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铰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6572A

    公开(公告)日:1998-03-18

    申请号:CN97118008.3

    申请日:1997-07-25

    Inventor: 黑田充

    Abstract: 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铰接结构,相互连接保护板式显示器的保护盖和用作设备主体的基本为矩形平行六面体盒。此铰接结构包括基本为圆筒状的主体部分,一对接合部分,一对第一突轴,和两对第二突轴。主体部分具有预定长度。该对接合部分一体化地形成在主体部分的两端,在垂直于主体部分的轴的方向从主体部分的所述两端突出预定长度,从而与主体部分一起形成悬臂。该对第一突轴在主体部分的轴向从靠近主体部分的该对接合部分的近侧端面向外突出预定长度,从而装入保护盖。两对第二突轴在平行于主体部分的轴的方向从该对接合部分的远侧端面突出预定长度,从而装入盒。

    移动通信设备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68107C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03156212.4

    申请日:2003-09-04

    Inventor: 黑田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实现用双手输入数据,并且实现小型个人计算机的操作风格,而尽管它只具有移动电话的尺寸。第一器件单元包括主单元,该主单元安装有用于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单元。第二器件单元和第三器件单元中的每一个具有用于各种操作的输入按钮。第一器件单元具有连接单元,用于将第二和第三器件单元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器件单元。将第二和第三器件单元在一点上连接到第一器件单元,使得通过按下连接单元的操作单元的按钮,可以在第一器件单元的两侧展开它们。

    送话器单元的安装结构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4522C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02119090.9

    申请日:2002-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1/03 H04R1/06 H04R1/08 H05K1/182 H05K3/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送话器单元安装结构,其中,可持电话的主体的厚度能够减小,而不受送话器的高度与送话器连接器和印刷电路板的厚度之和尺寸的限制。该送话器单元安装结构包括:一个与送话器电连接的送话器连接器,一个用于将送话器与其上的送话器连接器夹持在一起从而形成送话器单元的送话器夹持器,及一个印刷电路板。该送话器连接器具有一突出部,该突出部向外突出超过送话器的外圆周边缘并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该印刷电路板具有在其上部制成的送话器单元辅助孔,该送话器单元在该送话器单元的一部分装入上述送话器单元辅助孔中的状态下夹持在主体元件的前壳体上。

    可折叠便携式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497924A

    公开(公告)日:2004-05-19

    申请号:CN03134906.4

    申请日:2003-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1/0214 H04M1/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具有显示器(3)的第一机身和具有接口(6)的第二机身,用户可以通过接口(6)来操作所述电子设备,第一和第二机身(1,2)可以通过枢轴(105)相对于彼此旋转,第一机身(1)具有当所述电子设备折叠时面向第二机身(2)的第一表面,第二机身(2)具有当所述电子设备折叠时面向第一机身(1)的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接口(6)从第二表面突出一个高度;第一机身(1)在第一表面处形成有凹入部分(4),该凹入部分(4)在所述电子设备折叠时对准接口(6),并且该凹入部分(4)所具有的深度等于或大于所述高度;以及显示器(3)位于所述凹入部分(4)内。

    便携式无线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23150A

    公开(公告)日:2001-11-21

    申请号:CN01122641.2

    申请日:2001-0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1/0247 H01Q1/242 H04B1/3833 H04M1/0214

    Abstract: 一种无线装置,具有在打开时提供改进的天线条件和方便性改进的折叠式结构。通过铰链耦合的第一和第二外壳绕着铰链自由地打开和关闭。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一个天线部分通过铰链耦合到第一和第二外壳上使该天线部分位于第二外壳的后部并且绕着铰链相对于第二外壳自由地打开和关闭。一个弹力加到天线部分使其在打开方向旋转。由一个天线闩锁部件来闩锁天线部分使其保持在关闭状态。当第一和第二外壳打开到预定角度时,释放闩锁以打开天线部分而离开第二外壳。

    便携式无线电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12619A

    公开(公告)日:2001-09-12

    申请号:CN01102178.0

    申请日:2001-01-22

    Inventor: 黑田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1/0247 H04M1/0214 H04M1/027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无线电装置允许用户用足够大显示屏使用互联网上的内容,而没有消弱它本身的便携特性。便携式无线电装置有盖体、下部装置部分、上部装置部分。盖体具有一个放置在反面的凹面反射镜。下部装置部分包括放置在表面的投射显示装置,当盖体被打开时,把图像投射到凹面反射镜。显示图像的光线从投射显示装置被投射并由凹面反射镜反射,所以,用户看到了放大的图像。

    数据显示无线电分页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800A

    公开(公告)日:1993-09-29

    申请号:CN93103087.0

    申请日:1993-02-27

    Inventor: 黑田充

    Abstract: 一种可靠的薄型数据显示无线电分页装置,能够尽可能地减少作用于安置在其中的液晶显示器(LCD)上的负荷,构成外壳的两个外壳部分容纳用于安装背衬发光体和LCD的金属框架。多个圆柱形的支架从金属框沿外壳的横向延伸以支撑外壳。在框架和LCD之间放置有环纹的导电橡胶,用于固定该LCD。

    电子零件的封固结构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31234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02107806.8

    申请日:2002-03-21

    Inventor: 黑田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1/03

    Abstract: 一个移动电话机壳的上壳和下壳封闭一个印刷电路板放置在其中的壳体内腔。该印刷电路板具有一个用焊剂使扬声器主体固定在其上的上表面。该扬声器主体的头部同一个罩相配合,有一个网固定在该罩中。此罩的上部形成一个弹性凸缘,并有三角形截面,该罩紧压在上壳上,因此可阻止任何湿气和灰尘通过声孔进入而且无须任何粘合剂和双面胶带。用弹性材料的变形来阻止湿气和灰尘的进入,可适用于包括声元件的电子元件。

    可折叠便携式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0525322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03134906.4

    申请日:2003-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1/0214 H04M1/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具有显示器(3)的第一机身和具有接口(6)的第二机身,用户可以通过接口(6)来操作所述电子设备,第一和第二机身(1,2)可以通过枢轴(105)相对于彼此旋转,第一机身(1)具有当所述电子设备折叠时面向第二机身(2)的第一表面,第二机身(2)具有当所述电子设备折叠时面向第一机身(1)的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接口(6)从第二表面突出一个高度;第一机身(1)在第一表面处形成有凹入部分(4),该凹入部分(4)在所述电子设备折叠时对准接口(6),并且该凹入部分(4)所具有的深度等于或大于所述高度;以及显示器(3)位于所述凹入部分(4)内。

    按钮的照明结构和具有带照明结构的按钮的电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59679C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03153321.3

    申请日:2003-08-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13/702 H01H2219/062

    Abstract: 一种按钮开关机构包括其上布有电路的面板(28),布置在面板(28)上的金属触片(26),透光按钮和发光元件(27),所述透光按钮位于电子装置的壳体中界定的一个开口内,并能从外部进行按压,所述透光按钮有外键帽(22)和与橡胶片(24)一起成形并用来使金属触片(26)接通的按压件(25),所述发光元件布置在面板(28)上位于按压件(25)周围以将光照射到所述按压件(25)的侧面上。按压件(25)是圆锥形的,其有一个靠上的表面作为底面并基本上同键帽(22)的下表面对齐,和一个用来接通金属触片的顶部。从发光元件(27)发出的光被照射到按压件(25)的整个侧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