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波马达及光学设备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13313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1880067160.4

    申请日:2018-10-17

    Inventor: 芦泽隆利

    Abstract: 振动波马达具有:通过电压的施加而位移的元件;以及圆环状的弹性体,其具有与上述元件接触的底面及具有沟槽的驱动面,且通过因上述元件的位移而在上述驱动面产生了的振动波来驱动动子,上述元件的密度为4.2~6.0×103kg/m3,并且在将上述沟槽的深度设为T、将从上述沟槽的底部至上述底面为止的距离设为B、且将上述弹性体的直径方向的宽度设为W时,[(T/B)÷W]的值为0.84~1.94的范围。

    振动波马达及光学设备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1735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780040601.7

    申请日:2017-06-30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便为低密度亦可获得良好的驱动特性的振动波马达。本发明的振动波马达(10)具备:电‑机械转换元件(13);弹性体(12),其通过上述电‑机械转换元件(13)的振动而在驱动面产生振动波;及相对运动构件(15),其与上述弹性体(12)的上述驱动面接触,并由上述振动波驱动旋转;上述电‑机械转换元件(13)的密度为4.2~6.0×103kg/m3,在上述弹性体(12)的上述驱动面侧设置有多个沟槽(12c),在将上述多个沟槽(12c)的至少一个沟槽的深度设为T,将上述沟槽(12c)的底部至上述第1面为止的厚度设为B,并且将上述电‑机械转换元件(13)的厚度定义为C的情形时,T/(B+C)的值为1.3~2.8的范围。

    振动波马达及光学设备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13313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880067160.4

    申请日:2018-10-17

    Inventor: 芦泽隆利

    Abstract: 振动波马达具有:通过电压的施加而位移的元件;以及圆环状的弹性体,其具有与上述元件接触的底面及具有沟槽的驱动面,且通过因上述元件的位移而在上述驱动面产生了的振动波来驱动动子,上述元件的密度为4.2~6.0×103kg/m3,并且在将上述沟槽的深度设为T、将从上述沟槽的底部至上述底面为止的距离设为B、且将上述弹性体的直径方向的宽度设为W时,[(T/B)÷W]的值为0.84~1.94的范围。

    透镜镜筒及相机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01972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110276215.2

    申请日:2011-09-13

    Inventor: 芦泽隆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阻力得以降低、系统效率良好的搭载有直线型振动促动器的透镜镜筒及相机。本发明的透镜镜筒具备直线型的振动促动器和透镜环。振动促动器包括:振动元件,通过机电转换元件的激励,在驱动面上产生沿光轴的方向的驱动力;相对运动部件,与驱动面加压接触,在驱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振动元件沿光轴直进相对运动;和加压机构,使振动元件的驱动面和相对运动部件之间产生加压力。透镜环保持摄影用透镜,并在相对运动部件的作用下与该相对运动部件一起沿光轴直进运动。振动促动器具备接受对相对运动部件的加压力的第一直线引导器,透镜环具备引导该透镜环的直进移动的第二直线引导器。

    压电促动器、透镜镜筒及照相机

    公开(公告)号:CN102460935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80025001.1

    申请日:2010-06-04

    Inventor: 芦泽隆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7/08 H01L41/0913 H02N2/021 H02N2/06 H02N2/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驱动力、驱动效率的压电促动器。本发明的压电促动器包括:多个压电构件(20),其具有能够向第一方向位移的第一压电元件(21)及能够向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位移的第二压电元件(22),该多个压电构件被分成多个组;相对移动构件(12),其具有与上述压电构件(20)接触的接触面(12A),相对于上述压电构件向上述第一方向相对移动;驱动部(30),其在多个组中的1组的压电构件(20A)成为与接触面接触的状态时,驱动压电构件(20A)的第一压电元件,从而使相对移动构件向第一方向相对移动,在驱动压电构件(20A)的第一压电元件时,通过驱动其他组的压电构件(20B)的第二压电元件,而使其他组的压电构件成为与接触面分离开的状态。

    振动致动器和驱动振动致动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70413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610089929.1

    申请日:2006-05-26

    Abstract: 一种振动致动器包括:振荡器,该振荡器产生振动能;动子,该动子通过振动能绕第一轴线被旋转驱动;输出轴,该输出轴通过利用从动子传递来的旋转力绕第二轴线旋转;和沿着与第二轴线交叉的方向从输出轴伸出的凸缘部,该凸缘部与输出轴一起旋转。在位于凸缘部和振荡器之间的位置处对动子施加压力。从第一轴线到动子在动子被挤压在凸缘部上的区域上的外部部分的距离被设置成大到足以防止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相对于彼此倾斜的值。

    镜头镜筒和拍摄装置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0253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80086240.6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为了提供提高了透镜驱动力的镜头镜筒,镜头镜筒具备:第1磁轭和第2磁轭,在光轴方向上具有长度;第3磁轭,在所述光轴方向上具有长度,并配置于所述第1磁轭和所述第2磁轭之间;第1磁铁,配置于所述第1磁轭;第2磁铁,配置于所述第2磁轭;线圈,被所述第3磁轭贯通,并能够通过所述第1磁铁和所述第2磁铁的磁力而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以及透镜保持框,保持透镜,并能够与所述线圈一体地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第1平面与第2平面交叉,该第1平面包含所述第1磁轭的在所述透镜的周向上相对的2个侧面中的远离所述第3磁轭的第1侧面,该第2平面包含所述第2磁轭的在所述周向上相对的2个侧面中的远离所述第3磁轭的第2侧面。

    振动波马达及光学设备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1735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80040601.7

    申请日:2017-06-30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便为低密度亦可获得良好的驱动特性的振动波马达。本发明的振动波马达(10)具备:电-机械转换元件(13);弹性体(12),其通过上述电-机械转换元件(13)的振动而在驱动面产生振动波;及相对运动构件(15),其与上述弹性体(12)的上述驱动面接触,并由上述振动波驱动旋转;上述电-机械转换元件(13)的密度为4.2~6.0×103kg/m3,在上述弹性体(12)的上述驱动面侧设置有多个沟槽(12c),在将上述多个沟槽(12c)的至少一个沟槽的深度设为T,将上述沟槽(12c)的底部至上述第1面为止的厚度设为B,并且将上述电-机械转换元件(13)的厚度定义为C的情形时,T/(B+C)的值为1.3~2.8的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