A61K31/704 , A61P29/00 , A61P3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25 , A61K31/56 , A61K3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常春藤皂苷元及其糖苷在制备抗炎抗氧化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序号1-15的常春藤皂苷元或皂苷在制备抗炎抗氧化的药物中的应用。巴豆油所致的耳肿胀模型是一种筛选抗炎药物的常用方法;SOD是机体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重要酶,MDA是过氧化脂质(LPO)进一步分解产物,它的量常常可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本发明通过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实验和小鼠血清MDA水平、SOD活性检测证明序号1-15的常春藤皂苷元或皂苷具有明显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可以用于制备抗炎抗氧化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483118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20608.8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27/30 , G01N27/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76 , G01N27/305 , G01N27/32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极电极阵列的可视化胆碱传感器,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胆碱氧化酶/碳纳米管/壳聚糖修饰电极、双极电极及微流控芯片技术,利用电化学发光成像来实现胆碱的可视化检测。由于双极电极是一种不需要外部电接触即可在其末端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导电材料,这种特性使其便于进行大量阵列分析,利于大批量生产,从而降低检测成本。采用的电化学发光成像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光路简单等优点,用于胆碱的可视化检测,方法简便、结果直观。
-
公开(公告)号:CN105758966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73699.0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G01N3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2 , G01N2800/323 , G01N280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用于诊断冠心病的代谢标志物群,包括柠苹酸、甲硫氨酸、牛磺酸、苹果酸、苯丙氨酸和亚油酸中的一种或多种。ROC曲线评价方法中,ROC曲线下的面积值AUC在大于0.5的情况下,越接近于1,说明诊断效果越好。AUC在0.5~0.7时有较低准确性,AUC在0.7~0.9时有一定准确性,AUC在0.9以上时有较高准确性。经验证,本发明提供的代谢标志物群中的单个用于诊断区分冠心病患者与冠状动脉正常人或诊断区分冠心病患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时,AUC均在0.7以上;多个联合应用时,AUC比单个更接近于1,诊断效果更好;六个联合应用时,AUC最接近于1,诊断区分效果最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486799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51208.5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代谢标志物,包括磷酸胆碱、棕榈酰乙醇胺、溶血磷脂酰胆碱(16:0)、磷脂酰神经酰胺(d18:1/8:0)、溶血磷脂酰胆碱(18:2)、溶血磷脂酰胆碱(18:1)和磷脂酰肌醇(18:3/0:0)中的一个或多个。单个用于诊断区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冠状动脉正常人时,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7,具有临床诊断意义;联合用于诊断时,随着联合个数的增加,AUC进一步提高,7个全部联合时最高,AUC达0.987,在最佳cutoff值下,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9.1%和98.9%。本发明提供的代谢标志物能准确地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准确性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强。
-
-
公开(公告)号:CN102028689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81610.7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12 , A61K31/4706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淋巴白血病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该复方药物组合物含6-姜烯酚和Salubrinal。6-姜烯酚和Salubrinal组合物可在低剂量配伍时产生6-姜烯酚高剂量下的生物学效应,从而可以大大降低6-姜烯酚的临床使用剂量,减少潜在的毒副作用产生,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指数,具有良好的临床用药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735030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32593.3
申请日:2009-12-08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C07C49/255 , C07C45/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6-姜烯酚的制备方法,即从姜超临界流体萃取物制备有效成分6-姜烯酚(6-shogaol)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转化前将姜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与含乙醇的酸水液混合后加热回流,再分离、精制。原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6-姜烯酚的含量约为2.5%,通过本发明的酸水反应处理后提取物中6-姜烯酚的含量可达20%。
-
公开(公告)号:CN1282872C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410041024.8
申请日:2004-06-18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生物膜与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相互作用测出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包括将中药提取液与生物膜加入到透析袋中透析,同时进行空白对照,用高效色谱法分别检测中药提取液透析过的液体与空白对照液透析过的液体,比较两者指纹图谱的改变,峰面积改变的峰,即是与生物膜有相互作用的成分,运用LC-MS,NMR等技术,获得与膜有相互作用成分的结构信息,该方法快捷,准确,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从中药中筛选有效成分的效率显著提高,并且可以作为中药质量控制的补充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595141A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200410041024.8
申请日:2004-06-18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生物膜与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相互作用测出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包括将中药提取液与生物膜加入到透析袋中透析,同时进行空白对照,用高效色谱法分别检测中药提取液透析过的液体与空白对照液透析过的液体,比较两者指纹图谱的改变,峰面积改变的峰,即是与生物膜有相互作用的成分,运用LC-MS,NMR等技术,获得与膜有相互作用成分的结构信息,该方法快捷,准确,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从中药中筛选有效成分的效率显著提高,并且可以作为中药质量控制的补充手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