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牙齿美白与修复功能的佐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02067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810229333.X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于涛 刘旭 周长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牙齿美白与修复功能的佐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佐剂可防止美白剂过氧化脲与生物活性玻璃类修复材料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活。在使用过程中,天然水溶性高分子包膜遇水发生崩解缓释生物玻璃成分,实现牙齿美白与牙齿修复的双重功效;同时还避免生物活性玻璃与过氧化脲发生反应而引起牙膏胀管,提高产品稳定性,延长产品保质期。所述的佐剂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所述的佐剂可用于各种口腔用的美白洁牙物,如牙膏、香口胶、涂擦牙粉、牙贴、漂白凝胶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复合型磷酸钙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648673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840487.8

    申请日:2017-09-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磷酸钙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复合型磷酸钙骨水泥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2~25%的环糊精、硫酸水解纳米纤维素和PVA与75~98%的普通磷酸钙骨水泥组成。本发明首次利用了环糊精、硫酸水解纳米纤维素、PVA的刚性结构特性、成氢键特性及其与钙离子的结合功能,加上液相的辅助作用,成功地应用在磷酸钙骨水泥中。本发明的复合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固化时间变化不大,且其抗血冲效果和机械性能显著提高。本发明的复合型磷酸钙骨水泥可为骨损伤修复医用材料带来更优良的生物医学性能,并可取得更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高抗菌性口腔封闭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338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986745.3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于涛 阳秋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高抗菌性口腔封闭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封闭剂原材料有草酸钙、磷酸氢二铵、硅酸四乙酯,六水合硝酸铈。它是一种生物活性材料,可在短时间内产生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该封闭剂通过调控和稳定Ce3+、Ce4+的比例从而获得高抗菌性,可用于口腔封闭剂,主要通过封闭牙齿窝沟点间隙来阻断细菌的入侵,从而提高牙釉质的耐酸性来预防龋病,同时该材料杀菌性能良好,可进行更深层次的细菌清楚,保证口腔环境的清洁。

    溴离子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3548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0103585.2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于涛 刘旭 周长忍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溴离子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提出并证明了溴离子可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软骨细胞外基质(例如糖胺多糖等)的分泌,具备诱导软骨细胞再生及其分化的功能,可以有效起到促进软骨修复的作用;同时,溴离子对细胞的增殖、铺展和黏附无明显影响。本发明还提供了负载溴离子微球,可直接注射到缺损部位进行原位修复或将所述的微球复合于支架材料上制成生物支架材料;所述的生物支架材料可用作软骨‑软骨下骨缺损植入材料,具有优异的体外生物活性,显著的体内软骨‑软骨下骨一体化修复的双向生物学功能特性,在软骨‑软骨下骨缺损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PMMA基的水合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33939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286118.3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MMA基的水合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PMMA基的水合骨水泥由PMMA、P(MMA-HEMA)或/和P(MMA-HEMA-PVA)乳液中的至少一种,与固体磷酸盐混合物混合组成;该PMMA基的水合骨水泥既接近PMMA的强度,又具有良好的骨组织的相容性。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PMMA基的水合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巧妙利用乳液中的PMMA代替常用骨水泥中的PMMA粉体,并大大降低了骨水泥固化过程中的热效应和残余单体的含量,整个工艺制备过程温和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临床上工业化生产,在骨缺损修复、椎体肿瘤、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和齿科修复材料领域等有着广泛且良好的应用前景。

    溴离子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3548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03585.2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于涛 刘旭 周长忍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溴离子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提出并证明了溴离子可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软骨细胞外基质(例如糖胺多糖等)的分泌,具备诱导软骨细胞再生及其分化的功能,可以有效起到促进软骨修复的作用;同时,溴离子对细胞的增殖、铺展和黏附无明显影响。本发明还提供了负载溴离子微球,可直接注射到缺损部位进行原位修复或将所述的微球复合于支架材料上制成生物支架材料;所述的生物支架材料可用作软骨-软骨下骨缺损植入材料,具有优异的体外生物活性,显著的体内软骨-软骨下骨一体化修复的双向生物学功能特性,在软骨-软骨下骨缺损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