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90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81237.1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华南师范大学 ,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Q50/26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水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蒸散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方法,按不同植被、不同群落和不同区域尺度,采取野外样地调查、定位观测、流动观测和模型模拟方法,开展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大气‑植被‑土壤的生态水文过程分析。本发明通过分析城市不同时空尺度上绿地生态系统的蒸散和生态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影响该地区绿水生态系统的蒸散和生态过程的主导因子,通过耦合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蒸散和生态过程各因子,阐明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蒸散和生态过程的响应机制,以期为城市绿地管理规划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数据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18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80755.1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2 , G06Q50/26 , G06F18/243 , G06F18/2433 , G06N20/20 , G16C20/20 , A01G7/00 , G08B31/00 , E02D17/2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榕属植物生态适应性的边坡修复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气候监测模块、土壤条件分析模块、生态适应性评估模块、生态管理策略模块、植物生长监控模块、边坡稳定性预警模块。本发明中,通过实时监测气候条件和土壤参数,有效调整生态管理策略,保障榕属植物的生长与边坡的稳定性,通过综合分析气候数据和土壤特性,方案优化资源分配,如灌溉和施肥,进而增强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生长效率,边坡覆盖率和土壤结构通过动态调整方式得到改善,增加了边坡抗侵蚀和防滑坡的能力,对植物生长状态的持续监控允许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快速响应,从而预防生态和结构失衡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1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780755.1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2 , G06Q50/26 , G06F18/243 , G06F18/2433 , G06N20/20 , G16C20/20 , A01G7/00 , G08B31/00 , E02D17/2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榕属植物生态适应性的边坡修复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气候监测模块、土壤条件分析模块、生态适应性评估模块、生态管理策略模块、植物生长监控模块、边坡稳定性预警模块。本发明中,通过实时监测气候条件和土壤参数,有效调整生态管理策略,保障榕属植物的生长与边坡的稳定性,通过综合分析气候数据和土壤特性,方案优化资源分配,如灌溉和施肥,进而增强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生长效率,边坡覆盖率和土壤结构通过动态调整方式得到改善,增加了边坡抗侵蚀和防滑坡的能力,对植物生长状态的持续监控允许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快速响应,从而预防生态和结构失衡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1604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54628.5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A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3D扫描的精准施肥系统及方法。包括:用于记录树木信息的第一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对树木进行扫描的3D扫描模块、用于对比判断的识别模块、用于发送控制命令的单片机以及施肥端;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3D扫描模块、第一数据储存模块和单片机电连接,用于接收3D扫描模块录入的树木信息并且与第一数据储存模块内记录的树木信息做对比,确认树木的种类和年龄最终根据对比结果发送信号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施肥端进行施肥。
-
公开(公告)号:CN1176361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53781.X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G06V20/10 , G06N3/096 , G06Q50/02 , G06V10/14 , G06V10/20 , G06V10/25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94 , G06V20/17 , G06F18/2411 , G06F18/25 , G08B17/00 , G08B17/12 , G08B25/08 , G08B31/00 , H04L67/10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森林巡护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森林巡护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无人机或静态监控摄像头,按照设定的路径和时序,对森林进行全方位拍摄,获取森林图像数据。本发明中,利用无人机和监控摄像头获取森林图像数据,并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算法进行处理,可以大范围、高效地进行森林管理和保护,提高森林监测的覆盖率和准确率,运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提供数据清洗、整合和分析,提供实时的汇报,让森林管理者可以更容易的了解并掌握森林的实时状态,提高管理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结合现场声音监测设备和声音识别技术,进行野生动物监测,这有助于对森林生态的保护,并丰富了森林生态的多样性评估和动物资源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1716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421382.0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3213 , G06N3/0464 , G10L15/16 , G10L25/24 , G06V10/82 , G06V20/13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应用包括加权平均法和K‑means聚类的集成数据融合算法,融合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以及生态调查数据。本发明中,通过集成数据融合算法融合多源数据,增加了数据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利用Mel频率倒谱系数和支持向量机自动化地识别保护区内不同物种的声音,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和精度,应用单倍群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准确监测物种种群状况,预测遗传多样性和遗传演化方向,基于空间自相关和图论,评估生境的连通性,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全面的生物多样性分析,能对保护区管理提供更全面、更细致的数据支持,通过深度学习和遥感数据,能预测物种分布和生境适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416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47121.4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 广州市增城区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所(广州市增城区林业和园林技术推广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林业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松材线虫病木智能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目标林地位置数据,考虑林地范围和无人机飞行能耗,分析并计算无人机的飞行路径,生成飞行路径规划结果。本发明中,通过对无人机的飞行路径进行优化,提高光谱数据采集的效率,减少因路径规划不佳导致的资源浪费,结合实时记录图像数据的地理坐标信息,保证数据的准确对应关系,提高数据采集的空间准确性,通过分析病木样本的光谱特征,并和目标区域的高光谱数据进行匹配分析,提升了识别病木的效率和准确性,严重性评级和病害扩散趋势的预测加强了林业管理的前瞻性,提升了林业健康监测的效率和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021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633092.7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7/00 , A01B79/00 , A01B79/02 , A01C1/00 , A01C21/00 , A01G22/40 , C05G3/00 , C05G3/40 , C05G3/80 , C05G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桉树人工林林下保水保肥固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10月份至11月份之间对凋落物清理;次年1月份施入复合肥再翻一次土,除去杂草,整平;(2)种子处理好后,次年2月至3月之间在桉树林播种紫金牛种子;紫金牛种植在阳坡,大叶千斤拔种植在阴坡;(3)3月下旬至4月上旬对出苗早期的紫金牛进行打顶,保留基生叶,从基部折断花茎;(4)在紫金牛生长期间,松土除草3次,追复合肥2次;(5)干旱天气时进行浇水,雨季时清沟排涝;(6)10月至11月之间采收紫金牛;挖出其根部,除去泥土、茎叶、须根。(7)大叶千斤拔。本发明具有保水保肥固碳的作用,可以缩短桉树的轮伐期,提升紫金牛中香豆素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63616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1653781.X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G06V20/10 , G06N3/096 , G06Q50/02 , G06V10/14 , G06V10/20 , G06V10/25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94 , G06V20/17 , G06F18/2411 , G06F18/25 , G08B17/00 , G08B17/12 , G08B25/08 , G08B31/00 , H04L67/10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森林巡护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森林巡护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无人机或静态监控摄像头,按照设定的路径和时序,对森林进行全方位拍摄,获取森林图像数据。本发明中,利用无人机和监控摄像头获取森林图像数据,并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算法进行处理,可以大范围、高效地进行森林管理和保护,提高森林监测的覆盖率和准确率,运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提供数据清洗、整合和分析,提供实时的汇报,让森林管理者可以更容易的了解并掌握森林的实时状态,提高管理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结合现场声音监测设备和声音识别技术,进行野生动物监测,这有助于对森林生态的保护,并丰富了森林生态的多样性评估和动物资源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395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50070.8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市尺度生物多样性智能监测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城市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数据集,进行学习训练,分析时间序列数据,并进行生物种群趋势分析,得到生物种群趋势预测模型。本发明中,通过集成高斯过程回归分析及增量学习策略,进行生物多样性智能监测的管理和动态预测,高斯过程回归分析提升了数据分析的精确度,使模型在维持高度灵活性的同时,捕捉生物活动的季节性变化和长期趋势,增量学习策略对模型进行实时更新,提供生物多样性监测信息,提高监测方法的预测准确性、响应速度和系统匹配能力,为城市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