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件偏差测量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85068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48962.2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构件偏差测量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存储介质,属于构件检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待测主拱肋钢管构件进行扫描得到原始点云数据;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点云数据;对滤波后点云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得到视点特征直方图特征描述子和目标特征点;根据视点特征直方图特征描述子对目标特征点进行配准分析得到目标点云数据;通过构件参考模型对目标点云数据进行偏差测量得到构件偏差测量结果。本发明提高了配准的稳定性及精度,有效地规避了潜在危险施工区域作业的风险,确保了施工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避免造成任何的干扰,保障了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

    一种光纤光栅空间倾角传感器及其测量空间倾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637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29700.0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一种光纤光栅空间倾角传感器及其测量空间倾角方法,传感器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球铰单元,球铰单元包括球头座、万向球头、连接杆和质量块,球头座与外壳固定连接,该球头座设有球形内腔;万向球头与球形内腔间隙配合;万向球头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还与质量块连接,质量块的外径小于外壳的内径。方法是首先对传感器进行固定方向的倾角标定,分级记录第一参量λ1‑λ2和第二参量λ3‑λ4的数据,并线性拟合得到前后方向波长差与倾角的关系曲线、左右方向波长差与倾角的关系曲线;然后分别进行倾斜方向的判定。本发明能实现一个传感器可测量空间倾角,其长期监测抗蠕变的稳定性高,可判定结构最大倾斜方向,现场安装难度小,易于推广应用。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组合式挤压锚具及其挤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7351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60858.5

    申请日:2022-09-22

    Abstract: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组合式挤压锚具及其挤压方法,涉及一种挤压锚具及挤压方法,挤压锚具包括多个串联锚固在单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上的挤压套,各挤压套紧密贴合在一起。挤压套内孔设有内螺纹或涂抹金刚砂、胶粘剂;越靠近自由端的挤压套挤压前外径越大,越靠近受荷端的挤压套挤压前外径越小。挤压方法是先安装挤压装置,再将单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穿过挤压模的中心孔,将多个挤压套涂抹润滑剂后串联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端部,最后将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穿入顶压头,操作千斤顶对多个串联的挤压套实施挤压锚固。本发明可减少挤压套受挤压后的弯曲变形,减少筋材损伤,实现较长的挤压锚固段,锚固可靠,可满足纤维材料筋的锚固及使用要求。

    半组合式压力环传感器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523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48847.X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一种半组合式压力环传感器及其设计方法,涉及一种传感器及其设计方法,传感器包括上压板、承压圈、下压板、外套筒;外套筒安装在下压板上,承压圈位于外套筒内,两端分别与上、下压板连接;承压圈上设有n道分割缝,将承压圈均匀分布成n个承压区,每个承压区的横截形状和面积相同,每个承压区均设有工作槽和测点槽Ⅰ;测点槽Ⅰ位于工作槽底部中线上,测点槽Ⅰ内设有测点。方法是分别计算承压圈的最小承压面积、最小外径、最小高度;再分别设计上压板、下压板、外套筒和温补柱,得出传感器的最小外径和最小高度。本发明具有精度高、抗偏载性能好、适用于狭小空间安装、抗环境振动性能优、耐久性好、批量化生产效率高的特点,易于推广应用。

    一种吸音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470790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10257408.2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音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吸音陶粒具有轻质、高强、孔径小且均匀、成本低等特点,堆积密度为600~1100kg/m3,圆度和球度均≥0.8,筒压强度为5~10MPa,孔隙率>40%,平均孔径为0.1~500μm,显孔率为5~65%,1h吸水率为5~35%。本发明的吸音陶粒中,90%以上的原料为工业固废或建筑固废,制备成本低,本发明的吸音陶粒吸音性能优异,可制作高性能陶粒吸音板或轻骨料高性能混凝土,为工业固废和建筑废料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一种基于振动信号和循环神经网络的斜拉索索力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863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38031.X

    申请日:2021-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信号和循环神经网络的斜拉索索力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持续采集斜拉索的振动信号,每当缓冲4096个振动数据,对4096个索力值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线性归一化方法);将归一化处理后的4096个缓冲数据输入到训练后的循环神经网络中,循环神经网络经过计算后,给出索力值;循环神经网络具有1层输入层,1层全连接输出层和3层隐藏层(LSTM和Dropout);通过持续更新缓冲的4096个振动数据,实现斜拉索索力的持续更新计算。本发明方法以端到端的方式实现索力识别,避免了振动频域法的各阶基频识别和索力计算简化,可以给出更为准确的索力值,适用于实际工程的斜拉索索力的在线识别。

    智慧缠包带及其制作、使用方法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9918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02360.5

    申请日:2021-01-04

    Abstract: 一种智慧缠包带及其制作、使用方法,涉及一种缠包带及其制作、使用方法;智慧缠包带是在缠包带本体中嵌入有光纤,该光纤表面上涂覆或挤包有光纤保护层,且在缠包带本体的内表面涂覆有环氧树脂层。制作方法包括步骤:A、选择光纤,B、涂覆或挤包光纤保护层,C、挤包pvf塑料带成形,D、涂覆环氧树脂涂层和防火隔热涂层。使用方法包括步骤:S1、缠包,S2、检测,S3、连接光纤光栅传感器。本发明通过在缠包带本体中嵌入有光纤,且在缠包带本体的内表面涂覆有环氧树脂层,能提高缠包带对拉索的附着力,使光纤能准确检测出缠包带及拉索的受力变形情况,具有综合性能好、节省材料、性价比高、保险功能良好等特点,易于推广使用。

    自感知钢筋的封装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8699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076268.6

    申请日:2019-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感知钢筋引出线的保护装置,包括受拉钢筋、引出线、封装构件、光纤光栅引出线保护管。该封装构件通过旋紧螺钉固定在自感知钢筋上,封装构件留有与光纤光栅埋入槽同方向的切口,光纤光栅引出线通过切口弯曲进入封装构件上的引出孔并以任意角度引出,并且引出孔内设有凹槽,使光纤保护管卡入此凹槽。本发明一种内嵌光纤光栅的自感知钢筋的封装构件可以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决定安装位置并满足准确卡位的要求,有效的弥补光线材料脆性大、抗剪能力低、易折损等缺点,有效的保护光纤引出线,有效的提高了光栅光纤的存活率。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方柱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2577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611066677.0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方柱施工方法。预制模数化的制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垫块(角部弧度块、普通矩形块和锚具侧矩形块),在其表面均匀涂刷环氧胶层形成光滑表面,减少CFRP布的预应力摩擦损失;将其粘贴到被加固RC方柱表面以形成弧角;将自锁式锚具嵌在RPC垫块与被加固RC方柱表面形成的凹槽中,张拉预应力后用RPC封锚;包裹前对碳纤维布表面贴透明胶带处理,防止边缘脱丝;碳纤维布张拉完成后,在其表面涂一层环氧胶,提高其整体受力性能。本发明方法施工步骤清晰、简单、实用,避免打磨弧角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大量粉尘,避免打磨对被加固RC方柱造成损伤,实现预应力FRP快速加固RC方柱。

    耦合光纤光栅的大量程智能高强钢丝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00305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510761374.X

    申请日:2015-11-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耦合光纤光栅的大量程智能高强钢丝,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螺旋式的凹槽,凹槽内放置有光纤线以及用于覆盖光纤线的保护层,光纤线上刻有多个光栅。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耦合光纤光栅的大量程智能高强钢丝的制作方法。本发明通过在钢丝上设置螺旋式凹槽,根据构件的应变范围,改变凹槽螺旋角的大小,扩大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的量程,避免了由于光纤光栅材料本身玻璃脆性而限制其测量量程的不利因素;通过将光纤光栅位于钢丝内部,避免了由于施工因素对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不利影响,保证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通过在钢丝可开多个螺旋槽口,使多组光纤光栅同时工作,可进行多项数据对比,提高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