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76588A
公开(公告)日:2000-12-13
申请号:CN00117652.8
申请日:2000-05-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9G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07 , G02F1/134363
Abstract: 具有一对基板、封入基板间的液晶,同时采用使得在上述一对基板之内一方基板的表面上发生横向电场的办法,使液晶分子的配向发生变化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是:上述象素电极部分和公用电极部分之内至少一方,横向电场方向的断面形状具有锥形,且由透明导电膜构成。借助于此,由于将充分地加上横向电场,故电极部分上边的液晶分子也将动作,在可以提高显示特性的同时,还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开口率和显著地提高液晶的应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13898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0910222710.8
申请日:2003-10-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2F1/1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67 , G02F2001/1678 , G02F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电压低、且可缩短响应时间的、通过在气相中使细微颗粒移动来进行图像显示的薄型显示装置。显示装置配备的显示部具有对置配置、厚度为0.1mm至0.5mm左右的上侧基板(1)和下侧基板(2);填充在这些上侧基板(1)与下侧基板(2)的间隙空气层(7)中的粒径为1微米至10微米左右的着色颗粒(6);和形成于上侧基板(1)的下面的第1电极(3)和第2电极(4)。这里,使着色颗粒(6)带正或负电之一,根据施加到第1电极(3)和第2电极(4)上的电压,在第1电极(3)与第2电极(4)之间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040361B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580034524.1
申请日:2005-08-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实施良好的密封工序防止电介质层和保护层的变质、从而能够发挥出良好的图像显示性能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是一种由前面板(10)和背面板(11)以固定间隔相向配置、该两个面板的周围以密封层(17)围绕起来而构成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上述密封层由包含有机树脂材料、无机材料和金属材料之中的至少一种的材料(具体地,以硅石材料为主要成分、在其中添加环氧树脂材料而形成的复合材料)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0432802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610099814.0
申请日:2001-04-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2F1/1343 , G02F1/1335 , G02F1/133
Abstract: 本发明的液晶板的阵列基板由成对图象信号线(5)和扫描信号线(6)、以及处于它们所包围的象素区域中的平行于图象信号线(5)或扫描信号线(6)配置的线状的象素电极(2)和公用电极(1a)、(1b)、(1c)来构成。该液晶显示板有遮蔽透过信号线和与其相邻的电极之间的区域的光的遮光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040362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580035062.5
申请日:2005-08-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1/24 , H01J9/02 , H01J11/12 , H01J11/38 , H01J2211/245 , H01J2211/323
Abstract: 一种PDP(101),其为了降低放电开始电压、维持放电电压以便提高发光效率,至少具有:夹着放电空间相向配置的一对衬底(110、111)、在其中至少一个衬底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窄幅的汇流电极(159、169)的多个显示电极对(104)、覆盖着显示电极对(104)形成的电介质层(107)、以及覆盖着电介质层(107)形成的保护膜(108);其中,电介质层(107)采用具有1.0×106V/cm以上1.0×107V/cm以下的绝缘耐压的细密的膜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897214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610101558.4
申请日:2006-07-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高发光效率的PDP及其制造方法。在相互对置的前面板和背面板之间填充放电气体而成的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中,前面板(100)包括:玻璃基板(1)、位于玻璃基板(1)上的电极(2)(透明电极2a及总线电极2b)、覆盖电极(2)及玻璃基板(1)并含有氟原子的第一电介质层(4)、覆盖第一电介质层(4)并以比第一电介质层(4)少的量含有氟原子的第二电介质层(5)、覆盖第二电介质层(5)的保护层(6)。
-
公开(公告)号:CN1790115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510120428.0
申请日:2002-01-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3 , G02F1/1343
Abstract: 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对置的一对基板,一个液晶层,该液晶层配置在上述一对基板之间,在显示状态中的取向状态和非显著状态中的取向状态不同,在使图像显示之前必需从非显示状态的取向状态初始化到显示状态的取向状态;设置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任何一个上的存储电容电极(9);像素电极(6),该像素电极(6)隔着绝缘体与该存储电容电极(9)重叠地形成,同时配置在上述存储电容电极(9)和上述液晶层之间并且在与上述存储电容电极(9)重叠的区域内具有开口部(6a);和通过电位差来进行上述初始化的驱动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385830A
公开(公告)日:2002-12-18
申请号:CN02141018.6
申请日:2002-03-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342 , G09G3/3413 , G09G3/3648 , G09G2310/0224 , G09G2310/0235 , G09G2310/024 , G09G2310/0248 , G09G2310/061 , G09G2310/08 , G09G2320/0266 , G09G2320/064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特征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1帧期间加长发光时间所占的比例,能够保证实现良好的显示效果所需的明亮度。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1在写入影像信号期间Ta之前设置了为了将与影像信号不同的非影像信号写进全部像素里去所需要的期间(称非影像信号写入期间)Tc。然后,在该非影像信号写入期间Tc,向各像素写入非影像信号,并在影像信号写入期间Ta开始之前便开始进行液晶响应。此外,非影像信号写入期间Tc之间,通过让背光熄灭,便可以像前面叙述的那样,即使在向各像素写入非影像信号时也可防止影像质量的恶化。
-
公开(公告)号:CN1379272A
公开(公告)日:2002-11-13
申请号:CN02108438.6
申请日:2002-03-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 , G02F1/1343 , G09G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95 , G02F1/133514 , G02F1/13363 , G02F2001/133565 , G02F2413/02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两片基板(111、134);在该基板(111、134)之间配置的两个电极(115、133);在电极(115、133)之间配置的、在黑显示时有滞后的一个液晶层(120);在基板(111、134)和液晶层(120)之间的相位差层(116、132),在电极(115、133)之间施加与黑显示相对应的电压时,相对入射到基板(134)上的光线,液晶层(120)的滞后和相位差层(116、132)的滞后总和大致等于0。
-
公开(公告)号:CN1316065A
公开(公告)日:2001-10-03
申请号:CN00801254.7
申请日:2000-07-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2F1/1343 , G02F1/13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63 , G02F1/133707 , G02F2201/121
Abstract: 在相对基板上设置覆盖源极导线的边缘的电场控制电极,在源极导线与公共电极的间隙部产生垂直电场。由此,液晶分子立起,间隙部处于黑色状态,不产生漏光,提高对比度。另外,由于采用电场,相对错位的允许边缘加大,由于无必将挡光区域扩大到象素部分,故开口率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