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3227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93563.7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G01N33/68 , G01N33/55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神经丝蛋白轻链的检测试剂在制备检测颅内感染试剂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丝蛋白轻链的检测试剂,检测试剂在制备检测颅内感染中的应用,所述感染是细菌性引起的颅内脑脊液感染。所述检测试剂包括蛋白芯片。本发明利用蛋白芯片方法,对其脑脊液中的神经丝蛋白轻链进行检测,蛋白质芯片具有检测范围广、检测限高,蛋白芯片检测限可精确至fg/mL级别、需要的样本量少、高通量特点,可以有效的检测到脑脊液或血中神经丝蛋白轻链的浓度,降低临床取样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27302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110912.X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74 , G01N33/544 ,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肝癌血清糖链的SPDP修饰凝集素芯片及其制备与应用,是以SPDP化学修饰的金箔芯片为固相载体,表面点阵固定有十五种特异性凝集素探针,通过包被十五种特异性凝集素以实现人血清中至少十五种糖链的联合检测。本发明的凝集素芯片可以准确的检测出肝癌患者血清中至少十五种糖链,具有高通量、高选择性、高特异性等优点,更适应于人类肿瘤糖基谱特点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903081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810671916.8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
IPC: G01N33/535 , G01N33/543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液相蛋白质交互作用的蛋白质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蛋白质芯片是在固相载体的表面点阵固定有探针;所述固相载体为氨基十六烷硫醇和活化槐糖脂化学修饰的金箔芯片;所述探针包括受体sCD25蛋白、配体IL‑2蛋白、sCD25抗体或IL‑2抗体。本发明蛋白质芯片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其可视检测限与ELISA法测得抗原的最低检测限近乎相同,且其可以实现高通量联合检测,本发明旨在研发一种新方法用于液相中两种蛋白质交互作用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84945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95927.7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
IPC: G01N33/57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梅毒的蛋白质芯片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的所述蛋白质芯片的固相载体表面点阵固定有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rTpN15-17-47。所述蛋白质芯片可以分别检测出梅毒患者血清中的IgG和IgM抗体,灵敏度高,可视检测限低至:0.19μg/mL;阳性率高达99.0%,均高于传统的TRUST和TPPA检测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577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610084174.X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69 , G01N33/5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5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琥珀酰‑β‑环糊精修饰的莱姆病检测用蛋白质芯片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莱姆病检测的蛋白质芯片,包括固相载体和固定于所述固相载体上的捕获分子,所述捕获分子含有伯氏疏螺旋体变量主要蛋白样序列表达E蛋白(VlsE)。在检测时,每张芯片可同时检测多例血清样本,灵敏度、特异性均较高,减少组间检测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几率。在与传统方法相比时,运用其对莱姆病高危地区的人群进行大规模筛查,可提供更为简便和可靠的检测方法,提高了筛查效率以及阳性检测率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645715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611023054.5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
IPC: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EB病毒衣壳抗原和核抗原1蛋白抗体联合检测的蛋白质芯片及其制备和应用,其特征在于:蛋白质芯片用于人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IgM抗体、衣壳抗原IgG抗体和核抗原1蛋白IgG抗体的联合检测;所述蛋白质芯片是在固相载体表面点阵固定有EB病毒衣壳抗原探针和EB病毒核抗原1蛋白探针;所述固相载体为S‑S‑PEG‑COOH化学修饰的金箔芯片,在所述S‑S‑PEG‑COOH上用EDC和NHS活化羧基以固定特异性抗原为探针。本发明的芯片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其可视检测限与CLIA法测得EB病毒抗体的最低检测限近乎相同,且其可以实现高通量联合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849455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510295927.7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
IPC: G01N33/5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梅毒的蛋白质芯片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的所述蛋白质芯片的固相载体表面点阵固定有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rTpN15‑17‑47。所述蛋白质芯片可以分别检测出梅毒患者血清中的IgG和IgM抗体,灵敏度高,可视检测限低至:0.19µg/mL;阳性率高达99.0%,均高于传统的TRUST和TPPA检测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606821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48136.9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69 , G01N33/5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57 , G01N33/68 , G01N33/553 , G01N33/56911 , G01N233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莱姆病免疫血清学诊断的蛋白质组合芯片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蛋白质组合芯片,包括固相载体和捕获分子,所述捕获分子固定于所述固相载体表面上,所述捕获分子含有伯氏疏螺旋体鞭毛蛋白(Flagellin)、伯氏疏螺旋体外膜蛋白C(OspC)以及伯氏疏螺旋体变量主要蛋白样序列表达E蛋白(VlsE)。所述蛋白质组合芯片还可含有,捕获分子VlsE IR6多肽。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的蛋白质组合芯片在大大提高检测阳性率的基础上,还能够非常方便地区分感染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57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84174.X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69 , G01N33/5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57 , G01N33/68 , G01N33/553 , G01N33/56911 , G01N233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琥珀酰-β-环糊精修饰的莱姆病检测用蛋白质芯片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莱姆病检测的蛋白质芯片,包括固相载体和固定于所述固相载体上的捕获分子,所述捕获分子含有伯氏疏螺旋体变量主要蛋白样序列表达E蛋白(VlsE)。在检测时,每张芯片可同时检测多例血清样本,灵敏度、特异性均较高,减少组间检测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几率。在与传统方法相比时,运用其对莱姆病高危地区的人群进行大规模筛查,可提供更为简便和可靠的检测方法,提高了筛查效率以及阳性检测率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713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111048428.X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
IPC: G01N33/553 , G01N33/543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新型生物芯片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肿瘤标志物包括但不限于:AFP、AFP‑L3、GPC3、GP73和OPN等。所述生物芯片以混合巯基化合物和N,N‑碳酰二咪唑修饰的金箔芯片为固相载体,表面点阵固定有抗多重标志物的多克隆捕获抗体探针,通过加入抗标志物的特异性单克隆检测抗体,以实现待测样本中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本发明的生物芯片可以准确地检测出待测样本标志物如肝癌标志物,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和高特异性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的人群筛查和临床患者辅助诊断,尤其适用于肝癌高发地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