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6841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589520.3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IPC: A61K36/532 , A61P1/16 , A61K127/00
Abstract: 本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预防和/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药物制剂及广藿香油在制备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药物制剂,有效成分包括广藿香油,所述广藿香油占药物制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71%~40%。本发明将广藿香油应用于预防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药物中,能够有效预防和/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增加广藿香油新的用途,促进其产业、商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8379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71128.5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状二肽在改善或治疗血脂异常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本发明经研究发现,环(甘‑酪)二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降胆固醇活性,可降低小鼠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肝脏总胆固醇含量,减少肝脏脂肪堆积,并可减缓小鼠体重升高。环(甘‑酪)二肽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实现降胆固醇的作用。本发明的环(甘‑酪)二肽来源于益生菌、食品、药物,属于食源性环二肽,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环(甘‑酪)二肽有望开发成为一类具有降胆固醇作用的创新药物和保健食品,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环(甘‑酪)二肽及含有环(甘‑酪)二肽的保健食品与药物组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634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82530.7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IPC: A61K36/752 , A61P11/14 , A61P11/10 , A61P11/00 , A61K1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橘红、化橘红胎止咳化痰护肺增效祛苦的炮制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炮制方法为:取原料(化橘红、化橘红胎)与碳酸氢钠水溶液或碳酸钠水溶液混合,在50~90℃温润,然后干燥处理即得炮制品。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的化橘红、化橘红胎炮制方法,使得其成分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制备得到的炮制品功效得到显著提高,包括止咳、化痰及护肺的功效活性均有显著升高;而且,炮制后主要苦味物质柚皮苷含量得到明显下降,还能有效去除原料中的苦味,非常有利于咳、痰和肺损伤病人的口服饮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1793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098034.9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IPC: A61K36/8984 , A61P19/06 , A61K1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铁皮石斛花在制备高尿酸血症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以XOD抑制剂为突破点,结果意外发现铁皮石斛花具有显著抑制XOD的作用,且在43味中药中作用最强。发明人通过对铁皮石斛花进行研究,发现铁皮石斛花的水提物具有显著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及高尿酸血症所致的尿酸、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的升高,且其作用强于铁皮石斛,具有肾脏保护作用,表明其可防治高尿酸血症,对人体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开发潜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13800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06419.X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氧化小檗碱在制备代谢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及包含氧化小檗碱的药物组合物,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氧化小檗碱可用于制备代谢性疾病药物,也可用于制备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和降尿酸作用的药物组合物。氧化小檗碱在糖尿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模型中具有良好的降糖、降脂和降尿酸作用,某些指标作用强度优于或接近阳性药和小檗碱,毒副作用小,并能改善相关器官病理损伤。氧化小檗碱有望开发成为一类具有降糖、降脂、降尿酸作用的创新药物,用于临床治疗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痛风等代谢性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1128186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063521.7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IPC: A61K31/045 , A61P1/04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广藿香醇在制备防治化疗药物诱导的肠道黏膜炎药物中的应用。由于广藿香醇可显著降低小肠组织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MPO水平,提高抗炎因子IL-10水平;抑制TLR2/MyD88/NF-κB通路,降低TLR2和MyD88蛋白的表达,并抑制κBα磷酸化。广藿香醇还能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功能,使得Butyricimonas、rc4_4、普罗维登斯菌属、双岐杆菌和Flexispira在肠道中成为优势菌群;提高益生菌的相对丰度,降低致病菌的相对丰度。因此,广藿香醇的具有抗炎和改善肠道菌群的作用,可用于制备防治化疗药物所致的肠道黏膜炎药物或抗肿瘤药物的辅助用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