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69330A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680000336.1
申请日:2006-03-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11B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21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拾取装置(11),包括:发出光束的光源(1)、将光束聚焦到信息记录介质(14)的聚焦元件(5)、在聚焦元件(5)和信息记录介质(14)对置时比聚焦元件(5)更向信息记录介质(14)侧突出的突出部件(101)。突出部件(101)具有沿着信息记录介质(14)旋转的切线方向(21)向信息记录介质(14)侧缓缓突出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917053A
公开(公告)日:2007-02-21
申请号:CN200610101654.9
申请日:2002-06-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用2层盘时,即便使物镜跟踪轨道在TE信号中也不产生偏置的光拾取头。具有:光源(1)、生成多个衍射光的衍射装置(58)、将衍射光会聚在光记录媒体上的会聚装置、对光记录媒体41上反射的多个光束(70a、70b、70c)进行分支的光束分支装置(52)、输出对应于接收的光束的光量的信号的光检测装置(32),光检测装置具有主光束光接收部和副光束光接收部,1次以上的衍射光在多个信息记录面内的1个会聚面41b处大致汇成焦点反射时的光量与0次的衍射光在多个信息记录面内的会聚面以外的非会聚面41c处不汇成焦点反射时的光量之间有相等或更大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723408A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申请号:CN200480001688.X
申请日:2004-07-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抑制准直品质伴随温度变化的劣化。准直透镜2靠近光源20的透镜面与镜筒3的一端面后退面3a相接触。镜筒3的一端面的外侧突出面上,相对光轴O对称的多个部位形成有槽11。该槽11内装入的粘合剂15,涂敷在准直透镜2的外周面上,将准直透镜2固定在镜筒3上。由于槽11比后退面3a更浅,粘合剂15不会侵入后退面3a中。镜筒3被簧片13推压到形成于镜筒架本体5内周的V字形截面的壁面上,支持在镜筒架本体5的指定位置上。使从基准面到准直透镜2的支持位置的距离的单位温度变化量ΔL,与光源20相对基准位置的单位温度的移动变化量Δt和准直透镜2后焦距的单位温度变化量Δf的和(Δf+Δt)相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655259A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200510052593.7
申请日:2002-06-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1 , G11B7/0903 , G11B7/1353 , G11B7/13927 , G11B2007/0013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用2层盘时,即便使物镜跟踪轨道在TE信号中也不产生偏置的光拾取头。具有:光源(1)、生成多个衍射光的衍射装置(58)、将衍射光会聚在光记录媒体上的会聚装置、对光记录媒体41上反射的多个光束(70a、70b、70c)进行分支的光束分支装置(52)、输出对应于接收的光束的光量的信号的光检测装置(32),光检测装置具有主光束光接收部和副光束光接收部,1次以上的衍射光在多个信息记录面内的1个会聚面41b处大致汇成焦点反射时的光量与0次的衍射光在多个信息记录面内的会聚面以外的非会聚面41c处不汇成焦点反射时的光量之间有相等或更大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304527A
公开(公告)日:2001-07-18
申请号:CN00800867.1
申请日:2000-03-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67 , G02B3/08 , G11B7/1275 , G11B7/1353 , G11B7/1356 , G11B7/1374 , G11B7/139 , G11B7/13922 , G11B7/1398 , G11B2007/0006
Abstract: 一种光头,使用两个波长的光束、一个物镜来再生光盘基材厚度t1(0.6mm)或t2(1.2mm)的基材厚度不同光盘。为此,由中心部和外周部构成聚束元件,设聚束元件中心部的最佳设计基材厚度为t1×0.6~t1、外周部的最佳设计基材厚度为0.6mm。通过给聚束元件设置级差,无论是对光盘基材厚度tl的信息媒介物,还是对光盘基材厚度t2的信息媒介物,都以旁瓣较少的状态进行信息的存储再生。提供一种用光学方法在光信息存储媒介物上存储或再生信息的光头。
-
公开(公告)号:CN100474416C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610099732.6
申请日:2002-06-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用2层盘时,即便使物镜跟踪轨道在TE信号中也不产生偏置的光拾取头。具有:光源(1)、生成多个衍射光的衍射装置(58)、将衍射光会聚在光记录媒体上的会聚装置、对光记录媒体(41)上反射的多个光束(70a、70b、70c)进行分支的光束分支装置(52)、输出对应于接收的光束的光量的信号的光检测装置(32),光检测装置具有主光束光接收部和副光束光接收部,1次以上的衍射光在多个信息记录面内的1个会聚面(41b)处大致汇成焦点反射时的光量与0次的衍射光在多个信息记录面内的会聚面以外的非会聚面(41c)处不汇成焦点反射时的光量之间有相等或更大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0403421C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680000083.8
申请日:2006-02-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光拾波器,具备驱动第1、第2及第3半导体激光器(3、4、5)的集成电路元件(LDD)(5),LDD(50)具备具有被1个边包围的矩形的主面的形状,各边排列多个输出入管脚。这些多个管脚,包含与振荡波长最短的蓝紫色激光器(5)连接的第1管脚组、与红色激光器(4)连接的第2管脚组及与红外激光器(3)连接的第3管脚组。光拾波器的布线结构,包含将第1管脚组与蓝紫色激光器(5)连接的第1传输线路(41)、将第2管脚组与红色激光器(4)连接的第2传输线路(33)及将第3管脚组与红外激光器(3)连接的第3传输线路(31);第1传输线路(41)比第2及第3传输线路(31、33)的任何一个都短。在LDD(50)的矩形主面中,设置第1管脚组的边,与设置第2管脚组的边或设置第3管脚组的边正交。
-
公开(公告)号:CN101080772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680001420.5
申请日:2006-09-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5/0683 , G11B7/126 , G11B2007/0013 , H01S5/06817 , H01S5/06832 , H01S230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半导体激光器驱动装置具备:高频叠加电路(3),其在光头装置所具备的半导体激光器(1)的激光器驱动电流(6)上叠加高频电流;和高频叠加控制单元(5),其根据半导体激光器(1)的温度来控制高频电流的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306503C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510052592.2
申请日:2002-06-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1 , G11B7/0903 , G11B7/1353 , G11B7/13927 , G11B2007/0013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用2层盘时,即便使物镜跟踪轨道在TE信号中也不产生偏置的光拾取头。具有:光源(1)、生成多个衍射光的衍射装置(58)、将衍射光会聚在光记录媒体上的会聚装置、对光记录媒体41上反射的多个光束(70a、70b、70c)进行分支的光束分支装置(52)、输出对应于接收的光束的光量的信号的光检测装置(32),光检测装置具有主光束光接收部和副光束光接收部,1次以上的衍射光在多个信息记录面内的1个会聚面41b处大致汇成焦点反射时的光量与0次的衍射光在多个信息记录面内的会聚面以外的非会聚面41c处不汇成焦点反射时的光量之间有相等或更大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913015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610099735.X
申请日:2002-06-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用2层盘时,即便使物镜跟踪轨道在TE信号中也不产生偏置的光拾取头。具有:光源(1)、生成多个衍射光的衍射装置(58)、将衍射光会聚在光记录媒体上的会聚装置、对光记录媒体41上反射的多个光束(70a、70b、70c)进行分支的光束分支装置(52)、输出对应于接收的光束的光量的信号的光检测装置(32),光检测装置具有主光束光接收部和副光束光接收部,1次以上的衍射光在多个信息记录面内的1个会聚面41b处大致汇成焦点反射时的光量与0次的衍射光在多个信息记录面内的会聚面以外的非会聚面41c处不汇成焦点反射时的光量之间有相等或更大的关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