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84693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38783.6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1J13/02
Abstract: 一种纳米磁胶囊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先将六水三氯化铁和去离子水混合反应取得梭型羟基氧化铁颗粒;再将梭型羟基氧化铁均匀分散于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中,然后再混入盐酸多巴胺进行反应,取得梭型羟基氧化铁@聚多巴胺纳米颗粒;最后将梭型羟基氧化铁@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在氩气保护下煅烧,即得纳米磁胶囊。本发明制备成本低,操作过程简便,反应过程所需材料低毒、无害,可以有效的控制多组分材料的化学计量比,获得高纯度的纳米磁胶囊两端呈中空结构,形貌较均一,比表面积大。
-
公开(公告)号:CN105845924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610342414.1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H01M4/485 , H01M10/0525 , C01G23/00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氟掺杂的钛酸锂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能源材料生产技术领域,通过水热法合成Li4Ti5O12纳米片,能够显著的增加材料与电极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氟原子的掺杂使氟原子取代部分晶格氧原子形成Ti‑F键,根据电荷守恒,由于F的引入使材料的电荷失去平衡,为了保证材料的电荷守恒,会有部分Ti4+转化为Ti3+,从而增加了材料的导电性。通过F掺杂,取得的产品形貌均一,结晶度好,比表面积大,在高倍率下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111210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610463722.X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1J31/28
Abstract: 可拆卸式磁微球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拆卸方法,属于磁微球负载贵金属催化剂与贵金属催化剂回收技术领域。以溶剂热法制备出碳包覆的四氧化三铁磁微球,在碱性条件下通过环氧氯丙烷将β‑环糊精化学键合到MFC上,形成具有主客体包合能力的磁性载体,利用环糊精与对氨基苯硫酚的包合反应进行自组装;最后通过对氨基苯硫酚上的巯基和氨基与贵金属纳米粒子进行配位制备出可拆卸式磁微球负载贵金属催化剂。本发明采用的仪器设备简单,制备成本低,操作过程简便,反应过程所需材料低毒、无害,且可以有效的控制负载贵金属的种类、含量,可以用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高质量的可拆卸式磁微球负载贵金属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84592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42414.1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H01M4/485 , H01M10/0525 , C01G23/00 , B82Y30/00 , B82Y4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G23/005 , C01P2002/72 , C01P2004/04 , C01P2004/20 , C01P2004/62 , C01P2004/64 , H01M10/0525
Abstract: 氟掺杂的钛酸锂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能源材料生产技术领域,通过水热法合成Li4Ti5O12纳米片,能够显著的增加材料与电极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氟原子的掺杂使氟原子取代部分晶格氧原子形成Ti?F键,根据电荷守恒,由于F的引入使材料的电荷失去平衡,为了保证材料的电荷守恒,会有部分Ti4+转化为Ti3+,从而增加了材料的导电性。通过F掺杂,取得的产品形貌均一,结晶度好,比表面积大,在高倍率下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78019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342411.8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8/18 , D01D5/0015
Abstract: 一种管中管结构碳/金属氧化物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静电纺丝技术领域,也涉及管状结构的碳/金属氧化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选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乙烯醇其目的是根据其熔点高低,在后续热处理过程中,低熔点的聚乙烯醇首先变为液态向外扩散,然后高熔点的聚合物再扩散,最终形成管中管结构。本发明工艺简便,操作简单,制备条件易控,并且用去离子水作为溶剂,电纺丝过程中不产生有毒的有机气体,对环境无污染,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780299B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610342413.7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D04H1/4382 , D04H1/728 , D04H1/72 , D01D5/00 , D01D7/00
Abstract: 一种超分子吸附滤网的制备方法,属于污水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疏水性聚合物为电纺聚合物基材,以普通纱网作为支撑材料,静电纺丝纤维附着于纱网表面,将普通纱网与静电纺丝纤维相结合制备微孔结构的吸附型滤网,本发明产品不但具有很好的渗透性,还具有孔径可调节性,其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同时由于使用普通塑料纱网为支撑材料,滤网的机械强度增大,可用于吸附水体中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
-
公开(公告)号:CN108605595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434825.2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G13/00 , C12Q1/686 , C12Q1/6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3/00 , C12Q1/6806 , C12Q1/686 , C12Q2521/107 , C12Q2563/107 , C12Q2545/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相关技术抑制果皮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进而抑制果皮果锈形成的方法,属于细胞生物学领域,设计针对木质素合成基因CAD6基因的互补链,用350µM的互补链溶液喷洒果面,在自然条件下完成果实发育。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使用互补链抑制梨果皮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的方法,可以更好了解到缺少木质素对果皮果锈覆盖率的影响,更好的研究木质素对果锈形成的作用机制;2)抑制果皮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的方法有反向调控转基因植物木质素生物合成和化学药剂处理,而使用互补链不但可以抑制果皮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而且能收到更好的成效。
-
公开(公告)号:CN105914358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0463788.9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蛋黄‑蛋壳结构氮掺杂碳包覆四氧三铁@二氧化锡磁性纳米盒子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在三氧化二铁立纳米立方体表面包裹一层二氧化硅,然后在三水合锡酸钾及尿素的作用下,形成蛋黄‑蛋壳结构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锡纳米盒子,最后包覆多巴胺,引入碳源与氮源,在惰性气氛下煅烧,形成导电的碳层,同时将三氧化二铁转化为四氧化三铁。本发明采用的仪器设备简单,制备成本低,操作过程简便,反应过程所需材料低毒、无害,且可以有效的控制多组分材料的化学计量比,获得大小均一,分布均匀且形貌控制良好的,可以用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高质量的这种蛋黄‑蛋壳结构磁性纳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111210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63722.X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1J3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28 , B01J31/065 , B01J35/0033
Abstract: 可拆卸式磁微球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拆卸方法,属于磁微球负载贵金属催化剂与贵金属催化剂回收技术领域。以溶剂热法制备出碳包覆的四氧化三铁磁微球,在碱性条件下通过环氧氯丙烷将β‑环糊精化学键合到MFC上,形成具有主客体包合能力的磁性载体,利用环糊精与对氨基苯硫酚的包合反应进行自组装;最后通过对氨基苯硫酚上的巯基和氨基与贵金属纳米粒子进行配位制备出可拆卸式磁微球负载贵金属催化剂。本发明采用的仪器设备简单,制备成本低,操作过程简便,反应过程所需材料低毒、无害,且可以有效的控制负载贵金属的种类、含量,可以用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高质量的可拆卸式磁微球负载贵金属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6099095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62859.0
申请日:2016-07-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H01M4/485 , H01M4/36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366 , H01M10/0525
Abstract: 氟氮共掺杂碳包覆钛酸锂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能源材料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水热法合成Li4Ti5O12纳米片,能够显著的增加材料与电极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碳的包覆使LTO NSs表面形成厚度均匀的碳层,增加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氮掺杂能够增强电荷转移,增加碳表面的电荷数目,进而提高材料的比容量。通过F、N掺杂碳包覆,取得的产品形貌均一,结晶度好,比表面积大,在高倍率下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