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41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41682.3
申请日:2024-04-12
IPC: B09B3/40 , B09B3/35 , B09B1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退役光伏组件拆卸回收装备,包括加热机构、分离机构、抓取机构、输送装置和安装架,加热机构用于将光伏组件的胶膜加热至熔融状态;分离机构用于将光伏组件的胶膜与玻璃进行分离;抓取机构用于对光伏组件进行定位,并对光伏组件分离后的玻璃进行转运;输送装置用于对光伏组件进行输送,并对光伏组件分离后的胶膜和玻璃进行单独输送;加热机构、安装架依次设置于在输送装置的边框顶部,且分离机构和抓取机构均安装在安装架上。本发明可以实现胶膜与玻璃的分离,分离后胶膜与玻璃通过输送装置可实现分开输送,方便后续的回收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在回收时玻璃与胶膜分离不彻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6552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37851.0
申请日:2023-10-17
IPC: E21D9/10 , E21D11/10 , E21F17/18 , E21B47/00 , E21B47/06 , E21B45/00 , E21B7/04 , E21D21/00 , E21D20/02
Abstract: 一种超前钻探及精准注浆加固的软岩巷道掘进预处理方法,在待掘巷道开口处合理层位选择钻孔位置,并测试该位置煤岩体力学性能参数;在钻进过程中,实时采集扭矩信号、压力信号和钻速信号;建立随钻参数与岩体力学性质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内部煤岩体的岩性强度;对钻进参数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判断待掘巷道顶板岩层界面的变化情况;对顶板围岩进行分类分级;综合评估每个级别岩体对应的距离和位置,制定后续巷道掘进不同区域差异化的支护方案和干预措施;对于岩性差的区域,利用钻孔将注浆材料注入到顶板岩层中,实现精准高压区域性注浆。通过该方法可以建立地质参数数据库,根据不同条件制定差异化支护策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587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81215.9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B65B69/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辊式垃圾破袋装置,包括,框架,以及破袋辊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框架内的破袋辊片;压袋辊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框架内的压袋辊片;钩袋辊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框架内的钩袋辊片,钩袋辊片的转动方向与破袋辊片、压袋辊片的转向相反;沿竖直方向,破袋辊片、钩袋辊片、压袋辊片自下而上依次设置,钩袋辊片与破袋辊片、压袋辊片在钩袋辊片所在平面内的投影均有重叠部分,压袋辊片和钩袋辊片相互配合,将袋装垃圾朝向破袋辊片输送。本申请通过压袋辊片、破袋辊片和钩袋辊片之间的相互配合,对袋装垃圾进行可靠破拆,并通过所设计的新型结构将垃圾袋与垃圾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96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79180.8
申请日:2024-12-05
Abstract: 一种智能迈步自移、自动铺网临时支护系统及方法,系统:滚动撑顶装置包括前移动支撑机构、后移动支撑机构和横向伸缩驱动液压缸;前移动支撑机构包括前支撑框架、前滚动撑顶机构、前架支撑腿和前自适应支撑调节单元;后移动支撑机构包括后支撑框架和后滚动撑顶机构;所述后架纵梁、后支撑框架包括后架前横梁、后架后横梁、后架支撑腿和后自适应支撑调节单元;辅助卷网机构连接在两个前滚动撑顶机构的前端之间;卷网机构连接在前侧的一对前架支撑腿的上端之间;方法:初始数据采集与环境分析;滚动撑顶装置定位与初步支护;格栅网铺设准备;智能铺网与迈步支护协同作业;系统复位;该系统及方法可实现临时支护与铺网的同步作业,显著提高了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331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22620.4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 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掘进机收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掘进机的收料铲板机构,包括铲料板主体,所述铲料板主体顶部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呈U形的侧护板,所述铲料板主体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星轮轴。本发明中,当星轮轴旋转时,送料叶片会抵触弧形触头,使滑杆向着拨料筒内滑动,T型推杆随之移动并挤压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被压缩,由于T型推杆上齿牙与扇形齿轮啮合,使得扇形齿轮带动往复摆轴旋转,继而拨料板实现旋转一定角度,以将物料拨向铲料板主体的深处,使得送料叶片持续旋转时,拨料板能够不断摆动,使拨料动作和送料动作能够同步进行,无需额外的动力机构参与,使收料更为高效和流畅。
-
公开(公告)号:CN1191027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96492.8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煤矿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实心锚索双段分步泵送预应力全长锚固装置和方法,包括锚固杆机构,所述锚固杆机构底部设有锚固头,所述锚固头外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端部张紧刺,所述锚固杆机构顶部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内开设有内扣腔,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工复杂、成本较高以及锚固效果不稳定的难题,利用实心锚索结合简化的注浆装置,实现了锚索施加预应力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案具有操作简单、锚固质量高、成本较低以及施工效率高的技术优势,有效提升煤矿巷道支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解决了注浆时由于注浆不均匀产生锚固空洞的问题,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巷道支护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9783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29380.9
申请日:2024-08-16
IPC: C04B28/00 , E21D11/10 , E21D11/38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可注强渗透的岩体注浆防渗材料与施工方法,属于煤矿渗地下支护工程领域。包括纳米硅溶胶和促凝剂,通过向纳米硅溶胶中添加不同体积比的促凝剂,得到高可注强渗透的注浆防渗材料,其中纳米硅溶胶和促凝剂的体积比为(3~10):1;所述纳米硅溶胶为碱性钠型工业硅溶胶,所述促凝剂为强电解质溶液。硅溶胶与促凝剂的添加搅拌时间不低于1min,继续混和搅拌时间为2‑5min,充分混合形成的硅溶胶浆液不出现速凝现象,不大范围出现颗粒及雪花状悬浮物。根据需要对需要区域进行注浆封堵。其使用方便,可注性强,渗透性好,封堵性能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26690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37013.3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工程学院 , 江苏锋致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集数字化监测的柔性中空锚杆及施工工法,锚杆:中空钢管与钢绞线组成柔性中空杆体;中空防扭套筒通过增摩丝簧套装在柔性中空杆体的左端;止浆塞安装在中空防扭套筒的端部;居中定位器套装在柔性中空杆体的右端;封孔套套装于中空防扭套筒的外侧;防扭托盘由中心盘体和四个止动柱组成,并套装在防扭连接段的左端;光纤光栅传感器布置在杆体外侧。工法:在岩体中施工阶梯钻孔;装入锚固剂,依次放入柔性中空杆体、防扭托盘、带肋托盘、调心球头、减磨垫圈和扭矩螺母;搅拌锚固剂并完成锚杆的紧固;精准把控注浆加固时机,完成滞后注浆。本发明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可实现锚杆状态的实时监测,同时具有安装速度快、注浆便捷、锚固质量高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89325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52726.7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巷道围岩感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复合岩层结构随钻探测装置及智能识别方法,装置包括设备底座,设备底座中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钻进液压油缸,液压油缸活塞端固定连接有自适应随钻数据采集模块并与支撑杆滑动连接,随钻数据采集模块上方设置试样台,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顶部限位系统,试样台与顶部限位系统之间设有岩石夹持器,随钻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装置及数据分析终端均电性连接。本发明还原煤矿现场真实力学环境,通过随钻数据采集模块获取多项参数,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表征复合岩层性能参数,实现岩石岩性的智能识别,可为巷道围岩差异化控制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8701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98843.8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垃圾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原位加工方法,将垃圾袋破袋,将垃圾撕碎;通过热干化机将撕碎后的垃圾以及垃圾袋烘干,烘干过程中加热烘干设备中的空气,促使垃圾中的水分汽化,形成高饱和的水蒸气输出;通过分选机将烘干后的垃圾分为轻质垃圾和重质垃圾;将轻质垃圾和重质垃圾进行热塑成型;烘干过程中排出的高饱和度水蒸气进行回收,分离出高饱和度水蒸气中的冷凝水和干空气,利用分离出的干空气对烘干后的垃圾进行风选。本申请采用“热风与热水循环冷凝换热”集成技术方案,避免臭气外逸;将垃圾热干化产生的二次蒸汽在冷凝器内与循环水换热后以冷凝水形式排出,实现余热回收和冷凝水回收,避免水污染环境和能源浪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