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设备用电极、蓄电设备和蓄电设备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57468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1910873218.0

    申请日:2019-09-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设备用电极、蓄电设备和蓄电设备用电极的制造方法。蓄电设备用电极,其包括作为电极活性物质的层状结构体,该层状结构体具有包含芳香族二羧酸阴离子的有机骨架层、和碱金属元素配位于所述羧酸阴离子中所含的氧以形成骨架的碱金属元素层;其中,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和水溶性聚合物的整体中,以1.5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的范围包含作为所述水溶性聚合物的羧甲基纤维素。另外,层状结构体采用喷雾干燥法制作,对蓄电设备用电极进行X射线衍射测定时的峰强度比满足规定的范围。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电池组

    公开(公告)号:CN106299444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0464276.4

    申请日:2016-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电池组。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卷绕电极体,并且该卷绕电极体包括两个弯曲部和具有扁平表面的中央扁平部。正极卷绕终端、负极卷绕终端和隔板卷绕终端位于同一弯曲部上。负极卷绕终端配置在从正极卷绕终端在卷绕方向上前移的位置处,并且隔板卷绕终端中的至少一个位于从负极卷绕终端在卷绕方向上前移的位置处。从负极卷绕终端到隔板卷绕终端的距离a(mm)和从正极卷绕终端到负极卷绕终端的距离b(mm)满足关系0.5≤a×(a+b)≤104且0≤b≤11。

    电池部件的处理方法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19107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980100226.6

    申请日:2009-03-1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可以有效分离正极活性物质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并且可以有效回收在正极活性物质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中含有的锂的电池部件的处理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部件的处理方法来解决上述课题,所述电池部件至少含有具有锂的正极活性物质和具有锂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所述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序:接触工序:通过使所述电池部件和处理液接触,从而在产生硫化氢的同时,使所述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中含有的锂溶解在所述处理液中;正极活性物质回收工序:从溶解有所述锂的处理液中回收作为不溶成分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锂化合物回收工序:从作为所述不溶成分的正极活性物质被回收走了的处理液中回收锂化合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