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酸废水回流发酵生产柠檬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09697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21671.8

    申请日:2014-07-08

    Abstract: 柠檬酸废水回流发酵生产柠檬酸的方法:(1)淀粉质原料与柠檬酸废水混合均匀,加入高温α-淀粉酶;(2)将混合液经两次喷射,经碘试合格得到液化混液;再将液化混液经过板框压滤得到液化清液;(3)将液化清液与液化混液混合,加入柠檬酸废水进行补水得到种子培养基,进行菌种的种子培养;(4)将液化清液与液化混液混合,加入柠檬酸废水进行补水得到发酵营养液,进行发酵培养;(5)发酵结束后经固液分离除去菌体,经氢钙法或色谱法提取得到柠檬酸,产生的废水回到步骤(1)和步骤(3)、(4),如此循环。本方法发酵稳定且与原工艺技术水平相当,节约了工艺用水和蒸汽用量,节省了污水处理成本,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一种制备分子量窄分布糊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89616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24774.7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分子量窄分布糊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淀粉与水混合均匀,调节pH至5.8~6.0,加入高温α-淀粉酶;置于99℃水浴槽中搅拌均匀,碘试为浅棕色即合格;灭酶;配置成浓度为1.5~10%(w/w)糊精溶液;在糊精溶液中添加乙醇至乙醇20%(v/v),协同添加聚乙二醇与氯化钠,静置,离心,沉淀,洗涤,干燥获得组分1;上清液中,添加乙醇至终浓度为30%(v/v),协同添加聚乙二醇与氯化钠,静置,离心,沉淀,洗涤,干燥获得组分2;重复上述过程,至乙醇浓度为90%(v/v);组分1、2等即为所述各级分子量窄分布糊精。凡提及经有机溶剂逐级或协调聚乙二醇与盐沉淀分离淀粉或糊精方法,均适用本发明技术。

    糊精分子量特征在检测淀粉液化效果上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862375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0324346.1

    申请日:2015-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40

    Abstract: 糊精分子量特征在检测淀粉液化效果上的应用,具体步骤如下:(1)在待测淀粉液化液中分离制备不同分子量分布的糊精组分;(2)以步骤(1)制备的糊精组分为底物,进行糖化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比较不同分子量糊精组分的Km值,以亲和力最高即Km值最小的底物分子量特征为评价指标,评价淀粉质原料液化效果。本发明考察糖化酶催化特性与糊精结构的关系,能够全面科学表征淀粉液化程度,实现淀粉质原料液化过程精细化控制;改善淀粉液化质量,进而提高糖化效率,提升以淀粉质为原料的粗料发酵模式,同时有助于带动淀粉深加工产业;凡提及基于糊精分子量特征评价液化效果的方法,均适用本发明技术。

    糊精分子量特征在检测淀粉液化效果上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862375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324346.1

    申请日:2015-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40

    Abstract: 糊精分子量特征在检测淀粉液化效果上的应用,具体步骤如下:(1)在待测淀粉液化液中分离制备不同分子量分布的糊精组分;(2)以步骤(1)制备的糊精组分为底物,进行糖化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比较不同分子量糊精组分的Km值,以亲和力最高即Km值最小的底物分子量特征为评价指标,评价淀粉质原料液化效果。本发明考察糖化酶催化特性与糊精结构的关系,能够全面科学表征淀粉液化程度,实现淀粉质原料液化过程精细化控制;改善淀粉液化质量,进而提高糖化效率,提升以淀粉质为原料的粗料发酵模式,同时有助于带动淀粉深加工产业;凡提及基于糊精分子量特征评价液化效果的方法,均适用本发明技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