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型电动车辆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4868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80095202.0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在具备车辆行驶用的电动马达(30)、向所述电动马达(30)供给电力的蓄电池(100)、控制所述电动马达(30)的动力控制单元(320)、乘员放脚的踏板(9)、在所述踏板(9)的左右中央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CT)、搭载于车身而对所述蓄电池(100)进行充电的充电器(325)的跨骑型电动车辆(1、1A、1B)中,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配置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所述充电器(325)配置成在俯视观察下与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重叠。

    驱动控制装置、车辆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1536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80023188.X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该驱动控制装置及车辆在预先确定的模式选择条件成立的状态下,能够从使所述车辆(1)前进的前进模式(M1)选择使所述车辆(1)后退的后退模式(M2),所述后退模式(M2)包括后退动作(Mb)、赋予消隙转矩(T)的后退准备动作(Mp)、在维持所述消隙转矩(T)的赋予的状态下在与所述后退动作(Mb)之间进行切换的后退准备维持动作(Mw),在从所述前进模式(M1)转移成所述后退模式(M2)时,进行所述后退准备动作(Mp),在转移成所述后退动作(Mb)的状态下,在所述模式选择条件仍成立的情况下切换所述车辆(1)的后退与停止时,不经由所述前进模式(M1),在所述后退模式(M2)内切换所述后退动作(Mb)与所述后退准备维持动作(Mw)。

    跨骑型电动车辆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67925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880091162.7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跨骑型电动车辆(1)具备:车辆行驶用的电动马达(30);向所述电动马达(30)供给电力的蓄电池(100);控制所述电动马达(30)的PCU(320);在踏板(9)的左右中央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CT),其中,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前方形成有取入行车风(W1)的开口(316),所述PCU(32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所述蓄电池(100)配置在所述座椅(8)的下方,在与所述PCU(320)相邻的位置设置有供冷却液循环的PCU用循环路径(61),所述跨骑型电动车辆具备对通过所述PCU用循环路径(61)的所述冷却液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70),在主视观察下,所述热交换器(7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避开所述蓄电池(100)以及所述PCU(320)的位置。

    跨骑型电动车辆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4868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780095202.0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在具备车辆行驶用的电动马达(30)、向所述电动马达(30)供给电力的蓄电池(100)、控制所述电动马达(30)的动力控制单元(320)、乘员放脚的踏板(9)、在所述踏板(9)的左右中央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CT)、搭载于车身而对所述蓄电池(100)进行充电的充电器(325)的跨骑型电动车辆(1、1A、1B)中,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配置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所述充电器(325)配置成在俯视观察下与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重叠。

    跨骑型电动车辆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7872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780095248.2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在具备车辆行驶用的电动马达(30)、向所述电动马达(30)供给电力的蓄电池(100)、控制所述电动马达(30)的动力控制单元(320)、对所述蓄电池(100)及动力控制单元(320)进行支承的车身框架(11)、乘员放脚的踏板(9)、在所述踏板(9)的左右中央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CT)的跨骑型电动车辆(1、1A、1B)中,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配置在所述中央通道(CT)的内部,所述车身框架(11)具备左右一对的框架构件(13、14a、17),所述动力控制单元(320)配置在比左右一对的所述框架构件(13、14a、17)靠左右方向内侧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