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28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77495.0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善覆盖层上面板坝防渗体止水缝变形的趾板支撑墙设计和施工方法,属于土石坝建筑技术领域,包括:1)提出采用地下支撑墙与趾板一体化结构并与防渗墙柔性连接的设计型式和施工方法;2)地下支撑墙和防渗墙主体采用开挖成槽,并通过直升式导管法浇筑,顶部均采用倒角拓宽设计,并采用现浇法施工;3)趾板位于地下支撑墙上部且与防渗墙之间不设连接板而采用倾斜止水缝直接相连的设计型式,并采用现浇法施工;4)防渗墙‑趾板之间止水缝施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趾板下部设置地下支撑墙,抑制了趾板的沉降变形,同时采用倾斜形止水缝使趾板搭接在防渗墙上,既避免了趾板与防渗墙刚性连接时的高应力问题,又解决了传统趾板与防渗墙之间止水缝竖向剪切变形过大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3532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32899.5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1/36
Abstract: 一种基于薄壳效应的快速拆装承膜筒,属于室内土工实验技术领域,包括试验台底座、筒体部分、下夹具、上夹具、两根胶管,其中筒体部分包括橡皮膜、橡皮圈、多个圆筒体板、密封膜。橡皮圈将橡皮膜绑紧在试验台底座上,多个圆筒体板组合后形成中空圆筒体结构,其上下端卡在上下安装槽环中固定,其包住橡皮膜,密封膜包住圆筒体外表面,密封膜上的抽气孔用于排出两膜之间的气体。密封膜顶部和外翻部分通过上夹具夹紧,橡皮膜扎紧在试验台底座上。两个胶管套接于密封膜外表面,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夹具的胶管连接头固定。本发明内橡皮膜和外密封膜组合使用,胶管产生的薄壳效应使承膜筒拆卸和安装方便,气密性良好,结构简单合理,对土试样干扰小。
-
公开(公告)号:CN11225357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55213.3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节加载液压缸最大输出载荷的控制方法,属于机械工程领域。该方法中涉及的液压缸,其内部液压油驱动小柱塞运动,小柱塞推动输出轴输出载荷,通过改变有效输出柱塞的个数来改变最大输出载荷。本发明实质是控制前后缸体内某些柱塞,使之对外不输出载荷,以实现调节最大输出载荷的功能。考虑到运动的平稳性,在前后缸体上各控制成对的两根柱塞。本发明能够实现最大输出载荷可调节的功能,且系统可以实现良好的动态控制性能,能够实现更多级输出载荷调节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214550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155293.2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三轴试验中冲击载荷的自动保护装置,属于机械工程领域,包括通过液压管连通为一个整体的安全阀和换向阀间:换向阀Ⅲ的换向阀油口T与安全阀Ⅱ的安全阀进油口Ⅰ连通,换向阀油口F与安全阀出油口Ⅱ连通。液压缸两个油口在原有的液控系统基础上,分别分出液压管与换向阀的换向阀油口B、换向阀油口A相连通。在换向阀的作用下,换向阀作用过程可实现保持换向阀油口T(安全阀进油口Ⅰ)处承担双作用式液压缸的内部最高压力。当冲击载荷出现时,柱塞向上移动,安全阀进油口Ⅰ、安全阀出油口Ⅱ相连通,将冲击载荷卸去。本发明通过调节力矩电机输出恒力矩大小可调节自动保护的触发条件,反应灵敏可靠,能够对液压装置中的冲击载荷进行适应性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7217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88200.6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石坝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深厚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面板与防渗墙接头的设计及施工方法,包括:1)提出了沥青混凝土面板与混凝土防渗墙接头区的设计和施工方法;2)防渗墙顶部采用梯形设计并通过现浇法施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大体积柔性材料的沥青混凝土包裹混凝土防渗墙并预留超高的接头设计,可将覆盖层与混凝土防渗墙模量差导致的不均匀沉降转换为防渗墙在沥青混凝土接头的刺入,取消了传统防渗墙下游侧与面板/连接板之间的止水结构;同时防渗墙顶部的梯形设计,能够保证防渗墙在刺入过程中可一直与沥青混凝土紧密贴合并保持良好的防渗性能,提高覆盖层上面板坝防渗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4608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348119.X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10
Abstract: 一种基于BIM‑OCTREE的复杂地基‑结构体系高效精细化建模方法。首先,依据设计模型信息,确定计算域范围,筛选优化地形勘测数据,采用自然临近内插法和克里金法对地形数据进行插值拟合。其次,通过曲面生成技术将插值后的地形图转化为地形曲面,生成几何实体模型。最后,根据计算需求,设定各部件离散网格尺寸,对已创建的BIM几何实体进行OCTREE跨尺度精细网格离散,将模型编码数据转换为有限单元数据。本发明可直接利用勘测设计资料建立包含不规则地形和不均匀地质的几何实体模型,避免传统方法中的简化处理造成的模型‘失真’问题;有效提高前处理建模效率;能实现工程结构精细化分析中计算精度和分析效率间的良好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49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38762.4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勘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深部岩土体原位测试机器人及其测试方法,该机器人包括作动系统、CPT系统和无线信号系统。本发明可在不扰动原状岩土体的前提下进行测试,能有效提高测试结果的精度;可在不同岩土体、任意深度、不同温度和含水率的钻孔下进行静力触探测试,克服了现有测试手段的局限性;可通过无线传输技术,简单便捷的将信号随时传输到地表的无线信号接收终端设备,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测试难度。本发明集成度和智能化程度高、设备小巧灵活、操作简单便携,可为岩土工程、水利工程、桥梁隧道工程和采矿工程等工程设计、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提供准确可靠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406839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589263.0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行走式高精度大量程位移检测装置,属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该装置由被测量移动轴、轴向移动测量挡板、小量程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电动缸缸体、伺服电机、配重砝码等组成。被测量移动轴在加载过程中带动轴向移动测量挡板主要实现向下移动。小量程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的触头垂直朝向放置用于检测轴向移动测量挡板的位移变化。两套小量程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安装定位相互错开一定距离保证测量的连续性。两个小量程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反复交替行走精确定位控制实现了大量程位移的连续高精度测量。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该装置结构灵巧、布局合理、测量精度高,解决了大量程全范围内的高精度测量问题,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122627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310089924.9
申请日:2013-03-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防渗面板抗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主体的70%-85%高度处的防渗面板上设置永久性水平缝,永久性水平缝垂直于所述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主体的防渗面板的坡度方向;防渗面板内的钢筋不经过该永久性水平缝;位于永久性水平缝上、下两侧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主体内埋设有拉筋构件,且拉筋构件的一端固定于防渗面板的内部,永久性水平缝每侧的第一条拉筋构件距永久性水平缝的距离为0.5m,其余相邻拉筋构件的间距以2为公比呈等比数列递增;本发明通过给出局部加设永久性水平缝的范围、数量以及结构形式,有效地预防地震动作用下面板错台的发生。该发明可以良好地改善地震动作用下面板受力情况,防止面板被拉裂而造成渗漏。
-
公开(公告)号:CN103233447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310162189.X
申请日:2013-05-0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这种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加固结构位于坝体上部的堆石体内,在坝体上部堆石体内、每隔一定高度设置一层胶结粗粒土层,并在胶结粗粒土层内铺设钢筋网,其模量和强度大幅度提高,可以有效加固土石坝上部坝体结构,从而提高了高面板堆石坝的抗震能力。胶结粗粒土层随着坝体填筑到所在高程时进行同步铺设,施工过程中与坝体填筑几乎不形成干扰,从而保证了施工进度。钢筋网采用沥青防锈处理,同时包裹在胶结粗粒土层中,避免了因材料生锈老化导致抗震能力降低的问题,为强震区高面板堆石坝提供了有效的抗震措施。
-
-
-
-
-
-
-
-
-