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粒度访问控制的可追责的基于属性的匿名认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9939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0047215.9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粒度访问控制的可追责的基于属性的匿名认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初始化处理,生成主公钥和主私钥;通过证书权威机构生成用户的属性秘钥;发布认证任务,对认证任务进行加密操作的处理得到认证任务的密文;解密认证任务,对认证任务的密文进行解密操作;生成认证,对消息进行认证操作,生成认证令牌;验证认证,通过验证者对认证操作结果进行验证操作;追踪重复认证的用户,当用户认证达到两次时,通过验证者进行链接操作、追踪操作的处理。本发明采用密文策略基于属性加密处理、zk‑SNARK零知识证明处理,允许任何人识别同一个用户生成的两个有效认证令牌,达到细粒度访问控制、保证用户的隐私和公开可追责的效果。

    一种高效隐私的外包k均值聚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1445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224926.9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隐私的外包k均值聚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用户和服务器,通过服务器生成和分发密钥,用于加密数据;获取样本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密文数据集,预处理包括创建哈希表、加密数据集;对预处理后的密文数据集进行基于剪枝策略且保护隐私的k均值聚类操作,基于剪枝策略且保护隐私的k均值聚类操作完成后,服务器在新的聚类中心上进行新一轮的聚类,直到聚类后的位图矩阵不再变化,则停止聚类;聚类结束后,用户通过密钥解密聚类结果;本发明使用了基于局部敏感哈希函数的剪枝策略从而减少了聚类过程中不必要的计算;不仅支持多用户的外包聚类,而且显著提高了聚类效率。

    面向事件的可链接可追踪的匿名认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0085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16419.4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事件的可链接可追踪的匿名认证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系统初始化,生成主公钥和主私钥;用户秘钥生成,通过秘钥生成算法生成用户的公私钥对;通过证书生成算法生成用户的证书;匿名认证消息,通过认证算法对消息进行认证;验证认证,通过验证算法检验得到的认证;链接认证,通过链接算法检查两个认证令牌是否来自于同一个用户;追踪二次认证用户,当链接到两个认证令牌时,通过追踪算法得到该二次认证用户的公钥。本发明方法不依赖于群签名或环签名,在面向同一事件的认证中,认证一次具有完全地匿名性,同时针对认证两次的情况,进一步实现了不依赖于权威机构的可链接性和可追踪性,从而平衡了匿名性和责任性。

    基于区块链的匿名电子投票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3276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06319.7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匿名电子投票方法及系统,包括下述步骤:投票端将投票端身份信息和以太坊账户地址发送至注册中心,注册中心生成盲签名,并发送至投票端,投票端输出投票权限签名;投票管理端生成投票参数,将参数写入智能合约并采用交易的方法发送到区块链网络中进行信息公示,投票端获取智能合约投票内容,并将投票端选票消息以交易的形式发布到投票管理端的智能合约中,完成投票;到达设定的投票结束时间后,投票管理端采用智能合约方法,停止接收投票,统计结果。本发明的投票记录随时可查并且不可篡改,提升了投票的公平性,选票与投票端真实身份分离,实现了对投票端和投票的双重匿名保护,更好地保护了投票端的个人隐私。

    基于区块链的可追责匿名电子投票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24993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09823.2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追责匿名电子投票方法及系统,包括下述步骤:投票端获得参加投票的成员公私钥对,投票用户管理中心将注册成功的投票端身份信息保存到身份认证表并存入智能合约;投票发起端发起一次投票活动;投票端根据智能合约内容中公布的活动标签构造出投票端的选票信息,向智能合约发送交易进行投票;在智能合约中下载全部投票端的选票信息,验证选票是否重复,并在身份认证表中查看恶意投票端的身份信息;达到预设条件后,接收投票发起端私钥以及时间陷门服务器发出的时间陷门对验证通过的选票进行解密,并统计投票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对恶意投票端身份的揭露,更好地保证了投票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一种多权威公开可追责的身份匿名认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078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32454.2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权威公开可追责的身份匿名认证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基于生成的第一密钥对的公钥、公共参考字符串、第一哈希函数和第二哈希函数生成全局参数;生成第二密钥对的公钥作为权威机构的验证密钥,将第二密钥对的私钥作为签名密钥;生成用户的密钥对;权威机构针对用户的属性生成证书;基于第一哈希函数计算链接标签,基于第二哈希函数计算追踪标签;获取链接标签、追踪标签和证明,生成认证;验证认证的有效性;检查认证的可链接性;获取具有相同链接标签所对应的两个消息及其认证,计算用户的公钥。本发明满足了用户具有多证书的需求,达到了多权威机构下用户匿名认证的目的,实现了多权威机构下对多次认证的用户的公开追责。

    支持低成本隐私保护的可链接去中心化众包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2808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44362.9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支持低成本隐私保护的可链接去中心化众包方法及系统,方法为:建立众包系统,确定交互实体;运行初始化及密钥生成算法,进行系统注册;任务请求者设置任务,通过智能合约发布到区块链上并指定任务收集者进行任务收集;工人接收任务,将解决方案在区块链下发送给任务收集者;任务收集者进行身份验证及有效数据筛选,并将结果发布到区块链上公开;引入防作弊机制,各交互实体对发布在智能合约上的结果进行作弊揭示;任务收集者收集最终结果提交给任务请求者,任务请求者分发任务奖励。本发明在保护区块链上数据隐私的同时,将系统总开销降低至常数级别的复杂度,同时引入防作弊机制,允许对作弊行为进行揭示,保证诚实用户的匿名性。

    基于谐振结构的太赫兹光纤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543716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15760.0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谐振结构的太赫兹光纤滤波器,包括:侧边抛磨太赫兹光纤、谐振结构,其中谐振结构是一种微纳长方体柱,该结构集成于侧边抛磨太赫兹光纤的侧边抛磨平坦区。微纳长方体柱起到类谐振腔效果,使得符合微纳长方体柱谐振频率的太赫兹波被有效耦合进入谐振腔与微纳长方体柱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谐振,电磁谐振频率也被称为该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位于中心频率处的太赫兹电磁能量用于维持电磁振荡,由此形成滤波阻带。随着微纳长方体柱结构尺寸的改变,该滤波器能实现0.1~3THz范围内任一特定窄带内实现较高Q值,较大最大阻带衰减深度和较小的插入损耗的滤波。

    基于区块链的可追责匿名电子投票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2499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910409823.2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追责匿名电子投票方法及系统,包括下述步骤:投票端获得参加投票的成员公私钥对,投票用户管理中心将注册成功的投票端身份信息保存到身份认证表并存入智能合约;投票发起端发起一次投票活动;投票端根据智能合约内容中公布的活动标签构造出投票端的选票信息,向智能合约发送交易进行投票;在智能合约中下载全部投票端的选票信息,验证选票是否重复,并在身份认证表中查看恶意投票端的身份信息;达到预设条件后,接收投票发起端私钥以及时间陷门服务器发出的时间陷门对验证通过的选票进行解密,并统计投票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对恶意投票端身份的揭露,更好地保证了投票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基于区块链的可追踪的匿名众包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3904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47214.4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追踪的匿名众包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化众包,通过注册机构生成主公钥和主私钥;注册,用户、任务请求方分别通过注册机构进行注册;发布众包任务,通过任务请求方将众包任务发送到区块链中;参与众包任务,用户发送提交结果;验证提交结果,对提交结果进行验证操作;追踪提交多次用户,验证者根据认证令牌检查用户是否提交多次,链接同一用户的提交结果,追踪提交多次用户的身份;分发奖励,对提交结果符合众包任务要求的用户进行奖励。该方法达到访问控制和任务保密性的同时,保证打开公平和交换公平,实现公开可追踪的追责机制,允许任何人追踪参与达到两次的用户,平衡隐私和可追责的关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