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净化的景观溢流渠道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4576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611077253.4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向净化的景观溢流渠道,包括进(出)水渠道、第一、二排涝闸门、第一、二逆向景观渠道闸门、第一、二正向景观渠道闸门;进(出)水渠道的第一、二侧壁之间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二、三、四隔墩,第一侧壁与第一隔墩之间、第四隔墩与第二侧壁之间分别形成第一、二逆向景观渠道;第一、二隔墩之间、第三、四隔墩之间分别形成第一、二正向景观渠道;所述第一、二逆向景观渠道内分别设置所述第一、二逆向景观渠道闸门;第一、二正向景观渠道内分别设置所述第一、二正向景观渠道闸门;第二、三隔墩对应端之间分别设置所述第一、二排涝闸门。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渠道的工作方法。本发明巧妙的利用闸门实现景观渠道的双向净水,生物球可以及时更新替换,且兼顾排涝,结构对称、美观、维修方便。

    一种适用于大型景点的环岛式生态净化渠道

    公开(公告)号:CN106592535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11216951.8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型景点的环岛式生态净化渠道,净化渠道上设有进水口(17)、出水口(18),其特征是,所述净化渠道为圆环形,进水口(17)与出水口(18)之间形成排涝渠道(14),排涝渠道(14)中心沿水流方向设有分水墙(16),分水墙(16)上、下游的排涝渠道(14)上分别设有排涝闸门(15);所述净化渠道包括第一至八渠道(21‑28),第一至八渠道(21‑28)上设有丁坝(2),丁坝(2)逆水流方向布置。本发明巧妙的利用地势延长了水流路径使水流得到充分净化,可以有效降低水中重金属和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漂浮在水面的杂物,净化箱可以及时更新替换且本发明兼顾排涝,外形美观,可串联使用。

    一种集成式智能景观闸门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23269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610842432.6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集成式智能景观闸门,包括第一、二岸墙、第一、二立柱、横梁、门页、第一、二水桶,第一、二岸墙之间设置闸门门页;闸门门页底部设置在底轴上,第一、二岸墙中分别设有短轴,底轴两端分别与第一岸墙、第二岸墙内的短轴相连接;第一、二岸墙上分别设置第一、二立柱,第一、二立柱之间设置横梁,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两侧的横梁上分别设置第一、二定滑轮,闸门门页顶梁内、外河侧分别对称设置第一、二钢丝绳,第一钢丝绳穿过第一定滑轮并设置第一水桶,第二钢丝绳穿过第二定滑轮并设置第二水桶;横梁内设有输水总管,输水总管外接送水泵,输水总管通过输水软管分别连接第一、二水桶。本发明能够实现双向挡水功能,垂直提升功能,满足城市景观闸门的观赏性,操作上更加智能,适应现代化水工的趋势,同时方便检修。

    一种适用于大型景点的环岛式生态净化渠道

    公开(公告)号:CN106592535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216951.8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5/00 C02F3/00 C02F2003/001 E02B5/08 E02B11/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型景点的环岛式生态净化渠道,净化渠道上设有进水口(17)、出水口(18),其特征是,所述净化渠道为圆环形,进水口(17)与出水口(18)之间形成排涝渠道(14),排涝渠道(14)中心沿水流方向设有分水墙(16),分水墙(16)上、下游的排涝渠道(14)上分别设有排涝闸门(15);所述净化渠道包括第一至八渠道(21‑28),第一至八渠道(21‑28)上设有丁坝(2),丁坝(2)逆水流方向布置。本发明巧妙的利用地势延长了水流路径使水流得到充分净化,可以有效降低水中重金属和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漂浮在水面的杂物,净化箱可以及时更新替换且本发明兼顾排涝,外形美观,可串联使用。

    一种监测仪器埋设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20644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78241.0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仪器埋设保护装置,包括两块第一面板、两块第二面板和四个销钉,所述两种面板在短边边缘上均设有两个圆环,故每个面板上共有4个圆环,第一面板上的圆环设置的高度均和第二面板的圆环高度不同,两种面板的圆环两两竖直对齐,再用销钉插入垂直放置四块面板的圆环中构成矩形保护框架,将监测仪器置于矩形保护框架的中心,通过将矩形保护框架内外的坝土碾压密实,矩形框架能有效防止堤坝施工过程中的外来冲击力,且组装快速简单,达到对监测仪器的保护作用;本发明巧妙地利用带圆环的面板与销钉互相嵌套形成一个矩形框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在保护框架提升时,摩阻力小,起吊简单,不用使用大型的起吊设备,达到了降低费用,加快施工进度的目的。

    堤坝管涌渗漏强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2973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94766.6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涌、渗漏探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堤坝管涌渗漏强度检测装置,包括上方柱筒、下方锥筒、滑动电阻、浮球、直流电源、灵敏电流表、可调节弯管。上方柱筒和下方锥筒通过可调节弯管相连接,上方柱筒底部和下方锥筒顶部均有流水开口,滑动电阻设置在上方柱筒侧壁上,滑动电阻的滑片与浮球连接,滑动电阻通过电线与信号装置连接,信号装置包括直流电源和灵敏电流表,灵敏电流表用于判别管涌、渗漏强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装置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基于伯努力方程和浮力,利用可以随水面浮动的浮球改变控制滑动电阻的电阻值,并通过灵敏电流表观测这一变化,从而能快速、无损地检测堤坝的管涌、渗漏强度,投资低、结构简单、便于工程人员掌握使用。

    一种适用于堤防中软土地基的新型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597344U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21640183.9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堤防中软土地基的新型支护结构,包括挡浪板、帽梁、贴面、灌注桩、高压旋喷桩,灌注桩一侧设置高压旋喷桩,高压旋喷桩与灌注桩交错设置,灌注桩、高压旋喷桩上设置帽梁,帽梁靠近水的一侧上方设有挡浪板,帽梁靠近水的一侧下方设有贴面,贴面位于挡浪板下方,贴面内侧边缘与灌注桩对应表面相贴合。本实用新型在挡土的同时能减小堤防水流对堤岸的掏蚀,施工时开挖面积小,对周围建筑物基础和人民生活影响小。

    一种排洪、排涝泵站结构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92412U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21373777.8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洪、排涝泵站结构,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泵站前池,其特征是,所述泵站前池内沿水流方向设有前池隔墙(4),前池隔墙(4)竖向设置,前池隔墙(4)上设有前池连通闸(8),前池隔墙(4)将泵站前池分隔为排洪前池(5)和排涝前池(6),排洪前池(5)和排涝前池(6)通过前池连通闸(8)相连通;排洪前池(5)上设有排洪闸(1),排涝前池(6)上设有排涝闸(2)。本实用新型能在同一前池内将湖水外排与内涝外排两种功能同时实现,具有互不影响,节约土地的优势;在单一情况流量较大,原排水量达不到要求时,还可以使用辅助排水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