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32327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577762.8
申请日:2014-10-24
IPC: F01N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5/0006 , B01D53/9454 , B01D53/9477 , B01D2255/1021 , B01D2255/1025 , B01D2255/407 , B01J23/63 , B01J35/04 , B01J35/10 , F01N3/28 , F01N3/2803 , F01N3/2828 , F01N13/0097 , F01N2330/48 , Y02T10/22
Abstract: 一种催化转化器(10),是串联搭载有使废气流通的2个窝孔结构的基体材料、即上游侧的第1基体材料(2)和下游侧的第2基体材料(3)而成的催化转化器,第1基体材料(2)的窝孔密度均一,第2基体材料(3)由窝孔密度相对高的中央区域(3a)和窝孔密度相对低的周边区域(3b)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89977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80003176.0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828 , B01D53/86 , B01D53/94 , B01D2255/9022 , B01D2255/92 , B01J35/0006 , B01J35/04 , F01N2330/06 , F01N2330/48 , G06F17/50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转化器和用于设计催化转化器的方法,所述催化转化器能够使排气流速均匀以实现均匀的温度分布和提高的净化性能。所述催化转化器包括催化剂基底和排气管,所述催化剂基底由具有内栅格孔的内基底材料部和具有外栅格孔的外基底材料部构成,所述排气管由上游侧管、催化剂收纳管和下游侧管构成。在所述催化转化器中,定义为S1的上游侧管的流动路径截面积、定义为S2的内基底材料部的截面积、定义为S3的催化剂基底的截面积、定义为d1的内栅格孔的水力直径和定义为d2的外栅格孔的水力直径满足S1≤S2≤S3(?0.2242(d12/d22)2+0.1141(d12/d22)+0.617)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514362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80023243.5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0 , F01N3/24 , F01N3/28 , F01N3/2803 , F01N2260/06 , F01N2260/14 , F01N2330/48 , F01N2330/60 , F01N2340/00
Abstract: 一种催化转化器(10)包括i)包括筒部(1a)、上游侧锥形部(1b)和下游侧锥形部(1c)的外管(1),和ii)配置在外管(1)的筒部(1a)中的具有网格结构的基底(2)。基底(2)在与基底(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中具有网格密度相对高的中央区域(2a)和网格密度相对低的周边区域(2b)。在排气管(4)与下游侧锥形部(1c)的连接部(5)被投影到基底(2)上时的投影部分位于中央区域(2a)内。
-
公开(公告)号:CN10464756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10646050.7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林真大
IPC: B28B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B3/269 , B01D46/0001 , B01D46/2455 , B29C47/0028 , B29C47/128 , B29C47/56 , C04B35/195 , C04B35/565 , C04B38/0006 , C04B2111/0081 , C04B2235/6021 , F01N3/2828 , F01N13/017 , F01N23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蜂窝结构体的方法,更具体地讲,将原料送进金属模具中并将原料挤出以生产蜂窝模制体的方法。所述方法烧制蜂窝模制体以制成蜂窝结构体。所述金属模具具有布置在原料的挤出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金属模具和布置在原料的挤出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金属模具。第一金属模具具有突出部分,第二金属模具具有穿通孔。突出部分安装至穿通孔以装配第一金属模具和第二金属模具。形成在第二金属模具中的连通孔与形成在第一金属模具中的原料第二送进孔连通。
-
-
公开(公告)号:CN11229984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0736591.4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C04B35/488 , C04B35/622 , C04B35/64 , C04B35/626 , C04B38/06 , C04B38/00 , H01M10/0562
Abstract: 一种烧结体的制造方法及烧结体,烧结体包含平均粒径为0.1μm~5μm的范围且至少包含Li、La和Zr的石榴石型氧化物的母材粒子,具有8体积%以上的空隙,25℃的离子电导率为1.0×10‑5S/cm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934038B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410021250.3
申请日:2014-01-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3/12 , B01D46/247 , B01D46/2474 , B01J35/04 , C04B38/0006 , C04B2111/00405 , C04B2111/00612 , C04B2111/0081 , F01N3/00 , F01N3/2828 , F01N2330/30 , Y10T428/24149 , C04B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结构体,其具有中心部分、外周部分和边界分隔壁。中心部分具有中心基本单元壁和中心增强单元壁。外周部分具有外周基本单元壁和外周增强单元壁。所述蜂窝结构体满足R1/P1≥0.5、R2/P2≥0.5、T10≥T20、T11>T21、T3>T10、T3>T20、T3≥T11和T3>T21,其中R1表示从边界分隔壁开始朝向蜂窝结构体的径向向内方向的距离,P1表示中心部分中的平均单元间距,R2表示从边界分隔壁开始朝向蜂窝结构体的径向向外方向的距离,P2表示外周部分中的平均单元间距,T10表示中心基本单元壁的平均厚度,T20表示外周基本单元壁的平均厚度,T11表示中心增强单元壁的平均厚度,T21表示外周增强单元壁的平均厚度,T3表示边界分隔壁的平均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3403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021250.3
申请日:2014-01-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3/12 , B01D46/247 , B01D46/2474 , B01J35/04 , C04B38/0006 , C04B2111/00405 , C04B2111/00612 , C04B2111/0081 , F01N3/00 , F01N3/2828 , F01N2330/30 , Y10T428/24149 , C04B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结构体,其具有中心部分、外周部分和边界分隔壁。中心部分具有中心基本单元壁和中心增强单元壁。外周部分具有外周基本单元壁和外周增强单元壁。所述蜂窝结构体满足R1/P1≥0.5、R2/P2≥0.5、T10≥T20、T11>T21、T3>T10、T3>T20、T3≥T11和T3>T21,其中R1表示从边界分隔壁开始朝向蜂窝结构体的径向向内方向的距离,P1表示中心部分中的平均单元间距,R2表示从边界分隔壁开始朝向蜂窝结构体的径向向外方向的距离,P2表示外周部分中的平均单元间距,T10表示中心基本单元壁的平均厚度,T20表示外周基本单元壁的平均厚度,T11表示中心增强单元壁的平均厚度,T21表示外周增强单元壁的平均厚度,T3表示边界分隔壁的平均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7009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880087618.2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蜂窝构造体以及模具。蜂窝构造体(1)具有中心区域(11)以及外周强化区域(12)。与假想直线(L)正交的蜂窝中心侧的中壁(3a)的壁厚小于蜂窝外周侧的外壁(3d)的壁厚的基准边界单元格(21),具有除了中壁(3a)以及外壁(3d)以外的剩余4个单元格壁(3)中、壁厚与其他3个不同的基准壁(3c)。蜂窝构造体(1)具有由基准壁(3c)、外壁(3d)以及单元格壁(3g)形成的基准三叉单元(31)。蜂窝构造体(1)具有多个朝向与基准三叉单元(31)相同方向的三叉单元(310)。蜂窝构造体(1)在中心区域(11)以及外周强化区域(12)的全部的三叉单元(310)中,针对每个三叉单元(310)将单元格壁(3)的壁厚设为相等。
-
公开(公告)号:CN103894235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683933.0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01J3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简单地自前端面至规定区域为止形成防水区域的催化剂担载用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及由该制造方法得到的蜂窝结构体。本发明的催化剂担载用蜂窝结构体在自前端面(14)开始的规定区域中具有防水区域,在防水区域以外的区域中具有非防水区域。其制造方法包括:在基板(2)上形成由涂布液(160)形成的液膜(161)的液膜形成工序;通过在使前端面侧浸渍于液膜中的状态下将蜂窝结构体载置于基板上,使涂布液含浸在自前端面侧开始的规定区域中的含浸工序;以及通过加热蜂窝结构体形成防水被膜的加热工序。根据涂布液的比重、在基板上形成的液膜的重量及基板上的液膜的形成面积来调整液膜的厚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