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8791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00372.7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F03D17/00 , G06F30/20 , G06F30/17 , G06Q10/00 , G06Q50/06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变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风力发电机的SCADA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步骤2:利用所述SCADA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构建故障特征模型;步骤3:利用所述故障特征模型构建故障诊断模型;步骤4:获取风力发电机的SCADA系统的实时故障告警数据,并输入至故障特征模型,计算获取实时故障特征;步骤5:将步骤4中得到的实时故障特征输入所述故障诊断模型,获取故障诊断结果。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变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利用SCADA测量的风力发电机运行数据提取故障特征并输入故障模型,实现了对风力发电机故障原因与故障位置的实时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637540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0778704.0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虚拟交互检测方法,该包括:客户端与检测端建立数据共享通道;客户端和检测端进行语音信号传输;检测端根据操作指令执行检测步骤,并在第一桌面界面显示检测步骤和检测结果及在第一视频窗口视频直播检测步骤和检测结果,且实时将检测步骤和检测结果共享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预定规定对检测步骤和检测结果的内容进行处理后共享给客户端;客户端实时显示检测步骤和检测结果以及实时视频直播服务器所共享的检测步骤和检测结果,以使得用户通过语音方式告知操作人员所执行的检测步骤是否正确,从而确定检测端是否成功检测样品的特性。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使得用户不用在现场就可实现检测产品的验证,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949352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369473.2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M11/046 ,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DR数字射线检测设备的安装装置,包括悬挂杆、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第三伸缩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伸缩件一端与所述悬挂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DR数字射线机后部相连。所述第二伸缩件一端与所述悬挂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所述DR数字射线机前部相连。所述第三伸缩件一端与所述悬挂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三伸缩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三连接件用于与成像板相连。上述的DR数字射线检测设备的安装装置能够便于调整DR数字射线机和成像板的安装位置,检测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287912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10100372.7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F03D17/00 , G06F30/20 , G06F30/17 , G06Q10/00 , G06Q50/06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变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风力发电机的SCADA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步骤2:利用所述SCADA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构建故障特征模型;步骤3:利用所述故障特征模型构建故障诊断模型;步骤4:获取风力发电机的SCADA系统的实时故障告警数据,并输入至故障特征模型,计算获取实时故障特征;步骤5:将步骤4中得到的实时故障特征输入所述故障诊断模型,获取故障诊断结果。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变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利用SCADA测量的风力发电机运行数据提取故障特征并输入故障模型,实现了对风力发电机故障原因与故障位置的实时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990220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59791.5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6F16/904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空间智能的特种承压设备用户三维可视化方法,涉及制壳机技术领域。该基于空间智能的特种承压设备用户三维可视化方法,基于空间三维成像扫描技术的快速获取特种承压设备数字三维模型系统,构建特种承压设备三维数字模型库。该基于空间智能的特种承压设备用户三维可视化方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成像技术和三维扫描设备,在特种承压设备检验检测的过程中快速采集设备的数字三维模型激光点云信息;通过三维数字模型匹配技术实现从点云数据中快速的提取,快速生成特种承压设备进行三维模型建模,并将模型提供给设备的可视化管理中应用,同时通过GIS技术、三维仿真技术,构建特种承压设备可视化管理子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8414615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011287.6
申请日:2018-01-05
Applicant: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金属防腐层分层缺陷超声导波检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向非金属防腐层的待测区域发射超声波正弦信号;采集由所述超声波正弦信号通过非金属防腐层的待测区域后形成的接收信号;获取所述接收信号的非线性谐波分量,对所述非线性谐波分量进行小波包变换,获得小波能量值,基于所述小波能量值对非金属防腐层分层缺陷进行评估。本发明利用小波能量值作为非金属防腐层分层缺陷的衡量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非金属防腐层的分层缺陷。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控制装置、信号发生装置、发射探头、接收探头和信号采集装置,本发明利用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实现对两探头之间连线经过区域的分层缺陷检测,可提高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237315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414367.8
申请日:2014-08-21
Applicant: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1N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Zeta电位评价阻垢剂与反渗透膜兼容性的方法,其方法为根据反渗透的水源和回收率,配制相应浓度的阻垢剂溶液;测定阻垢剂溶液的Zeta电位Z1、反渗透膜的Zeta电位Z2;如果Z1、Z2的电荷同号,则阻垢剂与反渗透膜之间兼容,且 越大,兼容性越好;如果Z1、Z2为异电荷,阻垢剂与反渗透膜之间不兼容,且 越大,不兼容性越强。本发明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阻垢剂的性能评价、帮助开发新型阻垢剂、筛选反渗透系统的阻垢剂。本发明方法评估的结果与实际相符合,具有正确性和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37315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14367.8
申请日:2014-08-21
Applicant: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1N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Zeta电位评价阻垢剂与反渗透膜兼容性的方法,其方法为根据反渗透的水源和回收率,配制相应浓度的阻垢剂溶液;测定阻垢剂溶液的Zeta电位Z1、反渗透膜的Zeta电位Z2;如果Z1、Z2的电荷同号,则阻垢剂与反渗透膜之间兼容,且越大,兼容性越好;如果Z1、Z2为异电荷,阻垢剂与反渗透膜之间不兼容,且越大,不兼容性越强。本发明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阻垢剂的性能评价、帮助开发新型阻垢剂、筛选反渗透系统的阻垢剂。本发明方法评估的结果与实际相符合,具有正确性和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49352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1710369473.2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DR数字射线检测设备的安装装置,包括悬挂杆、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第三伸缩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伸缩件一端与所述悬挂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DR数字射线机后部相连。所述第二伸缩件一端与所述悬挂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所述DR数字射线机前部相连。所述第三伸缩件一端与所述悬挂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三伸缩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三连接件用于与成像板相连。上述的DR数字射线检测设备的安装装置能够便于调整DR数字射线机和成像板的安装位置,检测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529798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610974095.6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交互检测方法,包括:分别在操作计算机和控制设备上安装一应用程序;操作计算机与控制设备建立信号连接;控制设备获取键盘和/或鼠标的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对应的控制指令发送给操作计算机;操作计算机控制检测设备执行与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动作;控制设备获取第一显示器所显示的检测设备所执行的操作动作以及键盘和/或鼠标的操作指令并对其进行处理以得到键盘操作信号、鼠标操作信号和检测步骤信息;控制设备将键盘操作信号、鼠标操作信号和检测步骤信息中的至少一者发送给用户端以供用户确认。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使得用户不用在现场就可实现检测产品的性能,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