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80580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1910274143.4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置管板,所述壳体内设置换热部件,所述换热部件包括下管箱、上管箱和换热管,换热管与下管箱和上管箱相连通,形成加热流体封闭循环,所述下管箱、上管箱的两端设置在管板的开孔中,电加热器设置在下管箱内;下管箱内填充相变流体;换热管为一个或者多个,每个换热管包括多根圆弧形的管束,多根圆弧形的管束的中心线为以下管箱为同心圆的圆弧,相邻管束的端部连通,从而使得管束的端部形成管束自由端,所述加热流体是相变流体,所述换热部件交替的进行加热和停止加热的操作。本发明换热器在周期内轮换加热,能够实现换热管周期性的频繁性的振动,从而实现很好的除垢以及加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7636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1542890.0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出口管内设置从出口管内壁向出口管中心延伸的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包括从内壁延伸的第一弯曲壁和第二弯曲壁,沿着气体的流动方向,出口管内壁设置多个引流板,沿着气体的流动方向,A4的夹角越来越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管壳式换热器,需要设置夹角A4越来越小,以减轻流动阻力,在阻力减小以及材料成本节省的程度上,所述的均温效果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98480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311007.5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壳体内壁半径为R,所述中心换热部件的圆心设置在壳体圆形截面圆心,外围换热部件的圆心距离壳体圆形截面的圆心的距离为S,相邻外围换热部件的圆心分别与圆形截面圆心进行连线,两根连线形成的夹角为A,外围换热部件的加热功率为P2,单个中心换热部件的加热功率为P1。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式结构的换热部件在壳体中的布局图,优化了换热管的参数的最佳关系,从而实现最优的加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09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10143740.6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根据速度差切换热源的环路热管换热器,管束自由端内部设置速度感知元件,用于检测管束自由端内的流体的流速,所述速度感知元件与控制器进行数据连接,控制器根据时间顺序提取流速数据,通过相邻的时间段的流速数据的比较,获取其流速差或者流速差变化的累计,低于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三热源与第二热源是否进行加热。本发明通过根据速度差或者速度差变化的累计来判断流体的稳定状态,使得结果更加准确,不会因为运行时间问题导致的老化而产生的误差增加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93347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1138920.9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邱燕 , 张冠敏 , 张毅 , 王效嘉 , 张宏涛 , 孙秀青 , 靳印涵 , 陈晓东 , 韩小岗 , 李咸安 , 朱国梁 , 江程 , 李言伟 , 张国庆 , 焦敏 , 许吉凯 , 张海静 , 魏晓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管间距优化的管壳式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上下集管以及设置在上下集管之间的换热管;所述换热器包括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设置在下集管上,出口管设置在上集管上,所述换热器包括热源进口和热源出口,热源从热源进口进入,与换热管内的流体进行换热,然后从热源出口流出,换热管内的流体加热成蒸汽,从出口管流出,其特征在于:在换热管内设置分隔装置,所述分隔装置是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在换热管的横截面上设置;换热管的边长为L2,相邻换热管中心之间的间距为S2,随着L2的增加,S2不断增加。本发明通过上述规律的变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11333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537672.9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速变化的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置管板,管束自由端内部设置速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管束自由端内的流体的流速,所述速度检测元件与控制器进行数据连接,控制器根据时间顺序提取速度数据,通过相邻的时间段的速度数据的比较,获取其速度差或者速度差变化的累计,低于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电加热器停止加热或者继续加热。本发明换热器能够根据内部的流速差或者累计流速差来判断是否达到稳定状态,然后根据内部液位差智能控制加热,从而使得内部的流体能够实现的频繁性的振动,从而实现很好的除垢以及加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92869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394042.0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置管板,管束自由端内部设置速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管束自由端内的流体的流速,所述速度检测元件与控制器进行数据连接,控制器根据检测的流体的速度来控制电加热器是否进行加热。本发明换热器能够根据速度场来判断是否达到稳定状态,然后根据速度场智能控制电加热器的加热,从而使得内部的流体能够实现的频繁性的振动,实现很好的除垢以及加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036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164688.X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田茂诚 , 李宏 , 刘宗杰 , 冷学礼 , 邱燕 , 张冠敏 , 马俊迪 , 朱国梁 , 樊相臣 , 魏姗姗 , 陈书祥 , 刘建文 , 张雪缘 , 吕雯 , 李燕 , 王永彬 , 李一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热贯通尺寸优化设计的方法,包括蓄热器,热管的蒸发端设置在蓄热器中,所述蓄热器设置在热源中,热管的冷凝端设置在蒸发端上部的容器,所述蒸发端包括多根向下延伸的蒸发管,所述相邻蒸发管之间设置管铜管,管铜管采取如下方式进行设计:距离蓄热器的中心的距离为S,管铜管的尺寸按照如下规律设:C(S),则C’(S)>0。本发明通过对采取管铜管尺寸的优化设计,能够保证在流体受热过程中尽快的达到受热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034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164641.3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张冠敏 , 李一真 , 冷学礼 , 邱燕 , 田茂诚 , 缪庆庆 , 周翔宇 , 李宏 , 刘宗杰 , 徐永萍 , 轩诗鹏 , 李静 , 马俊迪 , 朱国梁 , 樊相臣 , 魏姗姗 , 陈书祥 , 刘建文 , 张雪缘 , 吕雯 , 李燕 , 王永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热器径向贯通密度优化设计的方法,包括蓄热器,热管的蒸发端设置在蓄热器中,所述蓄热器设置在热源中,热管的冷凝端设置在蒸发端上部的容器,所述蒸发端包括多根向下延伸的蒸发管,所述相邻蒸发管之间设置管铜管,管铜管采取如下方式进行设计:距离蓄热器的中心的距离为S,管铜数量设计规则如下:G(S),则G’(S)>0。本发明通过对采取管铜管数量的优化设计,能够保证在流体受热过程中尽快的达到受热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1141276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68088.0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邱燕 , 张冠敏 , 王效嘉 , 林涛 , 靳印涵 , 王志梁 , 王凯 , 李咸安 , 魏姗姗 , 江程 , 李言伟 , 张国庆 , 焦敏 , 许吉凯 , 张海静 , 魏晓蔚 , 张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液两相流的换热管内部尺寸的设计方法,换热管内设置多个提升装置,从换热管的入口到换热管的出口,距离换热管入口的距离为H,正方形的边长为C,C=F2(H),C’是C的一次导数,满足如下要求:C’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