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22943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801517.0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长头卡车发动机罩的疲劳耐久性分析方法,包括:建立发动机罩有限元模型;截取前半车架,对前半车架进行柔性化处理后与发动机罩装配搭建车架‑发动机罩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试验场实测的响应信号,利用迭代反求策略获取试验场车架等效位移,并根据等效位移驱动动力学模型得到发动机罩的疲劳载荷谱;结合发动机罩材料属性、单位载荷应力场分布结果,应用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对发动机罩进行疲劳仿真分析。本发明将发动机罩疲劳仿真分析与用户道路使用场景相关联性,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精准再现发动机罩结构疲劳寿命的缺点,同时也有效缩短企业开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14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601779.9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碰撞性能优化的商用车驾驶室白车身轻量化方法,该方法以商用车驾驶室为优化对象,考虑基于正面碰撞工况下,首先采用结构灵敏度分析的方法识别车身在碰撞条件下的关键结构,再综合Isight软件中的贡献度分析筛选变量,以驾驶室的仪表板、转向管柱、方向盘侵入量等碰撞性能指标作为优化设计的非线性响应,最后利用近似模型进行优化求解。该方法优化效果好,且同时考虑了车身碰撞安全性与轻量化要求,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可推广性强。经测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优化前相比,驾驶室质量减轻了13.8kg,仪表板、转向管柱、方向盘的侵入量基本不变,优化后的车身数据均满足碰撞法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72294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0801517.0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长头卡车发动机罩的疲劳耐久性分析方法,包括:建立发动机罩有限元模型;截取前半车架,对前半车架进行柔性化处理后与发动机罩装配搭建车架‑发动机罩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试验场实测的响应信号,利用迭代反求策略获取试验场车架等效位移,并根据等效位移驱动动力学模型得到发动机罩的疲劳载荷谱;结合发动机罩材料属性、单位载荷应力场分布结果,应用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对发动机罩进行疲劳仿真分析。本发明将发动机罩疲劳仿真分析与用户道路使用场景相关联性,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精准再现发动机罩结构疲劳寿命的缺点,同时也有效缩短企业开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94691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12088.X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驾驶室结构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在SFE‑Concept中建立驾驶室隐式参数化模型,利用OptiStruct求解器对驾驶室模型质量、扭转刚度、弯曲刚度、一阶扭转模态频率、一阶弯曲模态频率进行分析;其次结合HyperMesh重新划分驾驶室结构,以弹性模量为设计变量进行驾驶室结构灵敏度分析;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在试验设计之前筛选出厚度、截面变量;最后构建径向基‑响应面混合近似模型,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驾驶室结构优化。该方法能解决驾驶室结构优化时间长、变量筛选客观性差的问题。经过仿真,在弯扭刚度、一阶扭转模态频率基本不变的条件下,驾驶室质量下降24.5kg,减轻了8.0%,一阶弯曲模态频率提升了13.9%,驾驶室结构优化效果较佳。
-
公开(公告)号:CN113901585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84420.6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车驾驶室的轻量化优化方法,采用SFE‑Concept、HyperMesh、Isight、Optistruct、Ls‑Dyna联合仿真优化方法,以汽车轻量化为主,兼顾汽车被动安全性,完成驾驶室白车身多学科轻量化优化设计。以车身质量最小、弯扭刚度最大为目标,以驾驶室低阶弯扭模态频率、侵入量为约束,板件厚度为设计变量,通过重新调整板厚使各个关键变量实现最优组合。与优化前相比:驾驶室车身质量减轻了24.3kg,轻量化率达7.93%,一阶弯曲模态频率提升10.54%,弯扭刚度、一阶扭转模态频率基本不变,优化后驾驶员最小生存空间均大于0,满足碰撞法规要求。该优化方法在保证驾驶室静‑动态性能的同时完成了轻量化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23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1069225.9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F111/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梁截面的商用车驾驶室多目标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SFE‑Concept软件建立了商用车驾驶室隐式参数化模型,相较于传统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能够快速完成任意方案的修改且修改后依旧保持良好的拓扑关系,也可在调整后快速生成满足拓扑关系的高质量网格。针对试验设计运行时间过长的问题,该方法优化了整体流程,提出结合HyperMorph进行灵敏度分析、相对灵敏度分析,在试验设计之前筛选出关键变量,大大减少试验设计运行时间,提升优化效率。针对普通近似模型拟合精度较低的问题,构建了响应面‑径向基混合近似模型,提升了拟合精度,使得五个指标的相关系数值都在0.9以上,达到精度要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