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6044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786206.X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1/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双层电泳胶染色装置、自动化电泳胶染色装置及使用方法。所述的双层电泳胶染色装置包括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第一容器放置在第二容器内,第一容器的外壁与第二容器的内壁存有空隙,第一容器底部边缘设有多个通孔;第二容器上端盖有上盖;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双层电泳胶染色装置的使用方法,操作简便、适应性强、试剂利用率高、不污染电泳胶、安全高、密封好,为凝胶电泳技术后续的染色步骤提供便捷,显著优于目前实践中的按压倾倒、晃动排液、平板托起倾倒、虹吸法等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电泳胶染色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可进一步简化操作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科学意义和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468609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90454.X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B09C1/10 , C12R1/385 , C12R1/085 , C02F101/3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复合污染微生物治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环芳烃和有机锡复合污染治理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治理菌剂由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及多环芳烃和有机锡降解菌按照质量比1:(1~20)混合而成。该治理菌剂可应用于受污染水体、底泥及土壤中多环芳烃和有机锡复合污染的治理。本发明提供的菌剂降解多环芳烃和有机锡复合污染物的技术与化学法和热处理法相比,具有处理效率高、成本低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043799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10567975.3
申请日:2012-12-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有机锡降解菌剂和修复植物处理有机锡污染水体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发酵技术获得大量有机锡降解菌,并对菌体进行干燥后获得可长时间存放的活性菌剂。在种植修复植物的情况下,投加有机锡降解菌,利用有机锡降解菌剂和修复植物联合处理技术,实现有机锡的去除。本发明利用有机锡降解菌剂和修复植物联合净化有机锡污染物的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成本低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比单独的微生物净化技术效果更优越,所需投放到水中的有机锡降解菌的菌量少,修复植物还具有美化景观的特色。
-
公开(公告)号:CN102766656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26911.7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甘蔗渣廉价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甘蔗渣作为唯一碳源配制廉价的培养基,选取高产的纤维素酶产生菌和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通过耦合两株菌的发酵工艺,实现了纤维素酶和微生物絮凝剂的高产量,拓展了甘蔗渣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与直接利用纤维素酶糖化甘蔗渣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相比,本发明既省去了纤维素酶的提纯过程,同时有效利用了木霉发酵后的剩余底物产絮凝剂,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也减少了废水排放,所产生的酶和絮凝剂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本发明的发酵方法简便,容易控制,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234823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26548.8
申请日:2008-03-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水体石油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活性剂的提纯分析:采集含油废水,稀释,涂布于原油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出菌落后经划线分离、纯化、保种,获得可能产生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将所筛选的菌株接种在合适的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获取含有表面活性物质的发酵液;从发酵液中提纯表面活性物质;(2)原油降解菌的筛选;(3)表面活性剂-原油降解菌联合处理含油废水。本发明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比一般的化学表面活性剂在性能方面更优越,而且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原油降解菌联合处理水体的石油污染,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208882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0898138.3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加换海水装置,包括用于配制海水的腔体、设于腔体上方用于储存海盐的罐体、称量器以及控制器,称量器一端与罐体相连,称量器另一端与腔体相连,腔体中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海水盐度的第一盐度感应器,腔体设有向其输送纯水的纯水输送装置,腔体还设有用于将腔体中的海水或纯水输送至海水缸中的海水输送装置,纯水输送装置、海水输送装置上均设置有用于监测流量的流量计,海水缸中设置有用于排出海水缸中海水的排水装置;控制器与第一盐度感应器、流量计、称量器、纯水输送装置、海水输送装置以及排水装置电连接。本发明智能实现了海水缸的自动定量换水、加水功能,解决了海水缸加水换水过程中费时费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8459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727144.6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23K50/80 , A23K10/26 , A23K10/12 , A23K20/00 , A23K10/00 , A23K10/37 , A23K20/158 , A23K20/20 , A23K20/174 , A23K40/10 ,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水产养殖底质副产物的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鱼饲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产养殖底质副产物35‑65份、豆粕5‑35份、麦麸15‑35份、米糠15‑35份、大豆油1‑3份、复合多矿0.1‑0.3份、复合维生素0.1‑0.3份;还包括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与水产养殖底质副产物和豆粕混合物比为1:(90‑110);本发明不仅减轻了高密度水产养殖行业尾水处理的压力,养殖底泥的资源化也减轻了养殖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且工艺简单,应用前景广阔,为高密度水产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08882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98138.3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加换海水装置,包括用于配制海水的腔体、设于腔体上方用于储存海盐的罐体、称量器以及控制器,称量器一端与罐体相连,称量器另一端与腔体相连,腔体中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海水盐度的第一盐度感应器,腔体设有向其输送纯水的纯水输送装置,腔体还设有用于将腔体中的海水或纯水输送至海水缸中的海水输送装置,纯水输送装置、海水输送装置上均设置有用于监测流量的流量计,海水缸中设置有用于排出海水缸中海水的排水装置;控制器与第一盐度感应器、流量计、称量器、纯水输送装置、海水输送装置以及排水装置电连接。本发明智能实现了海水缸的自动定量换水、加水功能,解决了海水缸加水换水过程中费时费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468609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390454.X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B09C1/10 , C12R1/385 , C12R1/085 , C02F101/3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复合污染微生物治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环芳烃和有机锡复合污染治理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治理菌剂由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及多环芳烃和有机锡降解菌按照质量比1:(1~20)混合而成。该治理菌剂可应用于受污染水体、底泥及土壤中多环芳烃和有机锡复合污染的治理。本发明提供的菌剂降解多环芳烃和有机锡复合污染物的技术与化学法和热处理法相比,具有处理效率高、成本低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8459114U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21131681.5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1/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电泳胶染色装置和自动化电泳胶染色装置。双层电泳胶染色装置包括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第一容器放置在第二容器内,第一容器的外壁与第二容器的内壁存有空隙,第一容器底部边缘设有多个通孔;第二容器上端盖有上盖;该双层电泳胶染色装置的操作简便、适应性强、试剂利用率高、不污染电泳胶、安全高、密封好,为凝胶电泳技术后续的染色步骤提供便捷,显著优于目前实践中的按压倾倒、晃动排液、平板托起倾倒、虹吸法等方法。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电泳胶染色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进一步简化操作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科学意义,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