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4362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321065.1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渡边明
Abstract: 本发明的工件的磨削方法包括:使在芯部的外周设置具有弹性的磨石层的砂轮旋转、和使上述砂轮与上述工件接触。该磨削方法还包括:检测上述磨石层的厚度、基于由上述检测检测出的上述厚度,计算相对于上述工件施加规定应力时的上述磨石层的变形量、以及以使上述砂轮相对于上述工件切入上述变形量的大小的方式磨削上述工件。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消除砂轮的磨石层的厚度变化的影响而进行高精度的磨削的磨削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693152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1201723.2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5/42 , B24B41/062 , B24B1/00 , B24B41/005 , B24B5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磨床,磨床(1)的控制装置(31)具备输入矫正了研磨加工前的工件(W)的弯曲时的矫正量(B3)和研磨加工后的工件(W)的变形量(ΔS)的输入装置(32)、以及存储被输入的矫正量(B3)与变形量(ΔS)的相关关系的存储装置(33),参照相关关系,求出与被输入的现研磨加工对象的工件(W)的矫正量(B3)对应的现研磨加工对象的工件(W)的变形量(ΔS),进一步参考该变形量(ΔS)控制输送装置(24、25)的进给动作,从而利用砂轮(28)进行现研磨加工对象的工件(W)的研磨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7695883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637455.8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渡边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53/00 , B24B49/02 , B24B51/00 , B24B53/003 , B24B53/02 , B24B53/053 , B24B53/062 , B24B53/08 , B24B5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整形修整装置以及整形修整方法,整形修整装置(T)将砂轮(2)作为整形修整对象,该砂轮具备端面(22a、22b)、圆筒外周部(23)、以及将端面与圆筒外周部(23)连结的角部(24a、24b),该整形修整装置(T)具备整形修整器(40a)、和使砂轮(2)与整形修整器相对移动的控制装置(50)。控制装置(50)具备测量砂轮(2)的形状的形状测量控制部(57);基于砂轮在整形修整前以及整形修整后的形状来计算角部的修正量的角部修正量计算部(52);与修正量对应地整形修整角部的角部整形修整控制部(55);以及在角部的整形修整结束后连续整形修整角部和圆筒外周部的连续整形修整控制部(56)。
-
公开(公告)号:CN11184362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010321065.1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渡边明
Abstract: 本发明的工件的磨削方法包括:使在芯部的外周设置具有弹性的磨石层的砂轮旋转、和使上述砂轮与上述工件接触。该磨削方法还包括:检测上述磨石层的厚度、基于由上述检测检测出的上述厚度,计算相对于上述工件施加规定应力时的上述磨石层的变形量、以及以使上述砂轮相对于上述工件切入上述变形量的大小的方式磨削上述工件。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消除砂轮的磨石层的厚度变化的影响而进行高精度的磨削的磨削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274361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711477627.6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渡边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磨削加工装置以及磨削加工方法。磨削加工装置使保持于主轴的工件以及保持于砂轮轴的砂轮分别旋转,并使砂轮相对于工件相对地接近分离,由此进行工件的磨削加工。而且,具备:第一检测部,其对工件的旋转相位进行检测;第二检测部,其对砂轮与工件的磨削加工点处的磨削阻力力矩、或者工件的旋转驱动部或砂轮的旋转驱动部的驱动电流进行检测;存储部,其将磨削阻力力矩或者驱动电流与旋转相位建立关联地存储;以及判定部,其基于当前的旋转相位处的磨削阻力力矩或者驱动电流以及相位与当前的旋转相位相同的上次的磨削阻力力矩或者驱动电流,判定工件与主轴之间的滑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284353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711476336.5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渡边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磨削加工装置以及磨削加工方法。磨削加工装置具备:砂轮侧振动位移运算装置,它们求出由砂轮的绕旋转轴线的不平衡引起的接近分离方向的振动所导致的砂轮的振动位移;主轴侧振动位移运算装置,它们求出砂轮的接近分离方向的振动从砂轮座开始在床身传播所导致的工件的振动位移;相对振动位移运算部,其基于求出的砂轮的振动位移以及工件的振动位移来求出砂轮与工件的相对振动位移;位置变更部,其基于求出的砂轮与工件的相对振动位移,生成变更砂轮座的位置的位置变更指令;以及加工控制部,其基于生成的位置变更指令进行工件的磨削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6956217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611128021.7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渡边明
IPC: B24B5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整形器、具备该整形器的整形装置、研削装置以及整形方法,整形器(35)具备形成为圆锥台形状的芯(31)、以及固定于芯(31)的外周面(312d)的磨粒层(32)。芯(31)具备:基台(311),其位于圆锥台形状的小径侧,并形成为圆板状;和筒部(312),其形成为中空筒状,被设置为从基台(311)的外周缘沿圆锥台形状的旋转轴线(Ct)方向延伸,具备将与基台(311)相反的一侧亦即前端部(312b)侧形成为大径的锥状的外周面(312d),在内周侧形成向前端部(312b)侧开口的凹部(312f)。
-
公开(公告)号:CN108274361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11477627.6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渡边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41/062 , B24B5/04 , B24B5/045 , B24B19/125 , B24B49/003 , B24B49/10 , B24B49/16 , B24B27/00 , B24B1/00 , B24B27/00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磨削加工装置以及磨削加工方法。磨削加工装置使保持于主轴的工件以及保持于砂轮轴的砂轮分别旋转,并使砂轮相对于工件相对地接近分离,由此进行工件的磨削加工。而且,具备:第一检测部,其对工件的旋转相位进行检测;第二检测部,其对砂轮与工件的磨削加工点处的磨削阻力力矩、或者工件的旋转驱动部或砂轮的旋转驱动部的驱动电流进行检测;存储部,其将磨削阻力力矩或者驱动电流与旋转相位建立关联地存储;以及判定部,其基于当前的旋转相位处的磨削阻力力矩或者驱动电流以及相位与当前的旋转相位相同的上次的磨削阻力力矩或者驱动电流,判定工件与主轴之间的滑动。
-
公开(公告)号:CN105636744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480057263.4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PC: B24B53/08 , B24B53/053 , B24B53/06 , B24B53/0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53/06 , B24B5/42 , B24B53/003 , B24B53/062
Abstract: 一种通过利用第一修整器和第二修整器对磨轮的与磨轮的旋转轴线平行的外周表面、磨轮的与磨轮的旋转轴线正交的端表面和磨轮的形成在磨轮外周表面与磨轮端表面之间的边界部分中弧形表面进行修整的方法。在保持第一修整器的旋转轴线与磨轮的旋转轴线平行的状态下,第一修整器用于对磨轮的外周表面和外周侧弧形表面进行修整,外周侧弧形表面是构成弧形表面的一部分并且与磨轮的外周表面相连续的表面,而在保持第二修整器的旋转轴线处于与磨轮的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状态下,第二修整器用于对磨轮的端表面和端表面侧弧形表面进行修整,端表面侧弧形表面是磨轮的弧形表面的与磨轮的端表面相连续的其余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6956217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611128021.7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渡边明
IPC: B24B5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整形器、具备该整形器的整形装置、研削装置以及整形方法,整形器(35)具备形成为圆锥台形状的芯(31)、以及固定于芯(31)的外周面(312d)的磨粒层(32)。芯(31)具备:基台(311),其位于圆锥台形状的小径侧,并形成为圆板状;和筒部(312),其形成为中空筒状,被设置为从基台(311)的外周缘沿圆锥台形状的旋转轴线(Ct)方向延伸,具备将与基台(311)相反的一侧亦即前端部(312b)侧形成为大径的锥状的外周面(312d),在内周侧形成向前端部(312b)侧开口的凹部(312f)。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