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90256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0366790.9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G01N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烟评吸者抽吸卷烟时产生的主流烟气气相成分在线分析装置,其特征是:四端口烟气流通管的第一端口与卷烟夹持器相连通,第二端口与压力感应器相连接,且压力感应器通过导线依次与电脑和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的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相连,第三端口与烟气传输石英毛细管相连通,且烟气传输石英毛细管的另一端进入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光电离区中,第四端口既可以与卷烟抽吸套相连,也可以残留烟气清除器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于在线、实时分析不同卷烟评吸者抽吸卷烟时产生的主流烟气气相化学成分,有利于科学研究卷烟感官品质与其烟气化学成分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699025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66790.9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G01N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烟评吸者抽吸卷烟时产生的主流烟气气相成分在线分析装置,其特征是:四端口烟气流通管的第一端口与卷烟夹持器相连通,第二端口与压力感应器相连接,且压力感应器通过导线依次与电脑和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的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相连,第三端口与烟气传输石英毛细管相连通,且烟气传输石英毛细管的另一端进入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光电离区中,第四端口既可以与卷烟抽吸套相连,也可以残留烟气清除器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于在线、实时分析不同卷烟评吸者抽吸卷烟时产生的主流烟气气相化学成分,有利于科学研究卷烟感官品质与其烟气化学成分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4614464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73834.X
申请日:2015-02-11
Applicant: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烟主流烟气气相化学成分口腔残留效率的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吸烟机的烟气输入和输出口与三通阀a的第一端口连接;三通阀a的第二端口与卷烟挟持器相连接,第三端口与三通管的第一开口相连接;三通管的第二开口与三通阀b的第一端口连接;三通阀b的第二端口与烟气传输石英毛细管b的一端连接,烟气传输石英毛细管b的另一端进入线分析质谱仪的软电离区中;三通阀b的第三端口与三端口烟气入嘴器相连;三通管的第三开口为可与三端口烟气入嘴器相连的烟气输出口。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于同时测量单口卷烟主流烟气气相化学成分中多种组分在人体口腔中的残留效率和研究残留效率随烟气在口腔中停留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206696299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20575469.7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G01N3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烟评吸者抽吸卷烟时产生的主流烟气气相成分在线分析装置,其特征是:四端口烟气流通管的第一端口与卷烟夹持器相连通,第二端口与压力感应器相连接,且压力感应器通过导线依次与电脑和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的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相连,第三端口与烟气传输石英毛细管相连通,且烟气传输石英毛细管的另一端进入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光电离区中,第四端口既可以与卷烟抽吸套相连,也可以残留烟气清除器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于在线、实时分析不同卷烟评吸者抽吸卷烟时产生的主流烟气气相化学成分,有利于科学研究卷烟感官品质与其烟气化学成分的关系。(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374155U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20100576.5
申请日:2015-02-11
Applicant: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烟主流烟气气相化学成分口腔残留效率的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吸烟机的烟气输入和输出口与三通阀a的第一端口连接;三通阀a的第二端口与卷烟挟持器相连接,第三端口与三通管的第一开口相连接;三通管的第二开口与三通阀b的第一端口连接;三通阀b的第二端口与烟气传输石英毛细管b的一端连接,烟气传输石英毛细管b的另一端进入线分析质谱仪的软电离区中;三通阀b的第三端口与三端口烟气入嘴器相连;三通管的第三开口为可与三端口烟气入嘴器相连的烟气输出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于同时测量单口卷烟主流烟气气相化学成分中多种组分在人体口腔中的残留效率和研究残留效率随烟气在口腔中停留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210166343U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21101903.3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G01N27/6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烟阴燃侧流烟气气相成分光电离效率曲线的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卷烟烟支的非燃烧端插入可控制烟支运动方向和速度的步进烟支进样器的烟支插座中,燃烧端伸入至鱼尾罩的粗端部分内部中心处,鱼尾罩的细端部分出口经剑桥滤片夹持器并通过烟气流通管依次与流量计和膜片真空泵相连,剑桥滤片夹持器和流量计之间的烟气流通管与穿过管壁的烟气传输石英毛细管的一个端口相连通,烟气传输石英毛细管的另一个端口穿过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的腔壁进入真空紫外光电离区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合于在线测量卷烟阴燃侧流烟气气相成分光电离效率曲线,从而实现对其中同分异构体的在线鉴定功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710377U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20575483.7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G01N27/6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烟主流烟气气相成分实时分析装置,其特征是:五端口烟气流通管的第一端口通过吸烟机电磁三通阀与单通道吸烟机的抽吸筒相连,第二端口与卷烟夹持器相连,第三端口与烟气传输石英毛细管相连,且烟气传输石英毛细管的另一端进入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光电离区中,第四端口与压力感应器相连,且压力感应器通过导线依次与电脑和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的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相连,第五端口与残留烟气清除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不但能有效消除烟气残留产生的干扰效应以及标准气体与卷烟烟气采样模式的不同带来的系统误差,而且能实现吸烟机与质谱仪的联动,适合于在商用单通道吸烟机的各种抽吸条件下对单口卷烟烟气气相成分进行逐口实时分析。(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512474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49290.X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造纸法再造烟叶萃取液中Cr含量的选择性降低方法,其特征是:将按照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工艺所制备的烟草萃取液引入电渗析装置的淡化室,进行电渗析处理降低Cr含量,在降低Cr含量过程中通过淡化室内电导率的变化或者Cr的实际含量来控制脱Cr程度;同时检测淡化室内烟碱含量及有机酸总量以考察脱除铬离子的选择性。本发明不仅能有效降低Cr含量,同时可避免烟碱和烟草主要有机酸的流失,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再造烟叶的吸食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705456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225336.3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片烤烟叶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半定量测量方法,属于烟草分析化学研究领域,操作如下:(1)在烟叶上由叶柄至叶尖选取若干目标区域,在每个目标区域内截取出烟叶圆片;将所有圆片摆放在聚四氟乙烯板上,采用压片机施加压力,在板表面留下汁液印迹,将板粘于载玻片上;(2)在解吸电喷雾和二次光电离质谱成像装置中,利用雾化溶剂解析汁液印迹;解析化合物利用掺杂剂辅助光电离,离子化合物通过质谱检测,得到质谱图;提取质谱图中的所测化合物的空间分布信息和分子信号强度,再提取所测化合物的单位面积平均信号强度,并计算所有烟叶圆片的平均信号强度值;用Origin软件作出折线图,获得烟叶上化合物的含量分布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132172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510549581.9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鸢尾根中制备烟草用鸢尾根黄酮类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鸢尾根为原料,经细胞破壁粉碎后,采用95%乙醇中温浸提,对浸提液浓缩后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分离,所得萃取液即为鸢尾根黄酮苷元提取液;将萃余物再经过大孔树脂柱吸附分离、乙醇水梯度洗脱,获得鸢尾根黄酮苷提取液;将鸢尾根黄酮苷元提取液和鸢尾根黄酮苷提取液分别浓缩、干燥,获得鸢尾根黄酮苷元提取物和鸢尾根黄酮苷提取物;将鸢尾根黄酮苷元提取物和鸢尾根黄酮苷提取物按比例混合,获得黄酮苷元纯度10‑50%、黄酮苷纯度20‑90%鸢尾根黄酮类复合物。本发明的提取分离工艺方法简便、绿色环保,产物纯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