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2246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509302.4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网络的无人机视觉着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的步骤为:地面端系统发送着陆控制信号到无人机;无人机通过高清摄像头采集图像,通过无人机端5G网络通信模块传输到地面端系统,视觉导航模块进行图像识别,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图像灰度化处理和图像边缘检测,检测到着陆信标时,视觉导航模块计算无人机与着陆信标相对位置;无人机主控模块调整无人机位置,直到高清摄像头光心与着陆信标中心重合;无人机着陆过程中采用超声波测距模块测量与着陆信标的垂直距离,下降至无人机与着陆信标距离小于设定值时,无人机停止运转,完成着陆。本发明完成无人机精准降落,基于5G网络进行信号传输,实现对无人机超高清实时视频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0297498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09274.6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无人机的轨道巡检方法及系统,该方法的步骤为:无人机按设定的巡检路线进行巡检;将拍摄数据传输至地面控制系统;对拍摄数据进行轨道图像识别;监测无人机的电池剩余电量,计算能否飞达距离最近的充电桩;无人机到达充电桩上空后,将采集的图像传到地面控制系统,进行着陆信标图像识别,检测图像中的着陆信标位置,计算无人机与着陆信标相对位置,无人机调整位置,超声波测距模块测量与着陆信标的垂直距离,无人机进行降落;无人机与充电桩进行无线充电;无人机充满电后,与充电桩断开连接,继续巡检。本发明及时高效地检测轨道的故障点,减少轨道交通的事故发生率,提高电车在轨道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6143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09281.6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和计算机视觉的轨道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的步骤为:无人机进行电车轨道图像采集;地面站接收高清摄像头图像数据进行图像预处理;对槽内较暗区域和槽外较亮区域进行两次多阈值轨道区域分割,依据较亮较暗区域相邻的距离特征分割轨道区域,提取得到轨道图像;红外热像图进行灰度化,采用相对温差法提取轨道上的高温区;预处理后的图像与轨道检测窗口叠加,掩膜得到感兴趣区域,感兴趣区域进行边缘闭合判断和填充得到连通区域,筛选连通区域得到疑似轨道异物;疑似轨道异物输入BP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得到异物分类结果。本发明实时进行轨道异物识别和温度检测,减少轨道交通的事故发生率,提高电车运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10435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015801.5
申请日:2014-0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2F3/34 , C02F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sp.)FS1在染料脱色方面的应用。所述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sp.)FS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3561。本发明所述菌株生长迅速,环境适应性强,具有广谱的染料降解能力,对多种染料都具有很好的脱色效果,培养10h即能达到最大脱色率,脱色率可达90%以上,最大脱色浓度达5000mg/L。将本发明菌株应用于印染废水以及相关的染料废水脱色处理,能有效避免难于自然降解的染料分子直接进入水体导致的环境污染,且无二次污染,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率和应用前景。本发明首次将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sp.)应用于染料降解,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为解决染料污水处理尤其是脱色问题提供有力的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209650079U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20160064.6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合电池电动车的电池切换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电压电流监测模块,继电器模块,处理单元,显示模块,充电电路、放电电路、上位机、电池1、电池2。其中,电压电流监测模块包括A/D模数转换器、电压采集器、电流采集器,其中,继电器模块包括继电器1、继电器2、继电器3、升压模块1、升压模块2、升压模块3。该实用新型主要针对48V的电池,可以同时处理不同种类的电池间的自动切换,克服了由于电池种类不同带来的充放电方案不兼容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可靠性。该设计不仅可自动或手动地进行于不同种类电池间的切换,还可以切换到充电电路进行充电,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8694723U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21332431.8
申请日:2018-08-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州暨环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埃米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寿命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分为互不连通的产水室和净水室;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净水室的原水入口;净水室内设有第一中空管,第一中空管包括第一管密封端和第一管开放端;第一管密封端固定连接壳体,第一中空管的内部形成第一原水横向流道,原水入口连通第一原水横向流道;第一管开放端与密封层之间间隔预定宽度值,第一管开放端与密封层之间形成第一原水纵向流道;第一中空管的外管壁处形成第二原水横向流道;第一原水横向流道和第二原水横向流道内均设有多根纤维膜丝。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中空管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对密封层以及固定于密封层上的纤维膜丝进行冲洗,增长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4679297U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20268400.0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人工湿地原位基质采样或监测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采样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和采样装置均为空心的柱体,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侧壁上分布有孔,所述采样装置被固定装置套合。本实用新型装置针对人工湿地基质粒径较大、流散性强、质地坚硬等特点而设计,具有设计简洁、使用方便、对非采样区湿地基质扰动小,造价便宜等优点,非常适合应用于人工湿地内基质的原位采样和人工湿地内部物理化学性质的原位监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