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64140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91414.9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3C18/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腐蚀镀铜碳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防腐蚀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化学浸铜:将碳钢置于20-40℃的镀铜液中浸渍15-60秒,使碳钢表面镀上铜层,所述镀铜液中Cu2+的浓度为0.1-0.5mol/L,H+的浓度为3-6mol/L;钝化处理:将经化学浸铜处理的碳钢置于50-80℃的钝化液中处理3-10min,吹干,即得防腐蚀镀铜碳钢。该方法在强酸环境中对碳钢表面进行化学镀铜,得到的镀层与碳钢结合强度大于20MPa,并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并且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时间短和节约能源,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627875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210069687.5
申请日:2012-03-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的超高温防护涂层技术,具体为一种环保型耐超高温无机涂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涂料由甲组份液态硅酸盐和乙组份构成,乙组份包括三聚磷酸铝粉、钇稳定的氧化锆粉、金属钨粉、碳化钛粉和锌粉。将甲组份、乙组份和蒸馏水按比例放入搅拌机中搅拌,过滤后即得到涂料。采用喷涂、刷涂或浸涂的方式在经过喷砂处理的金属零部件表面制备涂层,涂层在高温炉中固化后,即获得耐超高温涂层。本发明解决现有超高温环境中使用的零部件的防护,该涂料具有耐超高温、无毒、无污染、环保等特性,适用于运行于超高温环境中金属构件的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02964902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76180.1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09D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漆剂,特别是一种对多种有机涂层具有去除作用的脱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精细化工领域。脱漆剂的组成(质量份数):二氯甲烷30~80份、乙醇胺0.2~5份、甲酸0.5~10份、乙醇5~20份、丙酮2~20份、液体石蜡2~8份和有机缓蚀剂0.01~0.1份,缓蚀剂包括六次甲基四胺、铜铁试剂、苯并三氮唑和油酸钠等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脱漆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比例将各组分加入到容器中,在常温常压下搅拌均匀。本发明脱漆剂能够有效去除各种金属表面的有机涂层,如环氧树脂涂层、聚氨酯树脂涂层、有机硅树脂涂层和聚酯涂层等。脱漆剂对涂层的溶解能力强,常温脱漆速度快,对金属基材不腐蚀。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2994988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87224.0
申请日:2012-1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3C18/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镁合金直接化学镀镍磷溶液及化学镀镍磷镀层工艺,属于镁合金表面处理领域。化学镀镍磷镀层以醋酸镍或硫酸镍为主盐,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复合络合剂为柠檬酸钠、甘氨酸或丁二酸钠,以氟化氢铵为缓蚀剂,醋酸钠为缓冲剂,氯化镉为稳定剂,施镀温度为80~95℃。化学镀镍磷镀层工艺包括有机溶剂除油→吹干→碱洗→水洗→化学镀镍磷→水洗→烘干。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技术不能直接应用于镁合金,以及对环境造成危害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994054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79905.2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09K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冻液领域,特别是一种对多种金属具有缓蚀作用的防冻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防冻液由乙二醇、去离子水、复合缓蚀剂、着色剂和防霉剂组成。缓蚀剂包括硝酸盐、硅酸盐、磷酸盐、苯并三氮唑(BTA)、铜铁试剂、钼酸盐等。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要求,按比例称取乙二醇和去离子水,充分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缓蚀剂和着色剂,在搅拌的条件下使各组分充分溶解到乙二醇和去离子水构成的基液中,添加剂完全溶解后即得到防冻液。本发明防冻液不含亚硝酸盐、铬酸盐和胺等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安全,可用于-10~-65℃的环境,对铝合金、不锈钢、铜(合金)和碳钢等常用金属材料具有缓蚀作用,明显提高铝合金的抗点蚀能力,促进铝合金的钝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627875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069687.5
申请日:2012-03-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的超高温防护涂层技术,具体为一种环保型耐超高温无机涂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涂料由甲组份液态硅酸盐和乙组份构成,乙组份包括三聚磷酸铝粉、钇稳定的氧化锆粉、金属钨粉、碳化钛粉和锌粉。将甲组份、乙组份和蒸馏水按比例放入搅拌机中搅拌,过滤后即得到涂料。采用喷涂、刷涂或浸涂的方式在经过喷砂处理的金属零部件表面制备涂层,涂层在高温炉中固化后,即获得耐超高温涂层。本发明解决现有超高温环境中使用的零部件的防护,该涂料具有耐超高温、无毒、无污染、环保等特性,适用于运行于超高温环境中金属构件的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04264140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491414.9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3C18/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腐蚀镀铜碳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防腐蚀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化学浸铜:将碳钢置于20-40℃的镀铜液中浸渍15-60秒,使碳钢表面镀上铜层,所述镀铜液中Cu2+的浓度为0.1-0.5mol/L,H+的浓度为3-6mol/L;钝化处理:将经化学浸铜处理的碳钢置于50-80℃的钝化液中处理3-10min,吹干,即得防腐蚀镀铜碳钢。该方法在强酸环境中对碳钢表面进行化学镀铜,得到的镀层与碳钢结合强度大于20MPa,并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并且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时间短和节约能源,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977745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210434665.4
申请日:2012-11-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09D163/04 , C09D179/08 , C09D161/16 , C09D5/18
Abstract: 一种可室温固化耐超高温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涂料A组分和涂料B组分;涂料A组分中包括酚醛环氧树脂与碳化钛、氧化锆和填料,填料包括粘土、碳纤维、聚酰亚胺和聚醚醚酮,涂料B组分为胺类固化剂。一种可室温固化耐超高温涂料的制备方法,选择酚醛环氧树脂作为成膜物质,首先将酚醛环氧树脂在溶剂中室温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碳化钛、氧化锆和研磨珠在研磨机上研磨,接着加入粘土、碳纤维、聚酰亚胺和聚醚醚酮填料,继续研磨,过滤,制成涂料A组分。本发明的优点:阻止和延缓涂层中有机树脂的分解速度,增强了涂层抗燃气的冲刷性能,不仅制备工艺简单,而且明显降低了制备成本,制备的耐超高温涂层同时具有很好的防腐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994054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210479905.2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09K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冻液领域,特别是一种对多种金属具有缓蚀作用的防冻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防冻液由乙二醇、去离子水、复合缓蚀剂、着色剂和防霉剂组成。缓蚀剂包括硝酸盐、硅酸盐、磷酸盐、苯并三氮唑(BTA)、铜铁试剂、钼酸盐等。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要求,按比例称取乙二醇和去离子水,充分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缓蚀剂和着色剂,在搅拌的条件下使各组分充分溶解到乙二醇和去离子水构成的基液中,添加剂完全溶解后即得到防冻液。本发明防冻液不含亚硝酸盐、铬酸盐和胺等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安全,可用于-10~-65℃的环境,对铝合金、不锈钢、铜(合金)和碳钢等常用金属材料具有缓蚀作用,明显提高铝合金的抗点蚀能力,促进铝合金的钝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994988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210487224.0
申请日:2012-1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3C18/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镁合金直接化学镀镍磷溶液及化学镀镍磷镀层工艺,属于镁合金表面处理领域。化学镀镍磷镀层以醋酸镍或硫酸镍为主盐,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复合络合剂为柠檬酸钠、甘氨酸或丁二酸钠,以氟化氢铵为缓蚀剂,醋酸钠为缓冲剂,氯化镉为稳定剂,施镀温度为80~95℃。化学镀镍磷镀层工艺包括有机溶剂除油→吹干→碱洗→水洗→化学镀镍磷→水洗→烘干。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技术不能直接应用于镁合金,以及对环境造成危害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