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79907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410171243.1

    申请日:2014-0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器,其具备环面型无级变速机构,其中,通过防止因输入盘或输出盘的旋转所引起的变速器壳体内的油面的紊乱,来抑制工作油的搅拌阻力的增加。环面型无级变速机构(5)具备:与旋转轴(2)一起旋转的输入盘(51);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旋转轴(2)的输出盘(52);和夹持在输入盘(51)与输出盘(52)之间的一对滚动体(53),通过使一对滚动体(53)摆动来改变该滚动体(53)与输入盘(51)和输出盘(52)的接触点的位置,由此使变速比变化,在具有环面型无级变速机构(5)的变速器(1)中,设置有将输入盘(51)和输出盘(52)中的任意一方与蓄积在变速器壳体(20)内的工作油的油面(L)之间间隔开的挡板(30)。

    变速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79907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171243.1

    申请日:2014-04-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5/38 F16H57/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器,其具备环面型无级变速机构,其中,通过防止因输入盘或输出盘的旋转所引起的变速器壳体内的油面的紊乱,来抑制工作油的搅拌阻力的增加。环面型无级变速机构(5)具备:与旋转轴(2)一起旋转的输入盘(51);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旋转轴(2)的输出盘(52);和夹持在输入盘(51)与输出盘(52)之间的一对滚动体(53),通过使一对滚动体(53)摆动来改变该滚动体(53)与输入盘(51)和输出盘(52)的接触点的位置,由此使变速比变化,在具有环面型无级变速机构(5)的变速器(1)中,设置有将输入盘(51)和输出盘(52)中的任意一方与蓄积在变速器壳体(20)内的工作油的油面(L)之间间隔开的挡板(30)。

    动力传递装置
    13.
    发明公开
    动力传递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356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054214.7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搅拌损失的同时适当地供给润滑液的动力传递装置。驱动单元(10)具备:从动链轮(311a);输入轴(311),其支承从动链轮(311a);以及驱动单元壳体(11),其将输入轴(311)支承为能够旋转。驱动单元壳体(11)具备:链条室(14),其收容输入轴(311)和从动链轮(311a);第一贮存部(71),其设置于链条室(14)的底面(14D),并以供从动链轮(311a)的一部分浸渍的方式贮存润滑油(R3);以及以及第二贮存部(72),其设置于链条室(14)的比输入轴(311)靠上方的位置,并贮存润滑油(R3)。

    旋转电机
    14.
    发明公开
    旋转电机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874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1778933.9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能够削减部件个数、能够削减累积公差而能够提高组装精度、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进而能够有助于能量的效率化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具备:筒状的定子铁心(2),其具有在周向上空开间隔而形成的多个插槽(7);多个线圈(3),其具有穿过多个插槽(7)并沿轴向延伸的分段导体(3a);以及树脂模制件(10),其将定子铁心(2)与线圈(3)之间绝缘,树脂模制件(10)一体成型并具有与定子铁心(2)的端面相接的凸缘部(12),凸缘部(12)具有从外缘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部(15)。

    转子及旋转电机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2571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1504359.9

    申请日:2021-12-10

    Inventor: 涌井隆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分确保制冷剂的流量且同时根据转速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从而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驱动的转子及旋转电机。转子(14)具备转子轴(16)和嵌合固定于转子轴的转子主体(17),转子轴具有形成在转子轴内且供冷却油流动的制冷剂流路(16a)和将制冷剂流路与转子轴的外周面连通的制冷剂供给部(16b),转子主体具有形成在转子主体内且与制冷剂供给部连通的板内流路(47)和从板内流路以沿着轴向延伸的方式分支出的铁心内流路(38),在板内流路内设置有制冷剂调整部(44),该制冷剂调整部以随着转子主体的转速变大而减小从制冷剂供给部向铁心内流路供给的冷却油的流量的方式进行调整。

    旋转电机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3924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464977.4

    申请日:2020-05-27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冷却线圈端部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1)具备在径向上隔着规定的间隙对置的转子(10)及定子(11)。转子(10)具备:转子铁心(30),其具有第一冷却介质流路(311)及第二冷却介质流路(312);以及端面板(50),其配置于转子铁心的至少轴向一方侧。定子具备:定子铁心(111);以及线圈端部(112),其从定子铁心的至少轴向一方侧突出。端面板具有:根部侧冷却介质供给部(51),其与第一冷却介质流路连通,且向线圈端部的根部区域(112A)供给冷却介质;以及前端侧冷却介质供给部(52),其与第二冷却介质流路连通,且向线圈端部的前端区域(112B)供给冷却介质。

    驱动单元
    17.
    发明公开
    驱动单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486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054204.3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单元,其能够抑制在马达室产生的热传向贮存部。驱动单元(10)具备:驱动用马达(20);驱动单元壳体(11),其具有收容驱动用马达(20)的马达室(12);油冷却器(63),其冷却用于冷却驱动用马达(20)的马达冷却油(R2);以及贮存部(622),其贮存马达冷却油(R2)。在驱动单元壳体(11)形成有与马达室(12)不同室的链条室(14),该链条室(14)与马达室(12)相邻、且通过第一划分壁(114a)而与马达室(12)划分开。贮存部(622)设置于隔着链条室(14)而与马达室(12)分离开的位置。

    驱动单元
    18.
    发明公开
    驱动单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4866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054197.7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单元,其能够在抑制上下尺寸变大的同时在驱动单元壳体内形成空间。驱动单元(10)具备:驱动用马达(20);减速装置(30);以及驱动单元壳体(11),其收容驱动用马达和减速装置。驱动用马达的输出旋转轴与减速装置的输出旋转轴相互平行,且沿水平方向排列配置。驱动单元壳体具有:马达室(12),其收容驱动用马达;以及齿轮室(13),其设置有收容减速装置的收容室(130)。马达室(12)与齿轮室(13)由第二划分壁(114b)划分。在马达室(12)与收容室(130)之间形成有由从第二划分壁(114b)延伸出的上下划分壁(114c)上下分离的上部空间(131)和下部空间(132)。

    定子及旋转电机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675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208714.7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子及旋转电机。定子具备:筒状的定子铁心,其具有多个插槽;以及多个线圈,它们具有穿过多个所述插槽并沿轴向延伸的分段导体,其中,在所述插槽中,在所述分段导体的外周面与所述插槽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所述分段导体的外周面包括朝向径向的第一平坦面、朝向周向的第二平坦面、以及将所述第一平坦面与所述第二平坦面连结的角部曲面,所述角部曲面包括与所述第一平坦面连续的第一曲面和与所述第二平坦面连续的第二曲面,在与轴向垂直的截面观察下,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比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大。

    旋转电机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3924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0464977.4

    申请日:2020-05-27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冷却线圈端部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1)具备在径向上隔着规定的间隙对置的转子(10)及定子(11)。转子(10)具备:转子铁心(30),其具有第一冷却介质流路(311)及第二冷却介质流路(312);以及端面板(50),其配置于转子铁心的至少轴向一方侧。定子具备:定子铁心(111);以及线圈端部(112),其从定子铁心的至少轴向一方侧突出。端面板具有:根部侧冷却介质供给部(51),其与第一冷却介质流路连通,且向线圈端部的根部区域(112A)供给冷却介质;以及前端侧冷却介质供给部(52),其与第二冷却介质流路连通,且向线圈端部的前端区域(112B)供给冷却介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