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94201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911280274.X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线粒体过氧化氢、蛋白和核酸同时超分辨成像的单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荧光探针是一种阳离子喹啉‑乙烯基‑N,N‑二甲基苯胺硼酸酯衍生物。本发明荧光探针可以选择性地进入细胞线粒体并与过氧化氢、蛋白质疏水区域和核酸相互作用,产生用于三通道成像的可区分的荧光光谱。所述三种荧光发射波长较长适用于超分辨成像分析过氧化氢、蛋白和核酸在线粒体中的空间分布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本发明的单分子三通道荧光成像荧光探针克服了同时使用多种荧光探针成像将带来的严重细胞毒性以及荧光探针在细胞内的生物分布和光谱区分的复杂化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355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37825.3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7D311/82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分子荧光探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暗态罗丹明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其中,该暗态罗丹明探针具有如下的分子结构表达式(I):#imgabs0#;暗态罗丹明探针的激活过程为氧化过程,暗态罗丹明探针与单线态氧反应后被激活变成亮态罗丹明探针,以及最佳激发光的波长为560nm。相比于常规的罗丹明探针具有更长的光激发态持续时间,是一种光稳定性更强的有机染料分子,解决了目前有机染料分子的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842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60303.0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7D405/06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细胞微泡和线粒体动态成像用的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探针为具有不同脂肪族侧链的阳离子吲哚‑香豆素荧光探针(IC‑Cn,n为1‑5),其中IC‑C1和IC‑C2能特异性标记MVs,可清晰观察MVs的产生、移动、融合和分裂过程;IC‑C3,IC‑C4,IC‑C5可定位MVs和Mito,本发明涉及生物成像分析技术领域。该细胞微泡和线粒体动态成像用的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荧光寿命成像显微镜(FLIM)研究其相互作用,揭示线粒体衍生MVs的动态过程。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和低光毒性,通过选择吲哚和香豆素为母体,使探针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选择性和光稳定性,使其能特异性的标记细胞微泡,细胞微泡和线粒体并发出明亮的红色荧光。
-
公开(公告)号:CN11637563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0242208.3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7D209/86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咔唑‑部花菁结构的pH荧光探针及其制备与应用,涉及pH荧光探针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pH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显示出良好的细胞渗透性、无毒性和优异的抗光漂白性能,能够响应于局部环境变化而改变荧光强度,不仅可用于检测溶液pH,还可用于同时监测线粒体和溶酶体以反映线粒体自噬的状态,根据线粒体自噬中的细胞器状态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线粒体中的荧光强度降低,溶酶体中的荧光强度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08514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08406.2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8F120/36 , B22F1/102 , B22F1/0545 , B82Y40/00 , B82Y30/00 , C08F8/32 , C08F8/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齿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金纳米星表面修饰中的应用,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先由丙烯酰氯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通过酯化反应得到聚合单体,然后由聚合单体、引发剂和链转移剂通过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母体,最后将配体接枝到聚合物母体上得到多齿聚合物;采用本发明制备的多齿聚合物修饰的金纳米星颗粒具有更好的长期胶体稳定性,经过多次冷冻‑解冻、冻干‑分散后依旧可以具有很好的水分散性,同时活性基团的引入增加了金纳米星颗粒表面的可修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1718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1094053.0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7D491/107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荧光寿命成像揭示内质网修复机制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涉及荧光探针技术领域,结构式如下: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探针,该探针能够同时定位溶酶体和内质网,联合共聚焦成像和FLIM,不仅可以实时定量监测内质网的自噬、损伤程度及修复过程,从而揭示内质网的修复机制;而且发现了甘油三酯在内质网自噬过程中的修复作用,以及甘油三酯可能有部分抑制内质网自噬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1030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13744.9
申请日:2022-01-3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生物应用。所述荧光探针用于活细胞内质网实时成像,是一种非激发光依赖性的橙色荧光碳点。该橙色荧光碳点尺寸小,粒径分布在2.5‑5.5nm,平均粒径约4.0nm。所述橙色荧光碳点中C、N、O的质量含量分别为80%‑81%、5%‑6%、14%‑15%。本发明的荧光探针油水分配系数(LogP值)在1.2‑1.3之间,亲脂性较好,且具有内质网靶向特异性,抗光漂白性能较强,生物相容性好,对细胞基本没有毒性。因此,本发明的荧光探针用于活细胞内质网结构超分辨成像同时可以观察活细胞有丝分裂时期内质网形态变化,克服了普通内质网探针的光漂白性及细胞毒性等问题,在生物成像分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8131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10259.3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定量细胞核内RNA输出的生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生物荧光探针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探针具有吖啶基团,类似于普通核RNA染料通过氢键和π‑π键相互作用达到细胞核的定位及特异性识别RNA的能力;本发明所述AD‑N3一旦遇到核内固有的典型浓度范围为的H2S,‑N3基团立即转化为伯胺,生成氨基吖啶(AD‑NH2),将非发射性的AD‑N3转化为活细胞核RNA的高荧光标记,阻止荧光探针回到细胞核,使实时定量核RNA输出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8747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64797.X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噻吩取代的氮杂氟硼二吡咯化合物、化合物的纳米颗粒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设计并合成的噻吩取代的氮杂氟硼二吡咯化合物,噻吩基团的引入可以使氮杂氟硼二吡咯的吸收光谱显著红移,成功红移至810nm近红外区域,更有利于其在生物体内以及光热治疗方面的应用。以该化合物为内核制备的纳米颗粒在局部腹腔给药后可以有效地分布到内脏脂肪组织,选择性地靶向内脏脂肪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高的光热转换效率,可以通过调节其浓度和808nm激光功率实现对温度的调控,可用于光热治疗肥胖。
-
公开(公告)号:CN116375626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0255978.1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7D209/1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G‑四链体DNA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荧光探针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TDFG分子结构中含有N正离子碱性基团,能增强荧光探针与DNA的结合效率,并与G‑四链体DNA形成氢键作用,限制分子内旋转,发出黄色荧光,可以特异性识别G‑四链体DNA;且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TDFG与不同拓扑结构的G‑四链体DNA结合后能发出不同倍率的荧光响应,这为定量检测不同拓扑结构的G‑四链体DNA提供了另一种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