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22511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510567178.9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PC: F04D29/42
Abstract: 一种泵装置,其即使在设置于泵壳体的第一吐出管与第二吐出管之间设置凸部,以在从一侧吐出流体时抑制从另一侧漏出流体,也能抑制由凸部形成的台阶部使流体滞留。在泵装置中,在泵壳体的第二壳体(4)的周壁(44),在第一吐出管(8)连通的第一开口部(48)与第二吐出管(9)连通的第二开口部(49)之间设置有凸部(45)(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从第一吐出管的轴线(L1)方向观察时,第一凸部的第二旋转方向(CCW)侧的端部(461)的至少一部分比第一吐出管的内周面(80)的最靠第一旋转方向(CW)侧的部分靠第二旋转方向侧,因此在周壁中,夹持于由第一凸部形成的台阶部与第一开口部(48)的区域较窄或不存在该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422511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567178.9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PC: F04D29/42
Abstract: 一种泵装置,其即使在设置于泵壳体的第一吐出管与第二吐出管之间设置凸部,以在从一侧吐出流体时抑制从另一侧漏出流体,也能抑制由凸部形成的台阶部使流体滞留。在泵装置中,在泵壳体的第二壳体(4)的周壁(44),在第一吐出管(8)连通的第一开口部(48)与第二吐出管(9)连通的第二开口部(49)之间设置有凸部(45)(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从第一吐出管的轴线(L1)方向观察时,第一凸部的第二旋转方向(CCW)侧的端部(461)的至少一部分比第一吐出管的内周面(80)的最靠第一旋转方向(CW)侧的部分靠第二旋转方向侧,因此在周壁中,夹持于由第一凸部形成的台阶部与第一开口部(48)的区域较窄或不存在该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18950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356333.8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马达和包括该马达的泵装置,在抑制因外力作用于配线部件而导致外力作用于配线部件与电路板的连接部的同时,有助于简化组装工序并实现制造的自动化。本发明的马达包括:保持座;电路板,该电路板支承于所述保持座;罩,该罩以覆盖所述电路板的方式重叠于所述保持座;以及配线部件,该配线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另一端经由所述保持座与所述罩之间的间隙部引出至外部,所述配线部件在该配线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间隙部之间具有弯曲部,在所述保持座和所述罩中的一方设置有突出部,该突出部抑制所述弯曲部恢复成直线状。
-
公开(公告)号:CN11148609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074119.9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泵装置,旨在减少零件数量。该泵装置具备:转子(40);配置于转子的周围的定子(50);覆盖定子的树脂密封部件(60);连接于定子线圈(54)的电路基板(70),电路基板具有用于将引线(72)导体(721)电连接于该电路基板的引线连接部(71),电路基板以引线连接部向外部突出的状态埋设在树脂密封部件中。通过这种结构,不需要将引线连接于电路基板的连接器,减少了零件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196229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80002200.7
申请日:2018-04-05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PC: F04D29/041 , F04D13/06 , F04D15/00 , F04D29/22
Abstract: 提供一种泵装置,在通过电动机驱动叶轮使流体流通时,能够抑制叶轮被拉到划分泵室的壳体侧。叶轮(7)配置于由壳体(5)和电动机(3)的端壁部(4)划分出的泵室(6)。叶轮(7)具有从护罩(122)向电动机(3)的端壁部(4)侧突出的背面叶片(125)。在叶轮(7)被驱动并且流体流过泵室(6)时,背面叶片(125)将流体(W3)从叶轮(7)和电动机(3)的端壁部(4)之间刮出。由此,在叶轮(7)和电动机(3)的端壁部(4)之间产生负压(F2),通过该负压(F2),叶轮(7)被拉向电动机(3)的端壁部(4)侧。背面叶片(125)作为产生将该叶轮(7)向端壁部(4)侧吸引的吸引力(负压F2)的吸引力产生机构(140)而发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1746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263982.9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泵装置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所述电动机具备经由绝缘部件卷绕多个驱动用线圈的定子铁芯,即使在绝缘部件上形成有在径向上的外侧面配置搭接线的导向壁,也能够确保转矩并且在轴向上小型化。在该电动机中,形成为筒状且配置于转子的外周侧的定子(6)具备驱动用线圈(23U、23V、23W)和定子铁芯(24),该定子铁芯具有经由绝缘部件(25)卷绕驱动用线圈的多个突极部(24b)。在绝缘部件的Z1方向上的端部形成有防止驱动用线圈向定子的径向上的外侧散开的导向壁(26b~26d),连接同相的驱动用线圈的搭接线(27U、27V、27W)沿着定子的径向上的导向壁(26b~26d)的外侧面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429369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0118384.5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马达的转子、马达以及泵装置,不必在磁铁安装用于防止飞散的专用的部件,即使在磁铁被分割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磁铁飞散。转子(10)具有:旋转轴(5);配置于旋转轴(5)的外周侧的磁铁(20);以及保持旋转轴(5)和磁铁(20)的保持部件(21)。在旋转轴(5)的轴线(L)方向上的磁铁(20)的上表面中多个凹部(32)在周向上分离地设置。各凹部(32)的内周面呈球面形状。保持部件(21)具有第二磁铁保持沿部分(43),该第二磁铁保持沿部分(43)从磁铁(20)的上表面的内周侧的端部至比多个凹部靠外周侧的范围覆盖磁铁(20)的上表面,第二磁铁保持沿部分(43)与凹部(32)的内周面紧贴。
-
公开(公告)号:CN103291629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060344.7
申请日:2013-02-26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窪信树
Abstract: 一种排泄泵,能抑制经由顶板孔溢出的泄水积存在包围顶板孔的外侧环状壁的内侧而接近电动机主体的情况。排泄泵(1)具有:在内侧划分出泵室(14)的泵壳(11);具有贯穿设置在泵室的顶板上的顶板孔(16)并朝上方突出的轴部(17)的叶轮(12);以及配置在泵壳(11)上方的电动机主体(4)。泵壳(11)包括:具有顶板孔(16)的上侧泵壳(41);以及从下侧与上侧泵壳(41)重叠以划分出泵室(14)的下侧泵壳(42)。上侧泵壳(41)具有:包围顶板孔(16)的外侧环状壁(48);以及上端开口位于外侧环状壁(48)内侧,下端开口露出到下侧泵壳(42)外侧的排水孔(79)。积存在外侧环状壁(48)内侧的泄水(D)可从排水孔(79)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2555163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010932890.5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泵装置,其具备壳体和O型圈,该壳体具有在转子的轴向上组合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且内部形成有泵室,该O型圈在转子的径向上配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其中,能够抑制组装时的O型圈发生扭曲。在该泵装置中,在第一壳体(7)上形成有限制O型圈(10)向下侧移动的限制面(11p)、供O型圈接触的接触面(11j)以及相对于第一壳体在径向上定位第二壳体(8)的定位面(11k),在第二壳体上形成有供O型圈接触的接触面(8c)和与定位面接触的定位面(8d)。与限制面(11p)接触的O型圈未弹性变形时的O型圈的中心和定位面的上端之间的距离(L1)比接触面的下端和定位面(8d)的下端之间的距离(L2)长。
-
公开(公告)号:CN11181041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0265435.4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PC: F04D13/06
Abstract: 一种泵装置,即使在形成覆盖定子的树脂密封部件时树脂材料从定子的外周侧朝向定子的径向内侧流入,也能抑制定子的轴向上的定子和隔壁部件的相对位置的偏移。在该泵装置中,在隔壁部件(11)上形成有朝向Z2方向侧的第一抵接面,在定子(6)上形成有朝向Z1方向侧并且与第一抵接面抵接来限制定子相对于隔壁部件向Z1方向的移动的第二抵接面。另外,在定子上形成有用于限制定子相对于隔壁部件向Z2方向的移动的卡合部(25a、25b),在隔壁部件上形成有卡合突起(11s),该卡合突起(11s)在定子的周向上以夹着卡合部(25a、25b)的状态配置并且与卡合部(25a、25b)卡合,限制定子相对于隔壁部件向Z2方向的移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