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饱和带地下水形成演化规律动态淋滤实验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8218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28877.0

    申请日:2020-10-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文地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非饱和带地下水形成演化规律的动态淋滤实验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供水水箱、出液阀门、出液管、喷淋、有机玻璃实验柱、固体样品取样口、过滤层、液体样品取样阀门、有机玻璃底柱、循环水箱、蠕动泵和实验台架,该方法对不同位置固体样品进行分别进行循环淋滤实验、普通淋滤实验,分别动态模拟大气水或地表水入渗非饱和带后,在侧向径、垂向流过程中与非饱和带岩层之间的水岩相互作用,研究非饱和带地下水的形成机理。本发明能够通过开展循环淋滤实验和普通淋滤实验,分别对非饱和带地下水的侧向径流和垂向入渗进行研究,更加全面地掌握非饱和带地下水形成演化规律。

    用于戈壁荒漠地区非饱和带地下水形成机理实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7907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28869.6

    申请日:2020-10-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文地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适用于戈壁荒漠地区非饱和带地下水形成机理实验的方法,该方法如下:步骤1、收集研究区资料,选择代表研究区沉积物的典型位置,并在典型位置采集固体样品;步骤2、将上述采集的固体样品进行分析;步骤3、对采集分析后的不同位置固体样品进行室内水岩作用实验,得到液固比样品,来模拟大气降水或地表水入渗非饱和带时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之间的水岩相互作用过程;步骤4、采集水岩作用反应后的液固比样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完成戈壁荒漠地区非饱和带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实验。本发明的方法能够通过开展室内水岩作用实验,为戈壁荒漠地区非饱和带地下水的形成提供定量依据。

    一种用于敞开式TBM施工的洞壁自动扫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9467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919500.0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敞开式TBM施工的洞壁自动扫描系统。该系统包括三维激光扫描仪、行走单元、环向轨道、连接杆以及遥控单元;所述三维激光扫描仪固定在所述行走单元上;所述行走单元设置在所述环向轨道上;所述行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遥控单元或所述行走单元中控制模块发出的控制指令在所述环向轨道上以设定速度、设定行走周数行走或停止行走;所述环向轨道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敞开式TBM主机的锚杆钻机和撑靴油缸之间;所述遥控单元用于发送所述控制指令至所述行走单元以控制所述行走单元以设定速度、设定行走周数开始行走或停止行走,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三维激光扫描仪以设定扫描参数开始扫描或停止扫描、扫描数据无线传输。本发明实现了对TBM施工隧道洞壁地质信息的自动、准确、快速、全方位采集。

    一种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容器、处置单元及处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2842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96907.3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一种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容器、处置单元及处置方法。其中,处置容器包括至少两个容置腔,用于容纳高放射水平材料的初始包装结构;容纳腔之间设置有隔离层,用于弱化初始包装结构间的耦合叠加影响。当处置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容器时,容器之间设置有去耦合填充层,用于弱化容器之间的耦合作用。处置方法包括形成处置坑道;在坑道内形成缓冲层;在缓冲层内设置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容器;当包括两个以上容器时,在容器之间设置有去耦合填充层,用于弱化容器之间的耦合作用。本发明能够实现高放玻璃固化体在花岗岩体中的高效、灵活处置,在完整性好的花岗岩体中,显著提升空间利用率,实现在花岗岩体中对废物更长时间的包容,确保废物处置长期安全性。

    弹簧式声发射传感器安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55460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10490895.5

    申请日:2017-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式声发射传感器安装装置,主要由套筒组件、导向组件、端盖和弹簧组成;导向组件与套筒组件或端盖之间为可插拔式连接,弹簧位于套筒组件的弹簧套筒内并处于压缩状态。本发明通过导向组件与套筒组件或端盖之间的可插拔式连接组合,并利用弹簧套筒内所安装的弹簧的弹性恢复力,实现了对导向组件与套筒组件移动方向的控制,使声发射探头和安装装置的组合体整体尺寸可控,从而解决了声发射探头有效安装和耦合的难题。

    一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深钻孔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2298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441980.1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选址和场址特性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深钻孔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数据准备;步骤二:已有钻孔数据的导入与解译;步骤三:地球物理剖面导入与解译;步骤四:建立岩体模型;步骤五:建立断裂模型;步骤六: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步骤七:钻孔布置。本发明能够在布置钻孔时综合考虑已获得的多种数据资料,减少钻进过程的不确定性,尽量降低施工难度;还可以较准确的确定钻孔参数使其根据施工目的在一定方位和深度避开或穿过特定地质构造。

    泥岩岩芯存取装置及其存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24860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587592.6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力学实验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泥岩岩芯存取装置及其存取方法,该装置包括内包层、整体支架、保形浇注层和加压弹簧组件,金属整体支架内设有保形浇注层,保形浇注层内设有内包层,整体支架上部与内包层之间设有加压弹簧组件;该方法包括:内包层包裹泥岩岩芯样品,整体支架与泥岩岩芯样品定位,整体支架、加压弹簧组件、保形浇注层的安装,在保形浇注层内浇注固化材料,对泥岩岩芯样品进行保形,控制加压弹簧组件,模拟泥岩岩芯样品三向受压状态,即模拟泥岩岩芯样品的存储状态,泥岩岩芯样品取样,从而完成泥岩岩芯的存取。本发明能够保证泥岩岩芯样品历经长时间搁置和长距离运输后,依旧保持泥岩岩芯样品刚出孔时的物理力学性能。

    弹簧式声发射传感器安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55460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490895.5

    申请日:2017-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式声发射传感器安装装置,主要由套筒组件、导向组件、端盖和弹簧组成;导向组件与套筒组件或端盖之间为可插拔式连接,弹簧位于套筒组件的弹簧套筒内并处于压缩状态。本发明通过导向组件与套筒组件或端盖之间的可插拔式连接组合,并利用弹簧套筒内所安装的弹簧的弹性恢复力,实现了对导向组件与套筒组件移动方向的控制,使声发射探头和安装装置的组合体整体尺寸可控,从而解决了声发射探头有效安装和耦合的难题。

    一种用于缓冲材料多场耦合性能实验的运行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32281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1021245.3

    申请日:2015-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缓冲/回填材料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缓冲材料多场耦合性能实验的运行监测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顺序连接实验装置;设置加热器温度,调整为恒温阶梯式加热模式,开展热-力耦合实验;关闭加热系统,设置进水系统,开展水-力耦合实验;保持恒定压力进水状态下,开启温度控制系统,开展热-水-力耦合实验;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记录缓冲材料的温度、湿度和应力等变化参数,从而获得多场耦合环境下缓冲材料温度场、湿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同时掌握其相互影响规律。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对缓冲材料多场耦合性能实验的运行监测,获得可靠性高的多场耦合性能参数,掌握其分布趋势和影响规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