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9486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416994.6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CN) , 桂林理工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皮克林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沥青、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通过氧化石墨烯的两亲性,使氧化石墨烯分散于沥青与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的水/油界面上,形成稳定的核壳结构皮克林乳液。此外,由于石墨烯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对于沥青具有一定的补强作用,本发明所制备的沥青皮克林乳液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以及力学性能。本发明制备的沥青皮克林乳液中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性好,不易团聚,所得沥青皮克林乳液稳定性好,可替代传统小分子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降低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在建筑工程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768976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701530.4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吡咯/银/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中依次加入吡咯和硝酸银溶液进行混合,将得到的混合液置于紫外光照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得到聚吡咯/银/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利用银对聚吡咯掺杂,有效提高聚吡咯电化学性能;氧化石墨烯的引入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有效提高聚吡咯和银的产率,同时在长时间循环中提供结构支撑的作用,防止聚吡咯结构塌陷导致的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750286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611084893.8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松香皂制备水分散性聚吡咯导电纳米粒子的方法。将1~4质量份的氧化剂过硫酸铵溶解在100~2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1~20质量份的松香皂并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1质量份的吡咯单体并于0~25℃下搅拌反应5~10小时,使吡咯发生氧化聚合,然后抽滤,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所得滤饼在40℃下进行真空干燥,最后粉碎制得黑色粉末,即为水分散性聚吡咯导电纳米粒子;所述松香皂为松香酸钠或松香酸钾。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合成时间短,原料廉价易得,且制得的聚吡咯导电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大,反应转化率高,电导率高,且具有水分散性,能够用于防腐涂料、电磁屏蔽、电极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34633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53184.7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玻璃纤维织物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一定浓度单宁酸水溶液A,并通过搅拌使其完全溶解,S2、将玻璃纤维织物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后烘干得到织物A,S3、将织物A浸泡于溶液A中,随后烘干得到织物B,S4、将织物B转移至管式炉中在保护气体下800-1000℃碳化1-3h,优选在800℃下碳化2h,本发明涉及电能储能技术领域。该碳/玻璃纤维织物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碳材料直接包覆在非导电织物表面,形成导电网络结构,制备的织物电极结构完整,表面活性物质比表面积大,利用率高,极大的提升了电容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602110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63341.2
申请日:2016-01-3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8L23/12 , C08L1/04 , C08K3/26 , C08B15/00 , C08G65/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12 , C08B15/00 , C08G65/3322 , C08L1/04 , C08K2003/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脂酸酯超支化聚醚接枝剑麻微晶的制备方法。称量剑麻微晶、四氢呋喃及甲醇钾,依次加入三口烧瓶中,N2保护下升温反应1 h,再加入二氧六环和缩水甘油,加热升温反应24~26h后,加入甲醇终止反应,倒入有机溶剂中沉淀,过滤,真空干燥24h,得端羟基超支化聚醚接枝剑麻微晶;称取端羟基超支化聚醚接枝剑麻微晶、硬脂酸和催化剂加入三口烧瓶中在N2保护下加热搅拌回流反应11~13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倒入装有有机溶剂的烧杯中沉淀分离,过滤,真空干燥,即制得硬脂酸酯超支化聚醚接枝剑麻微晶。本发明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环境污染小,制备步骤简单,便于规模化生产,所制产物能够有效增韧改性木塑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667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66057.6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8L1/10 , C08L79/04 , C08L79/02 , C08L65/00 , C08J5/18 , H01B1/12 , C08G73/06 , C08G73/02 , C08G6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导电膜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导电膜,包括聚合物膜和分散于所述聚合物膜中的松香酯化纤维素,所述松香酯化纤维素包括纤维素和接枝在所述纤维素上的松香;所述聚合物膜中的聚合物为聚吡咯、聚苯胺和聚噻吩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选用的聚合物具有高比容量、较高的导电性、良好的环境稳定性、低成本、易于合成等优点,松香酯化纤维素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并且聚吡咯能与松香酯化纤维素以氢键连接,从而形成多层次交联的网络结构,形成导电通路。因此,二者复合形成的导电复合膜机械性能优异,比表面积大,且高电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622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57498.2
申请日:2024-05-2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无铅接触三明治结构防辐射手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钨酸铅与钨酸铋分别与NF、聚丙烯酸和聚乙烯醇球磨分散,得到对应分散液;将丁腈胶乳、氯丁胶乳和天然胶乳混合并与酪素、助剂得到混合胶乳;将上述的钨酸铅混合液与钨酸铋混合液分别与混合胶乳混合得到钨酸铅混合料与钨酸铋混合料;将利用手模多次浸渍法依次浸渍混合胶乳、钨酸铅混合料、钨酸铋混合料和混合胶乳,烘干,硫化,脱模,得到所述无铅接触“三明治”结构防辐射手套。利用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无铅接触“三明治”结构防辐射手套具有较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舒适性,不仅可以满足使用者所需的屏蔽核辐射功能,也可以满足人们对无铅接触防辐射手套的穿戴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53033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201356.6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基碳/二氧化锰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能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绿色、高效的激光诱导碳化。以沥青作为碳源,混合二氧化锰粉末,通过半导体蓝紫激光器作为激光光源对沥青进行碳化,使得沥青在激光光热的作用下碳、硫等元素被氧化成气体释放,形成具有三维导电网络互联的多孔结构碳,同时与穿插在其中的二氧化锰纳米片形成协同效应,获得无粘结剂的自支撑电极材料,有效提升了复合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降低了电极制备成本,简化了电极制备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28539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69496.5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基功能化石墨烯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沥青改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氨基功能化石墨烯改性沥青,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制备原料:基质沥青120~140份;改性剂5~10份;相容剂4~7份;所述改性剂包括氨基功能化石墨烯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其中氨基功能化石墨烯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1~4)。本发明的改性剂主要为氨基功能化石墨烯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加入后氨基功能化石墨烯与沥青的大分子链产生交联,从而提高沥青的强度和韧性,而且氨基功能化石墨烯是一种疏水材料,当氨基功能化石墨烯和沥青共混后,氨基功能化石墨烯的疏水特性可以提高沥青的疏水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53033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201356.6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基碳/二氧化锰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能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绿色、高效的激光诱导碳化。以沥青作为碳源,混合二氧化锰粉末,通过半导体蓝紫激光器作为激光光源对沥青进行碳化,使得沥青在激光光热的作用下碳、硫等元素被氧化成气体释放,形成具有三维导电网络互联的多孔结构碳,同时与穿插在其中的二氧化锰纳米片形成协同效应,获得无粘结剂的自支撑电极材料,有效提升了复合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降低了电极制备成本,简化了电极制备流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