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9238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14190.0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井法施工泥水平衡顶管工作井洞口施工方法,分为功能设计、工作井洞口周边墙体制作、工作井洞门封堵、工作井下沉、顶进开始前始发井进洞口施工、顶进至接收井处出洞口施工、管道顶进完成后的洞口处理等七步。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解决了沉井法施工泥水平衡顶管工作井在下沉之后还需物理破除洞门的缺点,在顶管顶进之前,只需简单切割钢板就可正常顶进施工,此方法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有很好的保障,同时操作简单,施工方便,能够很好的保障工期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6855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49365.9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IPC: E02D17/04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基坑环撑结构快速拆除方法,包括:第一步,完成下层环撑结构下方的主体结构板施工;第二步,进行下层环撑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拆除,将环撑结构分为外侧的绳锯切割区域和内侧的镐头机拆除区域,两个区域同时进行;第三步,进行下层环撑结构的上方的主体结构、砼换撑板带的施工,并等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第四步,进行上层环撑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拆除,拆除顺序同第二步;第五步,进行钢立柱的拆除;第六步,进行上层环撑结构的上方的主体结构的施工;第七步,利用镐头机机械拆除栈桥。本发明与传统单一拆除方式相比较节约成本、提高工效,缩短施工周期,降低的施工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660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658453.3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基坑“永临一体化”内支撑结构的调蓄池施工方法,包括水平支撑和竖直支撑,水平支撑包括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和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且分别兼作为地下雨水调蓄池主体结构第二层框架梁和第三层框架梁,竖直支撑同时作为地下雨水调蓄池主体结构的框架柱;地下雨水调蓄池主体结构还包括顶板、底板、侧墙及其它框架梁、框架柱。本发明改变传统需要拆除的临时支护系统,构成的内支撑结构可作为基坑开挖后地下雨水调蓄池主体结构的主要受力部件;本发明减少了临时支撑拆除工序及受力转换引起的安全风险,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缩短了建设工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7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75601.5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清污分流体系的单线隧道钻爆法施工废水排放排量计算方法,涉及隧道废水排量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包括:采集隧道尺寸参数及历史废水排放量等参数,同时获取地质环境信息;接着,通过数据处理生成影响开挖设备能力的尺寸影响系数,并构建映射函数以预测当前废水排放量;此外,构建水文地质模型,通过历史数据训练获取环境评分系数,并将其与当前废水排放量结合,生成实际的废水排放量。本发明为废水排放量的预测提供丰富数据;引入尺寸影响系数、能力评估指数和映射函数,使预测更科学合理,结合隧道物理特性与设备能力,减少资源浪费;构建地质环境模型并引入环境评分系数,动态适应不同地质条件,提高预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341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31368.5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桥墩养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车载式混凝土桥梁墩身养护一体化装置,包括:围柱轨架,围柱轨架对称设置有两个,围柱轨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行进围轨,行进围轨对称可拆卸设置于围柱轨架的底端,围柱轨架的顶端可拆卸设置有喷水管架,喷水管架外接输水设备,行进围轨的截面为倒“T”形设置,喷水管架用于喷水对混凝土墩柱进行养护,通过喷水管架和墩衣缠绕机构的设置,喷水管架接通外接水源可以对混凝土墩柱进行喷水养护,喷水养护的同时通过墩衣缠绕机构可以将墩衣卷外部的墩衣缠绕在混凝土墩柱的外侧,从而减少人工,提高对混凝土墩柱的养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580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59620.1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控建筑基坑直立岩壁自稳能力劣化试验方法,包括建筑基坑直立岩壁结构面试验材料选取,以及其强度随温度变化特征;根据劣化全过程试验结构面需求设计尺寸,制作温控建筑基坑直立岩壁结构面试块;构筑温控建筑基坑直立岩壁试验模型;调试监测设备保证无误后进行温控建筑基坑直立岩壁自稳劣化试验。本发明通过温度控制建筑基坑直立岩壁结构面试验材料的强度参数,实现对岩土体的劣化模拟,同时利用温控直立岩壁自稳能力劣化装置完成建筑基坑直立岩壁劣化全过程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849861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11827.X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Inventor: 李宁 , 宋正丙 , 张自光 , 胡安康 , 江启 , 郑志阳 , 张成 , 张杰胜 , 王安会 , 林冬 , 李张荣 , 李小鹏 , 焦禹铭 , 林雄 , 王灿辉 , 丁汉龙 , 司含旭 , 杨宇浩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张弦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振拉索张弦梁结构及预警装置,包括上弦,上弦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内腔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和连接头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预警组件能够在风力下减小振动荷载对拉索产生的晃动,降低了拉索和张弦梁之间的磨损,提高了张弦梁的使用寿命,同时下弦拉索发生松弛而使拉索倾斜时,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从而防止出现生命财产损失,通过支撑组件能够对拉索进行辅助支撑,且能够在安装好支撑组件后,对支撑组件的长度进行调节,使支撑组件对拉索进行辅助支撑,保持拉索原本的预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2289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53212.1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Inventor: 徐洪强 , 张成 , 张杰胜 , 王安会 , 张自光 , 李宁 , 康帅 , 林冬 , 李张荣 , 李小鹏 , 江启 , 郑志阳 , 焦禹铭 , 林雄 , 王灿辉 , 丁汉龙 , 邹文韬 , 司含旭 , 杨宇浩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直径大跨度张弦梁高钒索的展索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张弦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绕圈筒,所述绕圈筒的外表面缠绕有拉索绳,所述轨道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架组件,本发明通过支架组件能够对拉索进行支撑,且支撑的高度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避免拉索和地面接触而受到损伤,增加拉索的使用寿命,通过限位组件能够在拉索输运中对拉索进行移动程度的限位保护,防止拉索在展开时发生晃动,避免拉索和地面摩擦以及与硬物接触,实现对拉索的防护,保证后期施工时拉索的完整性,从而提高张拉质量,通过移动组件能够固定不同粗细的拉索,实现对多种规格的拉索进行拉伸展开。
-
公开(公告)号:CN1183904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55899.4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洞口危岩落石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陡仰坡隧道洞口危岩落石防护结构体系,包括位于山体上方的被动防护网,位于隧道洞顶天沟外侧的桩板式拦石墙,位于桩板式拦石墙上方的两道主动防护网,位于两道主动防护网之间的锚索框架梁,以及安装在被动防护网和桩板式拦石墙附近的监测设备,还公开了一种高陡仰坡隧道洞口危岩落石防护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被动防护网、主动防护网、桩板式拦石墙和锚索框架梁的复合结构对隧道出口洞口危岩落石进行防护,通过监测设备对被动防护网和桩板式拦石墙附近进行监测,可以有效地减小高陡仰坡隧道出口潜在的地质危害,保证了隧道出口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02969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72038.0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块吊装原位拼装的张弦梁屋盖施工方法,包括场地的加固和搭设偏移支撑胎架并在顶部设置限位挡板。将大跨度张弦梁分模块、分单元进行地面拼装后吊装,最终实现两段张弦梁单元高空的原位对接拼装。在次梁撑杆及拉索安装完成后对拉索张拉,完成张弦梁屋盖施工。本发明通过分模块分单元进行张弦梁的拼装和吊装,采用偏移支撑胎架将焊缝的位置偏移跨中,保证张弦梁跨中的连续性,优化了拉索张拉时对v型撑杆和张弦梁力的传递,并在顶部设置限位挡板以及调节短柱。本施工方法控制了张弦梁在吊装、张拉和卸载过程中的挠度、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保证张弦梁的几何位形更近似于理想状态,同时大大减低了施工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