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流场自适应的轴流泵后导叶体自动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453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63220.8

    申请日:2018-10-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流场自适应的轴流泵后导叶体自动优化设计方法,属于水利工程和动力工程技术领域,通过导叶进口角的确定、基于自适应进口角的导叶体自动优化设计方法和导叶体自动优化设计方法,与传统的导叶体设计相比,本发明专利在CFX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得到导叶体进口断面的流场分布,根据流场分布自适应的调整导叶体各断面翼型进口角度,使水流平顺无冲击的进入导叶体中,避免了导叶体进口的冲击损失。同时在优化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导叶体的作用和效果,提炼导叶体综合设计指标,使得优化设计出来的导叶体最大程度的减小水力损失和最大程度的回收速度环量,提高了水泵机组的整体运行效率,降低了运行能耗。

    泵站前池倒T型坝流态改善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5797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510211288.1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站前池倒T型坝流态改善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前池及前池内回流区后部设置的导流体,前池前部连接进水涵洞,前池后部设有进水池,其特征是:所述导流体为倒T型坝,倒T型坝在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剖面为倒T形,倒T型坝距进水池的距离为前池长度的0.2‑0.4倍,所述倒T型坝由下坝和上坝组成,上坝设置在下坝上部中间位置;所述下坝为长方体形,下坝长度与前池的宽度相等,下坝宽度为前池池内水深的0.5倍,下坝高度为前池池内水深的0.4倍;所述上坝为长方体形,上坝长度为前池宽度的0.1倍,上坝宽度为前池池内水深的0.5倍,上坝高度为前池池内水深的0.4倍。通过本发明,改善了泵站前池中存在的流态与淤积问题。

    Ω形双向低微扬程抽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90838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50070.8

    申请日:2014-02-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Ω形双向低微扬程抽水装置,包括双向进出水流道、快速闸门、双向低驼峰虹吸式出水结构、真空破坏装置和泵装置,泵装置垂直设置在进出水流道中央,泵装置两侧的进出水流道中分别设有调向闸孔,进出水流道上中部设有水平隔板,泵装置两侧的水平隔板上分别设有带浮箱调向闸门的下潜孔口,浮箱调向闸门为下潜孔口和调向闸孔的共用闸门,通过控制浮箱调向闸门,改变水流方向,实现双向抽水,低驼峰虹吸式出水结构的顶部通气孔接口连接真空破坏阀。本发明解决了双向低微扬程泵站对高效率抽水装置的迫切需求和因立式泵装置的轴向尺寸大而导致其出水高于泵站出口水位,浪费扬程的技术难题。工程结构紧凑合理,节约投资,管理控制方便,大幅度提高正反向抽水效率。

    伞形双向立式泵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47185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61707.0

    申请日:2012-12-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伞形双向立式泵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双向长方体进水流道、长方体出水流道、消涡防涡锥、进口喇叭管、叶轮室、导叶体、消旋体、环形虹吸式出水结构、后导水锥、出口喇叭管、驼峰环形壳,消涡防涡锥设置在进口喇叭管下方的双向长方体进水流道内,叶轮室进口连接进口喇叭管,叶轮室出口连接导叶体,消旋体、后导水锥、出口喇叭管依次设置在导叶体的上部,驼峰环形壳上环边与后导水锥的上缘平滑连接,下环边置于长方体出水流道内构成环形虹吸式出水结构,环形虹吸式出水结构的驼峰顶部设有通气孔接口连接真空破坏阀。本发明结构合理科学,具有自排自引、抽排抽引的四种作用,提高泵装置效率,节省投资,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管理方便。

    S型下卧式轴伸贯流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82706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134985.3

    申请日:2011-05-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刘超 杨帆 金燕

    Abstract: S型下卧式轴伸贯流泵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段、轴流泵或混流泵段、弯管、出水段和动力装置,进水段为断面逐渐收缩的平直收缩进水流道,进水段断面形状从进口矩形经椭圆过渡段逐渐变为出口圆形。弯管的过流断面形状从圆形进口逐渐过渡为椭圆形出口,其过流断面从圆形进口至椭圆形出口逐渐扩大。出水段为断面逐渐扩大的平直扩散出水流道,出水段的断面形状由椭圆形进口经椭圆过渡段逐渐变为矩形出口。动力装置卧式设置在出水流道的下方,动力装置与进、出水流道在同一立面。本发明与同类贯流式水泵装置比较,占地面积小,减少工程投资10-40%,效率提高2-5%。适用于各种轴流泵或导叶混流泵站,安装维护安全方便,运行费用少。

    一种离心泵隔舌结构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72239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0123688.6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泵隔舌结构,包括由若干隔舌片铰接而成的壳体,以及位于该壳体内用于驱动隔舌片绕铰接处转动来改变壳体外形的控制结构,其外形能够自适应离心泵变化的水流进行变化,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具体的,在大流量工况下,水流流速较大,水流撞击隔舌会加剧振动和噪音,隔舌的厚度自适应减小,能够降低隔舌对水流的影响,减小泵内的振动和噪声,使得隔舌的形状对水流的影响较小。在设计流量工况和小流量工况下,水流流速较低,隔舌形状对水流影响较大,恢复原始设计形状的隔舌能够提高离心泵的运行效率。

    一种灯泡体外壳可变形的贯流泵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64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22447.7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灯泡体外壳可变形的贯流泵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通过在贯流泵刚性灯泡体外侧套接柔性材料外壳,用电动液压推杆结构将柔性材料外壳支撑起来,柔性材料外壳的高度由电动液压推杆结构控制,当水流水量发生变化时,测流仪的探针检测到水流的流量,发送信号至自动控制装置的接收器,接收器接收信号值并匹配预设信号值后,发送信号到执行器,执行器根据预设信号值驱动电源输出对应电压值,电动液压推杆结构根据对应电压值输出相应的推动力度,用于控制推杆的伸出行程,使柔性材料外壳的弧度发生相对应的改变,以适应不同的水流流量,使得灯泡体外壳对水流的影响最小,减少灯泡体外壳的磨损,提高贯流泵的效率。

    一种多功能可调式消涡除杂装置及其消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73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69386.8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水利设施技术领域的一种多功能可调式消涡除杂装置及其消涡方法,解决泵站运行进水时的漩涡问题。其包括进水池、水泵组件、消涡组件和控制器;水泵组件设于进水池内;消涡组件包括直线滑轨、消涡环、第一伸缩机构和第二伸缩机构;直线滑轨设于进水池上,且靠近水泵组件;第一伸缩机构的固定端设于直线滑轨上方,活动端伸向进水池方向;第二伸缩机构的固定端与第一伸缩机构的活动端垂直连接,活动端设有动力电机;动力电机的机轴与消涡环固连,消涡环上设有挂钩;控制器分别与直线滑轨、第一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及动力电机连接;本发明适用于水利工程,快速消涡,提高水泵使用寿命,清除漩涡周边垃圾,提供设备高效运行。

    一种可调式双吸离心泵抗磨蚀叶轮

    公开(公告)号:CN1178693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63117.5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调式双吸离心泵抗磨蚀叶轮;包括左叶轮、右叶轮、调节装置和定轴器;左盖板与右盖板之间形成卡接,左主轴与右主轴同步转动;调节装置包括左圆环、右圆环和伸缩装置,左圆环设置于左盖板的内侧,左圆环的侧壁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左控制孔;右圆环设置于右盖板的内侧,右圆环的侧壁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右控制孔;左控制孔与右控制孔一一对应设置;伸缩装置在左控制孔和右控制孔中伸缩,左叶轮和右叶轮相对固定或相对转动,左叶片和右叶片交错分布;本发明可以根据泥沙含量,调节左右叶轮交错角度,减少叶轮磨损情况,提高叶轮磨蚀特性。

    一种改善侧向进水泵站进水池流态的联合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7877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97660.9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善侧向进水泵站进水池流态的联合导流装置,属于水利工程和市政工程泵站调水技术领域,在进水泵站进水池进口附近设置J型导流墩和可调翼型导流横档,通过J型导流墩的圆弧导流墩把河道中的水平顺地引入到进水池,圆弧导流墩和直导流墩的间隙可以平衡导流墩两侧水量,尽可能保证两侧水量一致;直导流墩可以对水流起到进一步的导流作用,可调翼型导流横档则可以分别对进水池内面层、中层和底层水流进行引导,避免纵向流动的发生,改善进水池内的流速分布和压力分布条件,使得水流平顺地流向水泵进水口,有效解决了侧向进水泵站进水池内存在的主流偏折、横向流动和严重旋涡的问题,提高了泵站运行的稳定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