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团簇水补锌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309443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269412.1

    申请日:2011-09-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皮江 蔡继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团簇水补锌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小团簇水补锌口服液由如下组分组成:锌药剂、甲基吡啶酸、甜味剂和食用香精。本发明将小团簇水易被细胞吸收的特点以及甲基吡啶酸能促进锌吸收的特点与补锌相结合,将水分子团簇处理成小团簇,并与锌配位形成以锌为中心,周围配以6~8个水分子,形成锌配位小团簇水,所得到的小团簇水补锌口服液比普通锌口服液具有更高的吸收率。

    一种抗氧化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43203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094222.0

    申请日:2011-06-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氧化传感器,包括玻璃碳电极和涂布在玻璃碳电极表面的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由聚苯胺薄膜吸附血红素形成,所述聚苯胺薄膜具有多孔的网络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抗氧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通过合成聚苯胺纳米纤维,与血红素构造复合膜,将复合膜覆盖于玻璃碳基底电极表面,构建一种抗氧化传感器,应用于评价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本发明的抗氧化传感器可应用于中性弱酸弱碱介质的测量,该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操作简便、测定条件温和、灵敏度高和重现性好等优点。

    改性壳聚糖靶向载药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6145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213719.2

    申请日:2009-12-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壳聚糖靶向载药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将壳聚糖改性为羧甲基壳聚糖,然后用生物交联剂将药物分子上的活性氨基和羧甲基壳聚糖上的活性羧基交联,制成载药纳米微球;最后通过化学修饰方法将靶向性生物分子连接在载药微球的表面,得到改性壳聚糖靶向载药纳米微球。该载药纳米微球粒径小、药物包封率高、载药量大、靶向生物分子偶联效率高、制备条件温和、靶向性强、药物毒副作用低,能提高对肿瘤细胞的靶向作用和缓释作用,从而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

    一种生物功能化的金纳米棒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982774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1010501677.5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功能化的金纳米棒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是用胱胺二盐酸盐取代金纳米棒上的CTAB,然后用EDC/NHS偶联特异性生物分子,得到生物功能化的金纳米棒分子探针。本发明生物功能化的金纳米棒分子探针的荧光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好,表面功能化过程简单,具有近红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功能,同时能够特异性标记细胞或组织,通过调控不同的激发波长,可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从而实现采用单一金纳米棒分子探针进行多色标记的目的。本发明生物功能化的金纳米棒分子探针的抗漂泊能力强,是一种可代替传统荧光染料的新型荧光探针。

    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肝细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78888A

    公开(公告)日:2004-03-03

    申请号:CN03139762.X

    申请日:2003-07-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胡安斌 蔡继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肝细胞的方法,ES分化用的细胞生长因子分别是转化生长因子TGF,甲胎蛋白AFP,酸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制瘤素OSM,地塞米松DEX,以及胰导素、转铁蛋白、亚硒酸(ITS),其肝细胞分化率为30%以上。

    一种白藜芦醇倍半氧锗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558222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110444832.9

    申请日:2011-12-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藜芦醇倍半氧锗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白藜芦醇倍半氧锗化合物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通过锗仿与具有白藜芦醇结构的原料中的双键进行加成反应,然后将加成后的产物进行水解,得到所述白藜芦醇倍半氧锗化合物;所述具有白藜芦醇结构的原料为白藜芦醇或其衍生物。所述白藜芦醇倍半氧锗化合物具有活性较高的Ge-O键,从而提高白藜芦醇的活性,经实验证实,所述白藜芦醇倍半氧锗化合物具有比白藜芦醇更高的活性,在制备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或免疫调节的药物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一种小团簇水补锌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309443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269412.1

    申请日:2011-09-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皮江 蔡继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团簇水补锌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小团簇水补锌口服液由如下组分组成:锌药剂、甲基吡啶酸、甜味剂和食用香精。本发明将小团簇水易被细胞吸收的特点以及甲基吡啶酸能促进锌吸收的特点与补锌相结合,将水分子团簇处理成小团簇,并与锌配位形成以锌为中心,周围配以6~8个水分子,形成锌配位小团簇水,所得到的小团簇水补锌口服液比普通锌口服液具有更高的吸收率。

    一种白藜芦醇倍半氧锗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55822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44832.9

    申请日:2011-12-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藜芦醇倍半氧锗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白藜芦醇倍半氧锗化合物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通过锗仿与具有白藜芦醇结构的原料中的双键进行加成反应,然后将加成后的产物进行水解,得到所述白藜芦醇倍半氧锗化合物;所述具有白藜芦醇结构的原料为白藜芦醇或其衍生物。所述白藜芦醇倍半氧锗化合物具有活性较高的Ge-O键,从而提高白藜芦醇的活性,经实验证实,所述白藜芦醇倍半氧锗化合物具有比白藜芦醇更高的活性,在制备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或免疫调节的药物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一种白色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83760C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710032491.8

    申请日:2007-12-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王浩 蔡继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色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方法:将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支架浸入到掺杂了或涂敷有荧光粉和光聚合引发剂的光敏树脂中,把工作电流通入到发光二极管管芯中,使得管芯发光,进而激发光敏树脂发生聚合将二极管芯片及其支架封装起来。本发明在制备发光二极管时所需时间非常短,且不需模具、不需高温,达到既提高效率又节约能源的效果,而且所用技术可以根据芯片的发光特性主动调解荧光粉的分布,能容易的实现荧光粉的特异性涂敷,以实现均匀性的白光发射或者光谱的特异性发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