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17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21692.9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水流泄槽变坡过渡结构与设计方法,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光面缓坡段、缓陡坡过渡段、台阶陡坡段以及泄槽边墙,其中,光面缓坡段,位于泄槽上游侧;缓陡坡过渡段由预定个尺寸渐变的矩形台阶组成,矩形台阶外拐点相连拟合曲线的曲率依据水流流线轨迹渐变,布设于光面缓坡段下游侧;台阶陡坡段,布设于缓陡坡过渡段的下游侧;泄槽边墙,对称布置在泄槽两侧。本发明实现了逐级分层整流消能,有效增强泄槽变坡部位的高速水流衔接的平稳性,避免泄槽底板水流脱壁分离和形成底板负压,适应光面缓坡与台阶陡坡底板过渡衔接,可实现高速水流消能和流态整治的双重目标,为解决高速水流变坡泄槽衔接体型设计提供了技术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4073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37841.2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上游水电有限公司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落尾段泄槽底板衔接的组合式跌坎体型及掺气方法,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缓坡泄槽、跌坎、平缓坡、通气井和陡坡泄槽。其中,缓坡泄槽位于上游端,跌坎坡度介于缓、陡坡泄槽之间,减小过坎水舌下缘末端切线与陡坡泄槽坡面形成的入射角。跌坎的末端具有一个垂直向下的垂线结构,水流经过跌坎后呈抛物线曲线落入陡坡泄槽而下。平缓坡设置在跌坎末端,高程与跌坎底部高程一致,通气井布置于跌坎后和平缓坡上,连通跌坎后空腔和外部大气。陡坡泄槽顶端与平缓坡末端连接。本发明提出了跌坎组合式掺气坎,应用于缓陡坡泄槽高速水流过渡和掺气,解决了泄洪洞龙落尾段缓陡坡泄槽掺气难、流态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74655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301912.3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雨水利用时空动态调配模拟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查找城市区域中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覆盖范围,并将流域GIS地图划分为城内雨水收集利用区域和域外雨水收集排放区域;构建流域水文水动力模拟模型并计算获得城内雨水收集利用区域和域外雨水收集排放区域的水文数据,计算各个措施的有效深度和区域雨水利用比值;构建城市区域雨水收集利用拓扑系统和城市水平衡干旱胁迫模型,以城市降雨数据和水文数据作为输入数据,计算并获得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模拟数据;判断模拟数据是否大于阈值,若大于,按照预定比例将雨水从城内雨水收集利用区域调整至域外雨水收集排放区域。本发明提高了雨水利用率,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3751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300433.X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30/1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河湖水系连通联合调度和水质安全保障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研究区域的基础数据,构建基础数据集,基于所述河湖水系连通格局数据,构建研究区域分块的拓扑有向图;构建区域河湖水量水质模型并求解,得到水量水质数据;建水质安全保障情景集并进行模拟,获得各情境下的工程模拟数据;构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群联合调度的多属性决策函数和约束条件,求解多属性决策函数,获得各个控制工程的相对最佳运行参数;基于已构建的水质安全保障情景集,运用多属性决策函数,综合考虑各个目标,确定区域水质安全保障方案集合。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场景快速给出各个场景下的安全保障参数,形成截、导、滞、净、控的方案参数集合。
-
公开(公告)号:CN11822345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15104.2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上游水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底坡泄槽掺气坎的通气保护装置,包括沿水流方向依序设置的:上游泄槽底板、挑坎、集水底板、落水底板和下游泄槽底板,以及设置在挑坎后的阻流墩和防浪结构,阻流墩与挑坎之间形成有通气通道,通气通道底部设置有集水底板,通气通道与通气井联通。本发明在现有传统掺气坎基础上,增加阻流墩、落水底板及排水管道,以“双保险”的布置形式最大程度地避免通气孔的堵塞,保障通气效果,增大掺气坎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74376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99478.X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9537 , G06F16/29 , G06F16/2458 , G06F30/18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水电生态影响监测评估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研究区域的水系分布拓扑图,采用图神经网络计算小水电站对水系连通性的影响数值,基于遥感反演图和水系各站点长序列数据分析水系分布拓扑图中各个小水电站节点的减脱水河段数量及时空分布;统计分析水系中不同水情期各河流的水文分布特征及变化过程;筛选小水电站开发响应敏感的监测指标;构建小水电站生态影响评估方法集合;采用研究数据对小水电站生态水动力模型进行率定;最后采用小水电站生态影响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给出决策结果。本发明通过对小水电的水系连通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小水电开发与运行方式对河流水文与生态的影响机制,提高了监测评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743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299478.X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9537 , G06F16/29 , G06F16/2458 , G06F30/18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水电生态影响监测评估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研究区域的水系分布拓扑图,采用图神经网络计算小水电站对水系连通性的影响数值,基于遥感反演图和水系各站点长序列数据分析水系分布拓扑图中各个小水电站节点的减脱水河段数量及时空分布;统计分析水系中不同水情期各河流的水文分布特征及变化过程;筛选小水电站开发响应敏感的监测指标;构建小水电站生态影响评估方法集合;采用研究数据对小水电站生态水动力模型进行率定;最后采用小水电站生态影响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给出决策结果。本发明通过对小水电的水系连通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小水电开发与运行方式对河流水文与生态的影响机制,提高了监测评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22044119U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20750088.8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上游水电有限公司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龙落尾段泄槽底板衔接的组合式跌坎体型,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缓坡泄槽、跌坎、平缓坡、通气井和陡坡泄槽。其中,缓坡泄槽位于上游端,跌坎坡度介于缓、陡坡泄槽之间,减小过坎水舌下缘末端切线与陡坡泄槽坡面形成的入射角。跌坎的末端具有一个垂直向下的垂线结构,水流经过跌坎后呈抛物线曲线落入陡坡泄槽而下。平缓坡设置在跌坎末端,高程与跌坎底部高程一致,通气井布置于跌坎后和平缓坡上,连通跌坎后空腔和外部大气。陡坡泄槽顶端与平缓坡末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跌坎组合式掺气坎,应用于缓陡坡泄槽高速水流过渡和掺气,解决了泄洪洞龙落尾段缓陡坡泄槽掺气难、流态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855453U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20707393.9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上游水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底坡泄槽掺气坎的通气保护装置,包括沿水流方向依序设置的:上游泄槽底板、挑坎、集水底板、落水底板和下游泄槽底板,以及设置在挑坎后的阻流墩和防浪结构,阻流墩与挑坎之间形成有通气通道,通气通道底部设置有集水底板,通气通道与通气井联通。本实用新型在现有传统掺气坎基础上,增加阻流墩、落水底板及排水管道,以“双保险”的布置形式最大程度地避免通气孔的堵塞,保障通气效果,增大掺气坎的利用效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