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81768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980000226.9
申请日:2009-02-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J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由覆盖显示电极且不含有铅而含有氧化铋的第一电介质层;和形成在该第一电介质层上,且不含有铅而含有氧化铋的第二电介质层构成前面板的电介质层,并且,第二电介质层的氧化铋含有量比第一电介质层的氧化铋含有量少,而且,电介质层上的保护层在所述电介质层上形成有基底膜,且在该基底膜上按照遍及整个面分布的方式附着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多个结晶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0547714C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480015466.3
申请日:2004-06-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J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1/26 , H01J11/12 , H01J2211/265
Abstract: 本发明是使寻址特性稳定、没有绝缘破坏等的可靠性高的等离子显示屏。通过在背面基板(2)上依次形成数据电极(10)、覆盖该数据电极(10)的第1电介质层(17)、起动电极(15)、以及覆盖该起动电极(15)的第2电介质层(18),而且数据电极(10)其中一部分设置挖空部(10a),来防止制造时数据电极(10)的变形,使数据电极(10)和起动电极(15)两者之间的绝缘耐压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0524588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480013662.7
申请日:2004-05-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能使寻址特性稳定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可靠性的构成和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在与形成有扫描电极(6)和维持电极(7)的前面基板(1)对向的背面基板(2)上,按顺序形成数据电极(10)、覆盖其的第1电介质层(17)、触发电极(15)和覆盖其的第2电介质层(18),并按该顺序降低设定软化点温度,由此防止制造时的第1电介质层(17)的变质、变形,使数据电极(10)和触发电极(15)的绝缘耐压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791957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480013662.7
申请日:2004-05-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能使寻址特性稳定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可靠性的构成和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在与形成有扫描电极(6)和维持电极(7)的前面基板(1)对向的背面基板(2)上,按顺序形成数据电极(10)、覆盖其的第1电介质层(17)、触发电极(15)和覆盖其的第2电介质层(18),并按该顺序降低设定软化点温度,由此防止制造时的第1电介质层(17)的变质、变形,使数据电极(10)和触发电极(15)的绝缘耐压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743609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0880022550.6
申请日:2008-11-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其具有前面板和背面板,所述前面板,以覆盖形成于基板上的显示电极的方式形成电介质层,并在电介质层上形成了保护层,所述背面板,与前面板对置设置以便在前面板上形成放电空间,并且,在与显示电极交叉的方向上形成寻址电极,且设置了划分放电空间的隔壁,保护层构成为,在电介质层上形成基底膜,并且在该基底膜上以遍及整个面进行分布的方式附着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多个结晶粒子凝集成的多个凝集粒子,且基底膜由含有Al的MgO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627453B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0880006804.5
申请日:2008-11-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具有:按照覆盖形成在前面玻璃基板上的显示电极的方式形成电介体层(8),并且在该电介体层(8)上形成了保护层(9)的前面板;和按照形成放电空间的方式与该前面板对置配置,且沿与显示电极交叉的方向形成地址电极,并设置有对放电空间进行划分的隔壁的背面板;保护层(9)是通过在电介体层(8)上形成有基底膜(91),并且按照遍及整个面分布的方式在该基底膜(91)上附着多个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多个结晶粒子凝集了的凝集粒子(92)而构成,并且,结晶粒子是结晶面为7面以上的多面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057457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80100564.X
申请日:2009-08-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电介质层(8)上形成基底膜(91),并且在该基底膜附着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多个结晶粒子(92a),以使上述多个结晶粒子分布在上述基底膜的整个面上而构成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保护层(9)的制造方法,具有用于在整个面上涂敷结晶粒子的涂敷步骤,上述涂敷步骤具有下述步骤:搬运步骤,同时搬运多个前面板;定位步骤,同时对多个前面板进行定位;和印刷步骤,固定定位后的多个前面板并且将结晶粒子的膜印刷到规定的部位。
-
公开(公告)号:CN101896989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980100359.3
申请日:2009-02-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J11/02
Abstract: 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具有:前面板,其按照覆盖在前面玻璃基板上形成的显示电极的方式形成电介质层,并且在该电介质层上形成了保护层;以及背面板,其与前面板对置配置,以形成放电空间,且在与显示电极交叉的方向上形成地址电极,并且具备与地址电极平行排列的多个纵隔壁和横隔壁。保护层构成为在电介质层上形成基薄膜,并且将由金属氧化物组成的多个结晶粒子以全面分布的方式附着在该基薄膜上,而且,隔壁构成为横隔壁比纵隔壁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790769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880024419.3
申请日:2008-04-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J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它通过对荧光体层进行改质来抑制初始化亮点的发生,同时消除各色放电单元间的放电特性的差异,可望发挥优异的图像显示性能。提供除了解决上述存在问题外,在前面板侧也利用在放电空间发生的紫外线发光,促进可见光发光的发生,可望提高辉度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具体地说,如下所述构成,即荧光体层(14)通过配设荧光体成分和氧化镁微粒群(16)而构成,上述氧化镁微粒群(16)主要配设在该荧光体层,为赋予二次电子发射特性而露出于层的内部以及面临放电空间的表面(140)。氧化镁微粒群(16)由具有以下结晶构造的氧化镁微粒(16a~16d)构成,该结构造是被由(100)面及(111)面构成的特定的2种取向面、或由(100)面、(110)面、(111)面构成的特定的3种取向面包围的结晶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1346794B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780000980.3
申请日:2007-08-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J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1/12 , H01J11/36 , H01J2211/3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前面板(20),在玻璃基板上以设置放电间隙(50)的方式形成有显示电极(24);和背面板(30),与前面板(20)对置配置,形成有按照对放电单元进行划分的方式配置的隔壁(34);隔壁(34)由与地址电极平行配置的纵隔壁(34a)和配置为与纵隔壁(34a)交叉的横隔壁(34b)构成,并且,在纵隔壁(34a)中,当设与横隔壁(34b)的交叉部(56)处的高度为H1、显示电极(24)的放电间隙(50)的位置处的高度为H2、从放电间隙(50)的位置到与横隔壁(34b)的交叉部的位置的规定位置处的高度为H3时,使纵隔壁(34a)为满足H1>H2>H3的形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