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09618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680042773.X
申请日:2006-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0244 , B60N2/002 , B60N2/862 , B60N2/888 , B60N2002/02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枕装置,其在不复杂化配线结构的情况下基于电容的改变提高头部检测的可靠性。头枕装置(10)设置有:头枕后部(11),其支撑到座椅靠背;以及头枕前部(12),其在靠近头枕后部(11)的完全闭合位置和与头枕后部(11)分离的完全打开位置之间自由地前后移动。头枕前部(12)通过致动器(14)移动。头枕前部(12)具有:传感器电极(16a),其构造成使得其电容随着乘员头部的靠近程度改变;以及电子控制单元(15),其用于控制致动器(14)从而移动头枕前部(12)并用于基于传感器电极(16a)的电容改变来检测乘员头部的靠近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296230C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02818302.9
申请日:2002-09-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32 , B60R21/0132 , B60R21/0133 , B60R2021/0009 , B60R2021/0023 , B60R2021/0025
Abstract: 一种碰撞类型判别装置设置在一车辆本体中部,并包括第一减速度检测部(22)、峰值时间检测部(32)、要求时间检测部(34)以及类型判别部(36)。所述减速度检测部(22)检测一纵向上的车辆减速度。所述峰值时间检测部(32)检测从由所述减速度检测部(22)检测的车辆减速度(G)的波形超过一预定阈值(GTH)到第一峰值的时间作为第一峰值时间(tp)。所述要求时间检测部(34)检测通过所述车辆减速度(G)的时间积分得到的减速度积分值(VG)等于预先设定的一预定积分值时的时间作为要求时间(tn)。所述类型判别部(36;78)根据所述第一峰值时间(tp)和所述要求时间(tn)判别车辆碰撞类型。该碰撞类型判别装置能迅速判别作为多种碰撞类型中的一种的车辆碰撞。
-
公开(公告)号:CN1280135C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02816600.0
申请日:2002-08-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3 , B60R21/0132 , B60R2021/01027 , B60R2021/01322
Abstract: 在车辆(10)的中部设置一地板传感器(14),在该车辆(10)的前部设置前部传感器(16、18)。在一由地板传感器(14)检测的地板减速度(GF)与地板速度变化(Vn)之间的关系确定的值向地板速度的高侧超过一高图时,安全气囊装置(30)总是触发。在由该地板传感器(14)检测的地板速度(GF)与地板速度变化(Vn)之间的关系确定的该值超过低图但不向地板速度的高侧超过高图时,如果由前部传感器(16、18)检测的前部减速度(Gs*)与地板速度变化(Vn)之间的关系确定的值向地板减速度(GF)的高侧超过一前图,该安全气囊装置(30)也触发。
-
公开(公告)号:CN1636803A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200410097082.2
申请日:2004-12-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6 , B60R19/483 , B60R2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保险杠结构。该车辆用保险杠结构包括以沿车辆垂直方向的预定间隔设置在设有保险杠接触式传感器的负荷传递板与保险杠衬杠的前壁部之间的多个负荷检测传感器。负荷传递板被构造成可相对于保险杠衬杠的前壁部朝向车身后侧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01309618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680042773.X
申请日:2006-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0244 , B60N2/002 , B60N2/862 , B60N2/888 , B60N2002/02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枕装置,其在不复杂化配线结构的情况下基于电容的改变提高头部检测的可靠性。头枕装置(10)设置有:头枕后部(11),其支撑到座椅靠背;以及头枕前部(12),其在靠近头枕后部(11)的完全闭合位置和与头枕后部(11)分离的完全打开位置之间自由地前后移动。头枕前部(12)通过致动器(14)移动。头枕前部(12)具有:传感器电极(16a),其构造成使得其电容随着乘员头部的靠近程度改变;以及电子控制单元(15),其用于控制致动器(14)从而移动头枕前部(12)并用于基于传感器电极(16a)的电容改变来检测乘员头部的靠近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238375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0680028979.7
申请日:2006-07-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P1/14 , B60R2021/0002 , G01P1/127 , G07C5/085 , G07C5/0891
Abstract: 一种车辆数据记录设备,其包括碰撞检测装置(12)和记录处理装置(14),碰撞检测装置(12)用于检测车辆的碰撞,记录处理装置(14)用于将安装在车辆上的各种车载传感器(20、30、40、50)的输出数据记录和保持在非易失性存储器(70)中,其中,如果碰撞检测装置(12)检测到碰撞,则记录处理装置执行与该碰撞有关的数据记录/保持处理。如果碰撞检测装置在短时间内连续地检测碰撞形式不同的多个碰撞,则记录处理装置根据预定的每个碰撞的优先级执行与每个碰撞有关的数据记录/保持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309814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680042681.1
申请日:2006-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0276 , B60N2/002 , B60N2/865 , B60N2/888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头枕装置,其中,当使头枕前部(12)向全开位置方向移动时,ECU(20)基于静电容量传感器(14)的检测结果来判断头枕前部(12)和乘员头部的靠近并使头枕前部(12)停止,且ECU(20)基于相对静电容量传感器(14)的基准的静电容量值的绝对容量变化来判断头枕前部(12)和乘员头部已靠近。另外,基于静电容量传感器(14)的静电容量值的变化量来判断头枕前部(12)和乘员头部已靠近。
-
公开(公告)号:CN1276851C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02814909.2
申请日:2002-07-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3 , B60R21/013 , B60R2021/0018 , B60R2021/01027 , B60R2021/01306
Abstract: 一种倾翻判断系统(20),该系统包括第一侧倾率传感器(22)、侧向G传感器(26)、和主倾翻判断装置(30)。第一侧倾率传感器(22)检测车辆侧倾率。侧向G传感器(26)检测车辆在侧向上的加速度。主倾翻判断装置(30)根据侧倾率RR和侧向加速度Gy判断车辆倾翻的可能性。用于确认倾翻产生的安全判断装置(70)附加地并入主倾翻判断装置(30)。
-
公开(公告)号:CN1535222A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02814909.2
申请日:2002-07-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3 , B60R21/013 , B60R2021/0018 , B60R2021/01027 , B60R2021/01306
Abstract: 一种倾翻判断系统(20),该系统包括第一侧倾率传感器(22)、侧向G传感器(26)、和主倾翻判断装置(30)。第一侧倾率传感器(22)检测车辆侧倾率。侧向G传感器(26)检测车辆在侧向上的加速度。主倾翻判断装置(30)根据侧倾率RR和侧向加速度Gy判断车辆倾翻的可能性。用于确认倾翻产生的安全判断装置(70)附加地并入主倾翻判断装置(30)。
-
公开(公告)号:CN1125670A
公开(公告)日:1996-07-03
申请号:CN95117640.4
申请日:1995-10-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豫田纪文
IPC: B60R2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38 , B60R21/0132
Abstract: 乘员保护系统,采用简单的计算,确定系统的起动。从第一方向车辆(12)受外力产生的加速度第一分量提取第一特性值,第一特性值代表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外力第一矢量。从第二方向的加速度第二分量提取第二特性值,第二特性值代表相对于第二方向的外力第二矢量。合成第一矢量和第二矢量求出合成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从合成矢量求出投影矢量的投影值,投影矢量为合成矢量相对于预定方向的投影矢量。通过投影值与预定阈值的比较确定起动保护装置,从而在投影值大于预定阈值时,使保护装置动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