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10472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50093.6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包括相互串联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池和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池,其中: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池设置于系统的进水端,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池设置于系统的出水端,该系统还包括一个配水箱,配水箱内设置导流墙,该配水箱位于系统的进水端,其出水口与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池的进水管连通;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池中的填料由下至上依次为粗粒径填料层、中粒径填料层和细粒径填料层;所述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池设有排水口,该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池中的填料由左至右依次为粗料层、中料层和粗料层,在此三种填料层的上方还设有一层细料层。本发明所述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总磷去除效果较好,且出水的pH值碱性低,约为7~9。

    一种节能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570396U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22319029.7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由自控气提式节能大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和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组成,自控气提式节能大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处理池,其内部被分隔成Ⅰ、Ⅱ、Ⅲ和Ⅳ反应区,各反应区中相邻两个区之间有通水孔;在Ⅰ、Ⅱ反应区中有生物填料;Ⅲ反应区被分隔成气提区、主反应区和次反应区,气提区与主反应区以第一横向通道连通,气提区和次反应区以第二横向通道连通,主反应区和次反应区以纵向通道连通;主反应区中有曝气管,气提区中有气提管,它们均与供气设备连通;Ⅳ反应区中有污泥管,污泥管导通至Ⅰ、Ⅱ反应区且导通路径上设有阀门;在Ⅳ反应区和次反应区之间有连通管。污水经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处理后出水水质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多功能智能垃圾桶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45286U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621366428.9

    申请日:2016-1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垃圾桶,包括垃圾桶体和安装于垃圾桶体上的控制系统,垃圾桶体上设有垃圾盖,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用于收集金属垃圾的内桶,在垃圾桶体的底部设有一可拆装的空腔;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电源模块以及均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的红外线传感器、金属传感器,第一驱动装置接收中央处理器发来的控制信号、并对应控制活动盖的开合,第二驱动装置接收中央处理器发来的控制信号、并对应控制内桶盖的开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金属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并具有清洁功能,具有结构简单、智能化程度高、实用性强的特点。

    一种养殖水零排放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173516U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20422622.3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殖水零排放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和清理单元;处理箱:其内部左侧设有隔板一,处理箱的内部中间设有隔板二,隔板二的下表面与处理箱的底壁存在缝隙,处理箱的内部右侧设有隔板三,处理箱的左侧壁与隔板一之间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左右侧面均设有过滤网,转盘右端的支撑管延伸出隔板二的右侧面,处理箱的前侧面通过支撑座设有鼓风机,处理箱底壁的右侧设有曝气管,曝气管均与鼓风机的出气管连通;清理单元:设置于处理箱和隔板一组成整体的上表面,清理单元的下端与转盘的外弧面固定连接,过滤网均与清理单元配合设置,该养殖水零排放处理装置,可以自动对过滤网进行清理,使用简单方便。

    一种适用于乡镇的人工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486998U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20440254.6

    申请日:2013-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乡镇的人工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在污水处理池的底部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上方设有布水管,该布水管与污水处理池的进水管连接,在布水管与污水处理池的顶部之间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在第二过滤层中设有曝气管,该曝气管的另一端伸出污水处理池与风机连接;环绕污水处理池的外周壁设有一排水池,该排水池与污水处理池的进水管之间通过回流管连通,在排水池上还设有排水管。与现有生态系统相比,无需对基质进行翻晒,无需反冲洗。此外由于回流管的增加,使得系统进水得到稀释,减轻冲击负荷带来的危害。

    一种自控气提式节能大循环污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419918U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22318484.5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控气提式节能大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处理池,其内部被隔离物分隔成Ⅰ、Ⅱ、Ⅲ和Ⅳ反应区,在各反应区中相邻两个区之间设有通水孔;在Ⅰ、Ⅱ反应区中设有生物填料;Ⅲ反应区被隔离物分隔成气提区、主反应区和次反应区,其中气提区与主反应区以第一横向通道连通,气提区和次反应区以第二横向通道连通,主反应区和次反应区以纵向通道连通;主反应区中设有曝气管,气提区中设有气提管,它们均与供气设备连通;Ⅳ反应区中设有污泥管,污泥管导通至Ⅰ、Ⅱ反应区且导通路径上分别设置有阀门;在Ⅳ反应区和次反应区之间设有连通管。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通过气提方式实现水和污泥大循环,出水水质高且无需专人值守。(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适用于生活垃圾资源化的一体化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635578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20383394.8

    申请日:2016-04-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生活垃圾资源化的一体化处理系统,包括垃圾粉碎浆化机和发酵处理池,该发酵处理池分成一个设备安装室和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和第三反应室,在第一反应室中设置有第一进水管、第一三相分离器以及与第一进水管连通的第一布水管;在第二反应室中设置有第二进水管、第二三相分离器以及与第二进水管连通的第二布水管;在第三反应室中设置有第三进水管和与第三进水管连通的第三布水管,在第三反应室上还设置有出水管,该出水管上设有将出水引入垃圾粉碎浆化机的回流管;在各反应室的顶部均开设有沼气收集孔,各反应室共用一根排泥管进行排泥;所述垃圾粉碎浆化机安装于设备安装室,其出口与第一反应室的第一进水管连通。

    一种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866150U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20181307.1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包括相互串联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池和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池,其中: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池设置于系统的进水端,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池设置于系统的出水端,该系统还包括一个配水箱,配水箱内设置导流墙,该配水箱位于系统的进水端,其出水口与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池的进水管连通;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池中的填料由下至上依次为粗粒径填料层、中粒径填料层和细粒径填料层;所述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池设有排水口,该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池中的填料由左至右依次为粗料层、中料层和粗料层,在此三种填料层的上方还设有一层细料层。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的总磷去除效果较好,且出水的pH值碱性低,约为7~9。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