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物对绿藻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影响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387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15512.9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物对绿藻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影响的测定方法。利用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评价典型污染物唑类杀菌剂(克霉唑)对绿藻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的的影响。根据在唑类杀菌剂农药作用下对单一绿藻细胞的DCF荧光强度,评价污染物对绿藻细胞内活性氧产生的影响。该方法对绿藻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的变化的检测结果更精确,克服了污染物在不同浓度暴露下导致细胞数量变化从而使荧光强度测量不准确的问题。DCF的荧光强度与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成正比,能够更直观的反映污染物在某个浓度下对的细胞内的活性氧含量的影响。本方法测试简便快速,检测系统本底低,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一种基于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鱼鳃钾离子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771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389921.7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鱼鳃钾离子流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食蚊鱼鱼鳃钾离子的外排情况,可检测污染物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溶液暴露前后鱼鳃钾离子的外排情况变化,检测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处理后的鱼鳃钾离子加速外排,鱼鳃钾离子流速的变化对污染物(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具有指示作用。本发明能够检测鱼鳃钾离子的外排速度,具有检测时间短,准确性高,简单可靠等优点,能有效指示环境污染物对鱼类的毒害与影响,为环境监测和毒理研究提供了直接实时快速的检测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活体检测小型鱼类表皮细胞钾离子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770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389910.9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体检测小型鱼类表皮细胞钾离子流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非损伤微测技术测定鱼体表皮细胞的钾离子流,钾离子流速均为负值,鱼体表皮中钾离子表现为内流。该方法能够实现小型鱼类鱼体表皮细胞钾离子流的检测,具有活体检测,不损伤鱼体,快速,耗时短,准确性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活体检测小型鱼类表皮细胞钾离子信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一种应用青海弧菌Q67测试磺胺类抗生素生物毒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459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87048.4

    申请日:2019-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青海弧菌Q67测试磺胺类抗生素生物毒性的方法。以磺胺类抗生素为研究对象,以青海弧菌Q67为测试生物,96孔微孔板为载体;通过96孔微孔板分析方法,采用微孔板分光光度计来检测其发光强度;根据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发光强度来计算发光抑制率,从而判断磺胺类抗生素的生物毒性。本发明方法利用微板法对磺胺类抗生素的毒性进行检测分析,通过计算发光菌的发光抑制率,再利用基于Matlab自编的Logit函数拟合计算出的EC50值的负对数pEC50,以pEC50值判断磺胺类抗生素的综合毒性大小,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重现性好,能够广泛适用于测试环境中实际残留的磺胺类抗生素的毒性。

    一种自然湿地净化水体缓冲保护系统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3421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83158.9

    申请日:2022-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湿地净化水体缓冲保护系统的构建方法,其通过依据选址要求,确定该系统设于自然湿地的沿岸,在自然湿地的一侧挖掘植物沟渠主体,在沟渠远离自然湿地的一侧挖掘暗渠,并修建缓冲带,使植物沟渠主体、暗渠和缓冲带相互配合形成缓冲保护系统;当污水进入植物沟渠主体后被统一收集,且经过挺水植物和铁丝网的初步拦截过滤作用去除体积较大的悬浮物,处理后的水进入缓冲带中,水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后排入到自然湿地中;并且暗渠也可以收集自然湿地周围流向不规律、不集中的污染水体,水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后排入到自然湿地中,从而可进一步实现提高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保护自然湿地,有效缓解自然湿地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一种复合式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8506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646777.5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式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系统、人工湿地、厌氧反应装置、气体分离装置和出水系统,进水系统用于将水体引入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用于对水体进行一次处理;厌氧反应装置与人工湿地连接,用于对湿地处理后的水体进行二次处理;气体分离装置能够将厌氧反应产生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分离出来,并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人工湿地;出水系统与厌氧反应装置连接,用于将厌氧反应产生的废水排出。本发明通过将人工湿地与用于污水处理的厌氧反应装置有机结合,可在深度处理污水的同时,提高污水利用率,实现污水再利用化,能够针对有机浓度高、大颗粒较少的废水,一般用于二、三级废水处理,实用性强。

    一种基于浓度加和模型的重金属复合污染风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6187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54601.7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浓度加和模型的重金属复合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对已有的重金属对不同营养级生物毒性数据进行拟合,构建物种敏感度(SSD)曲线模型,根据曲线模型得出5%有害浓度(HC5),根据浓度加和模型计算混合物风险商。重金属之间存在联合作用(可分为协同作用、加和作用、独立作用和拮抗作用),该方法利用重金属对不同营养级生物的毒性建模,利用传统浓度加和模型计算混合物风险熵,克服以往方法只能评价单一重金属风险的弊端,能够准确评估重金属混合物在现实环境中的生态风险。本方法操作起来简便快捷,评估成本低,评估结果准确。

    一种复合式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85068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646777.5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式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系统、人工湿地、厌氧反应装置、气体分离装置和出水系统,进水系统用于将水体引入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用于对水体进行一次处理;厌氧反应装置与人工湿地连接,用于对湿地处理后的水体进行二次处理;气体分离装置能够将厌氧反应产生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分离出来,并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人工湿地;出水系统与厌氧反应装置连接,用于将厌氧反应产生的废水排出。本发明通过将人工湿地与用于污水处理的厌氧反应装置有机结合,可在深度处理污水的同时,提高污水利用率,实现污水再利用化,能够针对有机浓度高、大颗粒较少的废水,一般用于二、三级废水处理,实用性强。

    一种适用于岩溶区农业残余有机农药去除的人工湿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5665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89025.7

    申请日:2020-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岩溶区农业残余有机农药去除的人工湿地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人工湿地系统,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卵石层、土壤层和植物层;所述人工湿地系统的顶端设置进水口,所述人工湿地系统的底部设置出水收集系统;所述出水收集系统包括若干直径0.5~2cm的穿孔管和集水干管;所述穿孔管表面包裹滤网;所述集水干管的出水口设置于所述人工湿地系统的外部;所述植物层种植菖蒲、美人蕉、再力花和狭叶香蒲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卵石层和土壤层的厚度比为1:(1.5~2.5)。本发明提供的人工湿地系统对岩溶水文地质条件适应性强,对持续性有机农药具有良好的富集和植物吸收降解作用。

    一种应用斜生栅藻测试微塑料生物毒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296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882823.7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斜生栅藻测试微塑料生物毒性的方法。以塑料微球为研究对象,以斜生栅藻为测试生物,以96孔透明微孔板为载体,通过96孔微孔板加样分析方法,采用多功能酶标仪分别测试加样0h和96h后在681nm处斜生栅藻的吸光值,利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吸光值来计算斜生栅藻的生长抑制率,利用基于Matlab自编的Weibull函数和Logit函数拟合计算出EC50值,其负对数pEC50,以pEC50为毒性指标判断塑料微球的毒性大小。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重现性好,能够广泛适用于测试微塑料的生物毒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