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细胞容积调节分析细胞功能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63294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56674.4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杨培慧 周斌 郝燕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22 G01N2291/024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细胞容积调节分析细胞功能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为:首先在石英晶体微天平芯片表面固定细胞,然后分别通入工作液1和工作液2并利用石英晶体微天平动态监测细胞容积调节,最后求出ΔF1/ΔF2的值即为细胞容积调节值,进而分析细胞迁移、凋亡功能。本发明所述方法是一种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实时动态的检测方法,能够用于区分不同迁移能力的细胞,并精确检测药物对细胞迁移的抑制,通过精确监测药物作用下细胞容积调节的改变,分析细胞是否发生凋亡;本发明所述方法在细胞功能研究、生化分析及临床诊断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抗氧化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43203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094222.0

    申请日:2011-06-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氧化传感器,包括玻璃碳电极和涂布在玻璃碳电极表面的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由聚苯胺薄膜吸附血红素形成,所述聚苯胺薄膜具有多孔的网络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抗氧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通过合成聚苯胺纳米纤维,与血红素构造复合膜,将复合膜覆盖于玻璃碳基底电极表面,构建一种抗氧化传感器,应用于评价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本发明的抗氧化传感器可应用于中性弱酸弱碱介质的测量,该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操作简便、测定条件温和、灵敏度高和重现性好等优点。

    改性壳聚糖靶向载药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6145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213719.2

    申请日:2009-12-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壳聚糖靶向载药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将壳聚糖改性为羧甲基壳聚糖,然后用生物交联剂将药物分子上的活性氨基和羧甲基壳聚糖上的活性羧基交联,制成载药纳米微球;最后通过化学修饰方法将靶向性生物分子连接在载药微球的表面,得到改性壳聚糖靶向载药纳米微球。该载药纳米微球粒径小、药物包封率高、载药量大、靶向生物分子偶联效率高、制备条件温和、靶向性强、药物毒副作用低,能提高对肿瘤细胞的靶向作用和缓释作用,从而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

    一种生物功能化的金纳米棒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982774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1010501677.5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功能化的金纳米棒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是用胱胺二盐酸盐取代金纳米棒上的CTAB,然后用EDC/NHS偶联特异性生物分子,得到生物功能化的金纳米棒分子探针。本发明生物功能化的金纳米棒分子探针的荧光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好,表面功能化过程简单,具有近红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功能,同时能够特异性标记细胞或组织,通过调控不同的激发波长,可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从而实现采用单一金纳米棒分子探针进行多色标记的目的。本发明生物功能化的金纳米棒分子探针的抗漂泊能力强,是一种可代替传统荧光染料的新型荧光探针。

    一种实时动态监测细胞跨膜转运有机小分子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891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154606.0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杨培慧 卢欣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QCM‑D实时动态监测细胞跨膜转运有机小分子的分析方法,属于细胞跨膜转运小分子过程监测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创造性地将具有纳克级别灵敏度的QCM‑D与小分子跨膜转运机制结合在一起,提供了一种以QCM‑D技术实时动态监测细胞在不同介质刺激下跨膜转运有机小分子的在线分析新方法,包括传感界面构建、流通池中细胞的黏附、不同介质刺激下黏附细胞跨膜转运有机小分子的监测以及流通体系条件的控制,具有高灵敏度、操作简单、原位无损、实时动态监测等优点,有望在生理学、药理学、基础医学及临床诊断等研究领域推广应用。

    一种具有可调控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性能的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67744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824289.8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可调控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性能的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为:以蔗糖为碳源,将蔗糖水溶液的pH调至碱性,插入工作电极,大力搅拌下,施加电压,反应,得产物溶液;收集产物溶液,将盐析出,得碳量子点溶液;将碳量子点溶液真空冷冻干燥,得粉状固体,所述粉状固体即具有可调控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性能的碳量子点。该方法在水溶液体系,以蔗糖为碳源,采用电化学方法,可通过控制反应中加入不同的表面钝化剂来调控碳量子点的荧光和电致发光性能。且无须复杂的后续修饰处理便可得到同时具备优良电致发光和荧光的碳量子点。因此所制备的碳量子点可在荧光领域和电致发光领域都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有机锗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617632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210059684.3

    申请日:2012-03-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锗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有机锗配合物由锗(Ⅳ)与瑞香素配合得到,具有如下所示结构式。所述有机锗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瑞香素溶于水后,调节pH值至中性,然后加入H2GeO3回流,然后过滤,滤液用减压蒸馏蒸干,得到黄色固体;重结晶,干燥,得到粉状固体,即所述有机锗配合物。所述有机锗配合物的抗氧化抗肿瘤性能显著优于瑞香素,在制备抗氧化、抗肿瘤药物或保健品中存在应用价值。。

    一种可稳定纳米锗的锗纳米颗粒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4896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15344.5

    申请日:2012-06-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稳定纳米锗的锗纳米颗粒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将GeO2溶于碱液中,得到锗酸根离子前驱液,然后加入生物相容的天然生物大分子,高速搅拌混合,得到反应物溶液后在高速搅拌的条件下与还原剂混合反应,最后将还原反应液经过透析袋透析处理,离心冷冻干燥,得到所述锗纳米颗粒。所述锗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较小的粒度,形貌规整,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采用生物相容性好的天然大分子作为锗纳米颗粒合成过程中的稳定剂,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锗纳米颗粒合成过程中原料有毒、条件苛刻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温和的合成路线,同时提高了锗纳米颗粒的稳定性,改善产品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

    改性壳聚糖靶向载药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6145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13719.2

    申请日:2009-12-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壳聚糖靶向载药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将壳聚糖改性为羧甲基壳聚糖,然后用生物交联剂将药物分子上的活性氨基和羧甲基壳聚糖上的活性羧基交联,制成载药纳米微球;最后通过化学修饰方法将靶向性生物分子连接在载药微球的表面,得到改性壳聚糖靶向载药纳米微球。该载药纳米微球粒径小、药物包封率高、载药量大、靶向生物分子偶联效率高、制备条件温和、靶向性强、药物毒副作用低,能提高对肿瘤细胞的靶向作用和缓释作用,从而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