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
    11.
    发明公开
    空调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365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67754.3

    申请日:2023-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壳体部件、风机部件、导风部件和扰流部件,壳体部件上具有送风口,壳体部件内具有与送风口连通的送风风道,壳体部件内还具有位于送风风道外的扰流风道,扰流风道的出口端连通至送风风道,风机部件包括风轮,风轮设于送风风道且位于扰流风道的出口端的上游。导风部件包括第一导风件,第一导风件设置于送风风道内且位于风轮的下游。扰流部件包括谐振作动器和扰流片,扰流片的至少部分设于扰流风道,谐振作动器与扰流片相连,以适于驱动扰流片发生谐振实现扰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可以利用扰流部件降低风感,可改善空调器的送风效果,柔化出风风感并且不会遮挡送风口,可保证空调器的送风量。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226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93784.7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壳体部件、送风部件、扰流部件和导风部件,壳体部件上具有出风口,送风部件设于壳体部件内且包括风道组件和风轮,风道组件限定出与出风口连通的风道,风轮设于风道以用于使风道向出风口送风,扰流部件包括驱动装置和扰流片,扰流片的至少部分设于风道,驱动装置包括谐振作动器,谐振作动器与扰流片相连,扰流片位于风轮的下游,导风部件位于扰流片的下游。根据本申请的空调器,在利用扰流部件降低风感时无需遮挡出风口,可以较好地保证出风量,并采用导风部件将调节风感后的气流导向吹送至所需位置,兼顾满足所需位置温度调节需求和风感舒适性体验。

    一种出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501387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0770912.1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出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属于空调的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的出风装置的的送风方式单一技术问题。其中,出风装置包括出风通道和摆叶机构,出风通道设有第一出风口;摆叶机构包括多个摆叶,一个或多个摆叶可摆动地安装于出风通道,并选择性打开或者或闭合第一出风口,此时,第一出风口在各摆叶相对于出风通道的摆动实现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的切换,丰富出风装置的送风方式,并且出风通道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的交替中所输出的气流形成了涡环气流,涡环气流的送风距离较远,出风通道在打开状态时输出直线气流。

    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4052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0244343.1

    申请日:2023-03-13

    Inventor: 陈武 暨文伟

    Abstract: 本文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空气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和送风控制模块,壳体设有出风风道,送风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设于壳体的第一驱动机构和安装座,第一驱动机构与安装座传动连接,并设置成驱动安装座沿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在上游位置和下游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和导风装置,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和导风叶片机构,导风叶片机构位于出风风道内、并设于安装座而随安装座一起在上游位置和下游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第二驱动机构设置成驱动导风叶片机构沿第一方向动作以进行导风,第一方向和出风方向为不同方向。该空气处理设备,其能够调整导风效果和出风效果。

    导风组件、室内机和空调器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328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153673.X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风组件、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所述室内机的机壳内设有风道,所述风道设有出风口;所述导风组件用于设置在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组件包括两导风板,所述导风组件可绕转动轴线相对所述机壳转动,以使所述导风组件具有多个工作位置;其中一所述导风板在朝向所述转动轴线的一侧凹设有第一导风弧面,另一所述导风板在朝向所述转动轴线的一侧凸设有第二导风弧面,于所述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导风弧面和所述第二导风弧面之间形成有导风通道,所述风道通过所述导风通道连通于室内环境。本发明技术方案旨在提升导风板对出风口处的空气的引导作用,从而提升对室内机的出风方向进行调整的效果。

    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91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0087941.2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及空调器,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包括面框和前面板,所述前面板设于所述面框的前侧,所述面框内设有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设有位于所述面框的第一出风口,所述前面板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上方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第一导风件,所述第一导风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面框以打开或遮挡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件设有用于将空气打散的散风区域。本申请提出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开启无风感送风模式时,第二出风口与第一导风件上的散风区域同时出风,增大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面积,增大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量,提升了空调室内机的空气调节效果。

    导风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5172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394048.X

    申请日:2022-04-15

    Inventor: 陈武 暨文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风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其中导风组件包括出风框、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固定于出风框,驱动装置与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驱动连接,以使导风组件具有扫风状态和分区送风状态。本发明通过在出风框的出风口设置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实现同步转动或相对转动,导风组件能够实现常规扫风的功能,还能够实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互成角度并在出风框上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从而实现分区送风的功能,避免了冷热风直吹的情况,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性。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6690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298516.5

    申请日:2021-11-03

    Inventor: 暨文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新风装置以及出风结构,所述机壳的前面板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机壳的顶壁设置有安装口,所述新风装置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新风装置具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以及连通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新风出口的新风风道,所述出风结构的一端为进风端,另一端为出风端,所述出风结构的进风端连接所述新风出口,所述出风结构的出风端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出风结构的出风端自所述安装口伸出,以能够将所述新风风道的新风自所述机壳的顶部导出,既能满足新风的出风要求,又保证了前面板的完整性。

    空气处理设备
    20.
    发明公开
    空气处理设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875788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165373.0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壳体、第一离子风组件、第二离子风组件和电控组件。壳体上具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离子风组件设于壳体内,且包括第一放电极和第一接收极,第一离子风组件工作形成的离子风使得气流从第一出风口送出;第二离子风组件设于壳体内,且包括第二放电极和第二接收极,第二离子风组件工作形成的离子风使得气流从第二出风口送出;电控组件与第一离子风组件和第二离子风组件分别相连,以控制第一离子风组件和第二离子风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工作。该空气处理设备能够朝向不同的方向吹风,以使出风范围更大,以能够满足使用人员不同的吹风需求,从而使体验舒适性更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